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纵隔肿物(≤3cm)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河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s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小纵隔肿物(肿物最大直径≤3cm)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肿物的临床及病理性质,为早期发现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的纳入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切除的纵隔肿物共317例,从中筛查出肿物最大直径≤3 cm纵隔肿物的患者共58例,从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饮酒史、术前症状、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术前随诊肿物是否增大、术后复发、病理类型、WHO分型、TNM分期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其临床及病理特性.结果 小纵隔肿物患者在性别、术前症状、心电图异常、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复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烟及饮酒无明显相关(P>0.05),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前纵隔肿物的发病率更高(P<0.05),发病年龄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及老年组(P<0.05),随诊后肿物更易增大(P<0.05),恶性肿物为41.38%(24/58),以胸腺瘤/癌为主要病理类型67.24%(39/58),C型胸腺瘤占比较高30.77%(12/39),TNM分期以早期(Ⅰ期+Ⅱ期)为主71.79%(28/39).结论 小纵隔肿物患者中,在中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与吸烟及饮酒史无明显相关,恶性肿物比例较高,胸腺瘤/癌占比明显,恶性程度高,提示纵隔肿物一经发现应及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自控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评估,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进行择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60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CSEA).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2组患者均在术毕予以静脉自控镇痛(pati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急性肾盂肾炎(AP)患者机体炎性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34例A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服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痰清热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炎性损伤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寒战、发热、腰痛、尿路刺激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白细胞(WBC)、血中性粒细胞(NUE)、尿WBC、尿红细胞(RBC)较治疗前降低,且观
目的 探究并分析阶段性康复结合治疗性沟通系统(TCS)干预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阶段性康复干预,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康复联合TCS干预模式.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先心病类型等)、炎性应激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浓度]、恢复指标(ICU住院时间、卧床时间、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开穴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产后缺乳产妇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自拟通乳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午流注开穴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泌乳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泌乳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泌乳
放射性食管炎是胸部放疗常见的副反应,表现为食管疼痛、吞咽困难、进食哽噎,严重者可出现胸部剧痛、呛咳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李仝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感受放射线“燥热邪气”.其病变部位主要在食管、胃,但与脾、肾功能密切相关.本病初期以标实为主,应辨热毒、气滞、痰火、瘀血之轻重,以清热解毒、理气顺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虚实夹杂,应养阴为主,祛邪为辅.后附放射性食管炎医案2则.
目的 研究小白菊内酯对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终浓度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6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SNU-1作为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处理组,以0μmol/L小白菊内酯处理的SGC-7901、SNU-1细胞作对照(control)组;用Wnt激活剂CHIR99021和2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共同作用于SGC-7901、SNU-1细胞,记为CHIR99021+PTL组.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抑制特异性转录本5(GAS5)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炎性和纤维化因子表达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miR-136表达有关.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糖(HG)组、HG+Si-NC组、HG+Si-GAS5组、HG+miR-NC组、HG+miR-136组、HG+Si-GAS5+anti-miR-NC组、HG+Si-GAS5+anti-miR-136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GAS5和miR-136表达量.蛋白质印
目的 探讨circ_0092306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癌旁组织和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为对照,RT-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细胞系N87、HGC-27和AGS中circ_0092306和miR-411表达水平.将AGS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92306组、miR-NC组、miR-411组、si-circ_0092306+anti-miR-NC组、si-circ_0092306+anti-miR-411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 观察扶正祛瘀汤联合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在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80例NPC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预,观察组采用扶正祛瘀汤联合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GCSF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得分,心理得分改善率较高的条目及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4.44%(76/90)高于对照组62.22%(56/90)(P<0.05).与治疗前比较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嗜酸乳杆菌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22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嗜酸乳杆菌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便泄泻、腹痛腹胀、腹满脘痞、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大便泄泻、腹痛腹胀、腹满脘痞、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