青少年网络欺凌及干预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20070601Z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的经验表明,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政府和社会机构,都强调事前预防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以降低欺凌行为发生的概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新媒体技术亦是如此。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使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用以自我展示和表达、与同伴交往、结识新朋友和公共参与。新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普及,一方面为青少年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那些危害青少年成长的活动提供了便利。
  青少年新媒体使用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即是网络欺凌。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网络欺凌都成为困扰政府、学校、家长和青少年的重要问题,并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很多国家对网络欺凌问题日益重视,并采取了相关措施予以预防和改善。
  根据2016年新闻报道,过去5年,英国青少年关于网络欺凌的咨询量增加了88%,而实际情况是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数量远高于报道中的数量,日益严重的网络欺凌使众多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伤害,甚至有7岁大的儿童诉诸儿童热线,坦露自己因遭到折磨和恐吓而不敢去上学。[1]下面以英国为例,介绍英国网络欺凌的问题、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政策,最后基于英国的经验得出啟示,以期对我国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一、英国网络欺凌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基于社交媒体的欺凌问题日益严重,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Bullying UK近年来对网络欺凌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该机构2006年的调查显示,有69%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曾被欺凌,其中有7%经受了网络欺凌,这些欺凌主要以邮件、手机短信和即时通讯平台接收到骚扰信息为主要方式。[1]
  2014年,该机构又发起了针对英国青少年欺凌及其影响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青少年、家长、教师和相关从业者,调查最后收到了8,970份回复。调查结果显示,自上次调查后的近十年间,随着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发展及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欺凌问题日益严重,英国青少年在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57%)、Instagram(38%)、SnapChat32%上受到欺凌的比率较高;其中有52%青少年遭受谣言的困扰,46%在网上受到过威胁。此外,调查还显示,79%青少年曾目睹他人被网络欺凌,有38%青少年在网上没有安全感。
  针对日益严重的网络欺凌事件,英国政府和学校采取了多重实质性的保护措施,以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欺凌的发生率及其对青少年的伤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校园预防为主
  校园是发生网络欺凌的重要场所,很多欺凌虽然发生在网络空间内,但主要的欺凌和被欺凌对象多为同一学校的学生,因而校园内的预防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英国的校园干预措施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基于传统的校园欺凌预防措施,结合网络欺凌的新特征,作出了相应的应对举措[2]:
  1.理解和讨论网络欺凌
  理解何为网络欺凌以及网络欺凌的危害之处,是在校园内进行网络欺凌干预的重要基础。学校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网络欺凌的主题讨论,提升全校师生对网络欺凌的类型、具体形式以及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严重伤害的认识。此外,也需要强化青少年及家长使用网络的责任意识,提醒他们滥用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2.更新现有的政策和实践措施
  基于学校针对传统欺凌的政策和实践,结合网络欺凌的新特征,更新、完善现有的欺凌应对政策,如制定处理方案、精神关怀、在线学习等相关策略。学校应该对每个网络欺凌案例进行记录,追溯在校网络使用记录,从而对欺凌者形成有效震慑,减少学生在校内利用学校设施进行网络欺凌的可能性。
  3.简化网络欺凌的举报程序
  学校有责任提供简单、便捷的举报途径和程序,为被欺凌者提供便利。此外,学校应该确立形式多样的举报途径和方式,并广泛宣传,使得学生能根据自身遭受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式。这些方式主要包括成立学生委员会专项工作小组、同伴举报、匿名举报以及提供相关工作人员信息等。
  4.开展正面使用互联网的教育
  引导学生积极、正面使用互联网,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减少网络欺凌的发生概率。鼓励学生正面使用互联网,更多将互联网视为辅助参与、有效学习以及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工具,而非欺凌的工具。更进一步,学校应该推动关于网络礼节、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的讨论,以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行为,从而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5.对现有预防措施进行评估
  预防网络欺凌措施的建立,并非一劳永逸之事,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欺凌也会发生形式上的变化。因此,学校需要对预防网络欺凌的措施进行定期评估,以检验现有措施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种针对现有措施的定期评估,有助于提升学校网络欺凌干预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二)线上多方联动
  除了学校之外,还有其他相关政府和社会机构致力于网络欺凌的预防。这些机构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向监护人、青少年和教师提供网络安全方面的信息和支持,旨在对网络欺凌进行预防。如英国儿童侵犯在线保护中心(Child Exploitation and Online Protection Centre, CEOP)发起了ThinkUKnow项目,该项目面向英国11到16岁儿童,已获得英国教育部和教育技术机构的支持,旨在为青少年、家长和教师提供关于网络欺凌问题方面的建议,以及与网络安全相关的信息。
  除了运用网络平台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有的机构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社交优势以及青少年群体的互助精神,开发在线分享和互助平台,以应对网络欺凌。如英国反青少年欺凌慈善机构Beatbullying开展了“网络导师”(CyberMentors)项目,该项目面向11至25岁的青少年,将其中一部分人培训为线下和网络导师,从而为同龄人提供相应的帮助。这些网络导师中的很大一部分青少年,本身也曾是欺凌的受害者,他们能结合自身经验和所受培训,通过社交网络为有需要的同龄人提供帮助。   (三)法律干预
  英国出台相关法规,要求学校针对校园欺凌采取措施。如1998年出台学校标准和框架法案(School Standards and Framework Act),该法案明确规定英国所有学校必须有反抗欺凌的方案。同时,政府还有相应机构对各个学校反欺凌方案及执行程度进行监察,如英国的教育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OFSTED)会定期进行检查,查看学校是否存在欺凌问题,以及是否对欺凌采取有效措施,并针对校园欺凌定期发布报告,提供指导意见。
  上述主要是针对校园内发生的欺凌,虽然英国尚未出台针对网络欺凌的法律,但一些民事和刑事法津已被应用到网络欺凌情境,如施行于1988年的《恶意通信法》(Malicious Communications Act)、1994年的《刑事司法和公共秩序法案》(Criminal Justice and Public Order Act)、1997年的《防止骚扰法》(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2003年的《通信法》(Communications Act)、《扰乱治安法案》(Breach of the Peace)以及2013年的《诽谤法》(Defamation Act)。[3]此外,皇家检察署于2012年12月发布了指南,解释如何在当前立法下对网络欺凌案件进行评估。
  二、英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英国在网络欺凌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结合当下我国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现状,笔者认为,解决网络欺凌,我国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对网络欺凌的内涵作出明确界定
  网络欺凌虽然与传统欺凌有相似之处,但是受新技术的影响,又存在其特殊之处。较之传统校园欺凌,网络欺凌所发生的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样、匿名度更高,导致对网络欺凌内涵的界定存在一定难度。虽然存在困难,但也需要对何为网络欺凌作出明确的界定,否则后续的防范和干预将无从谈起。
  在对网络欺凌的界定方面,英国的经验可以借鉴。虽然英国的不同学派对网络欺凌的定义不同,但是这些学派对网络欺凌的概念都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网络欺凌是借助网络通讯手段,在一段时间内对无法正常捍卫自己权益的个体实施的蓄意侵犯行为。不仅如此,英国一个致力于研究网络欺凌问题的公益机构Bullying UK甚至对网络欺凌的行为进行了详细分类,具体包括:网络骚扰、网络诋毁、网络欺骗、网络追踪等。因此,鉴于国外的经验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对何为网络欺凌作出界定,识别哪些行为属于欺凌,从而为提前预防和事后干预打下基础。只有对哪些行为属于欺凌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清楚哪些行为属于欺凌,哪些行为需要事前防范,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行干预。
  (二)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后干预工作
  英国的经验表明,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政府和社会机构,都强调事前预防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以降低欺凌行为发生的概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在我国,现今网络欺凌问题引起关注,很大程度上缘于青少年中发生了欺凌事件,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从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社会舆论主要围绕欺凌的危害和影响,相关的讨论更为强调事后的干预,对事前防范的重要性有所忽略。鉴于此,我们需要加大青少年网络欺凌防范工作的力度,切实从源头上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具体到实践层面,需要切实联合学校、家长和学生多方力量,加大对网络欺凌危害的宣传,加深家长对网络欺凌问题严重性的理解,强化青少年使用网络的责任意识;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欺凌预防机制,如通过记录校园网络使用情况,加强对青少年校内手机使用管理等,对欺凌者形成震慑;另外,学校需要对相应措施定期进行评估,确保其适应青少年、技术和社会的变化。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大网络平台反欺凌力度
  新媒体虽然为欺凌提供了新平台,但同样可以成为预防和干预欺凌的新阵地。英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不仅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老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和建议,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和交往特征,鼓励有过类似经历的青少年作为导师,为同龄人提供基于人际交往的互助。同样,鉴于我国较高的新媒体使用率,完全有条件也有必要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面向青少年、家长和相关群体,传播网络欺凌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提升对网络欺凌及其影响的认识,加大对网络欺凌问题的解决力度。此外,目前青少年已成为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因此还应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社交优势,加强青少年之间关于网络欺凌的讨论和分享,传播网络欺凌的危害,提升对欺凌的防范意识,以及对受到欺凌的青少年给予情感和信息支持,引导其成为青少年寻求帮助和获得支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Bullying UK.National Bullying Survey[R].London:Bullying UK,2006.
  [2]Marczak M,Coyne L.Cyberbullying at school:good practice and legal aspects in the united kingdom[J].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其他文献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后,“治理”和“治理体系”构成新一届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管理”与“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含着理念的根本差异。从“管理”到“治理”,意味着包括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在内的治国模式的一种深刻的转变。德育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要使德育活动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需要对德育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治理。  
抗日英雄杨靖宇曾说,“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战争时代的烽烟滚滚已然逝去,和平时期的居安思危仍需铭记于心。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诸城繁华中学立足学校德育工作实际,深挖诸城“红色教育”资源,搭建“红色教育”平台,完善“红色教育”机制,将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  校园环境滋养红色情怀  历经百年,龙城大地涌现出一批家喻户晓、功勋卓著的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是多年来的痼疾。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德育工作的机制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行政指令性机制过多过强,而专业指导性机制过少过弱,甚至显得苍白无力。为改变这种区域德育重行政指令轻专业指导的状态,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于2007年在南京市区县层面率先成立了德育研究室,全面赋予德育研究室研究、引领、指导、服务功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决策做好参谋和助手。  走近一线,瓦解学校现实症结
“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这句话启示我们:一个人素质的养成,需要平时点滴的积累和修为。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看中了这点,将“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作为办学宗旨。学校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解放为先导,走出一条 “四化”并举的素养教育之路,使得“举止高雅、气质高贵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习总书记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末尾,习总书记引用了《周易·益卦》当中的这句话,意思是要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  毋庸置疑,“互联网 ”是2015年最热门词汇之一,因它,众多传统行业得以“改头换面”,甚至“脱胎换骨”。德育也不例外,“互联网 ”之于传统德育而言是个大考验。当前
【活动目的】   1.分享亲子沟通的成功经验,探讨青春期亲子沟通的有效策略。  2.引导家长转变家教观念,给孩子创设快乐、健康、民主的成长环境。  【活动准备】  1.制作活动课件。  2.排演小品《如此沟通》。  【活动过程】    活动热身  ——沟通是说,是听,更是解读    师:活动开始前我已经让大家彼此认识和了解了,下面我想请大家介绍一下在活动开始前你所认识、了解的朋友。  生1:我想介
2011年秋天,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昌乐外国语学校这所寄宿制学校的初中部。没过多久,一件让我很纠结的事情发生了。  上小学时我不住校,像洗衣服、叠被子等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可是在外国语学校,这一切必须自己做。而且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离开寝室前,必须打扫好室内卫生;校园内走路必须排路队;餐厅就餐不能大声喧哗……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班里制定了详细的个人学习量化办法,谁表现
:王局长,您好。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鹤壁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您对全市德育工作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谋划?  王朝庄:做“人”先立“德”。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立德”尤为重要,应放之首位。近年来,我们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  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
Larry P. Nucci,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国际权威期刊《人的发展》主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代表人物,曾师从于科尔伯格的弟子、“新科尔伯格学派”创始人Elliot Turiel。  传统道德教育认为道德的核心主要在于情感和习惯,并主张通过直接的教、榜样学习、情感塑造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来养成特定的美德或品格。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道德教育受到了许多挑战。比如,20世纪20年代的一些研究试图
劳动本身应该是锻炼学生机体、培养学生品质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也是一个人走上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直面问题——分析学生消极原因  周一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到班里检查学生到班早读和值日情况,结果发现:到了早自习上课的时间,值日生们仍在教室打扫卫生,个别值日生居然还没有到班值日,从而导致卫生打扫的质量大打折扣,有很多地方没被打扫干净,连续几周的月底卫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