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师生平等对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ixi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 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 思想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关系形成了“师道尊严”、“唯师是从” 的模式。在这种观念的约束下, 师生间长期缺乏交流, 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今, 新课改所倡导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将是对旧观念的一次巨大颠覆。笔者认为,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必须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注重师生间双向的情感交流, 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氛围。
  一、课内“对话”, 建立平等关系。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在以往教学的课堂中, 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宰, “填鸭式的灌输”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 毫无个性、毫无思想。这样的师生关系是机械的, 是缺乏理解、缺乏平等、缺乏沟通的。只有转变教师的角色观念, 从“主宰者” 变成“引导者”, 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 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心灵碰撞融洽对话的过程, 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活泼的自主活动。
  1. 放下架子, 创设“民主” 的教学氛围
  “对话” 的双方应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高高在上的姿态、强制命令的口吻只会让对方望而却步, 使“对话” 中断。因此, 民主、平等的氛围是“对话” 进行的必要条件。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作为教师, 应当首先放下“师道” 的架子, 消除学生的顾虑, 真诚地与学生交流, 让学生敢于跟老师讲真话, 乐于和老师讲心里话。记得在迎接普通话过关测试的那段时间, 为了练习口语, 我经常在课堂上范读。没想到, 有一天在一本作业本中发现了一张纸条: “老师, 您好! 我一直想对您说, 可又怕您生气,课堂上朗读时, 很多平翘舌的音您都没读准, 您别生气,我们会为您保密的。” 第二天早会课上我公开了学生纸条上写的内容, 诚恳接受了学生指出的读音错误, 并当众宣布:“这堂课, 我来当学生, 请全班同学当我的老师, 听我读一篇课文, 为我纠错。” 在这群“小老师” 的严格要求下, 我这个“大龄学生” 顺利通过了普通话测试。“教然后知困,学而后知不足”, 平等对话让我们彼此都有收获。让我没想到的是, 我在学生中的威信较往日大增, 之后每堂课学生学得特别认真, 因为他们时时想当我的“老师” 呀!
  2. 积极评价,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清代教育家颜光说: “数子之过, 不如奖子一长。”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举足轻重, 任何的轻视和嘲讽都可能让学生心灵受挫, 关上真诚的心门。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 用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消除自卑, 树立自信。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 由于很多老师来听课, 学生都显得紧张。当我问道: “谁愿意来朗读课文?” 时, 谁都不敢先举手。我扫视了一圈, 发现班级里成绩较差的小林犹豫着举起了手, 我就请他站起来朗读。他小声地说: “老师,我怕我读不好!” 我说: “没关系, 你很勇敢, 我相信你一定行。大家说对不对?” 全班响起了鼓励的掌声。小林磕磕绊绊但很有感情的朗读完课文后, 又一次赢得了掌声。由此可见, 积极的评价能够保护学生的情感需要, 满足学生自我展现的需要, 同时使师生对话更加融洽, 充分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
  二、课外“对话” 架设心灵桥梁
  “亲其师, 信其道。” 心灵对话, 就是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真诚地和他们互相交心, 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教师可以因时而异, 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对话。这样既不露教育痕迹, 又能切实地对学生心灵产生积极影响。
  1. 早上和学生见面时的对话
  每天早上当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时, 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精神状态, 主动地和学生交谈。如: “你今天穿得真漂亮。” “今天你真精神!” 诸如此类, 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 让他们心情愉快地开始新一天的学习生活。
  2. 课间活动时的对话
  课间活动, 是学生最快乐的时间, 可以尽情地游戏玩耍。教师可以经常参与其中, 和孩子们一起跳皮筋, 捉迷藏, 和他们说“悄悄话”。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小怯懦的孩子多说些鼓励的“悄悄话”。如“一起来捉迷藏吧, 老师带着你, 看多好玩啊!” 对那些性格活泼的孩子则通过“悄悄话” 加以引导, 让他们互相帮助, 团结友爱。如“她也是我们班级的一员, 快请她一起活动吧!” 这样, 无形中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 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3. 校外碰面时的对话
  在校外经常也会遇到师生碰面的情形, 这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好机会。教师可以用拉家常的方式询问学生在家的学习或生活情况, 如“你去哪里? 周末过得开心吗?”,“在家里帮妈妈做事了没有?” “作业完成了吧? 有没有困难?” 等等, 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如父母般的关怀, 内心感到温暖和亲切。
  4. 在通电话时的对话
  现在科技发展迅猛, 通讯也日益方便。晚饭后, 经常会有学生打来电话请教学习上的问题。这时, 教师除了解答难题, 也可以和学生聊聊天: “今天班里谁表现得最好?” “今天老师上的课你听懂了没有?” 等。因为不是面对面的谈话, 学生就没有约束感, 往往会畅所欲言。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生活, 还能反馈班级的工作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 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 谁有耐心和细心, 谁就能取得成功。” 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对话去打动学生的心弦, 一同奏响校园和谐曲!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对个人数据的保护方式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2014年欧盟27个成员国整体实施“被遗忘权”.本文关注该权利引发的隐私保护和言论自由之间的碰撞,以及欧盟
【摘 要】对于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这种高考必考题型的复习,首先要明确考试的内容,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关键词】病句辨析 复习    近几年的“语文高考大纲”中,辨析并修改病句作为考察考生能否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内容而被列为必考题。在2011年的“高考语文大纲”中,病句辨析题的考试层级被定为E。在考试中,这一题型不仅在辨析中考查了学生对语言使用的鉴别能力,在修改中还考查
起重机械制造高度重视精益生产,以保障起重机械成品的安全与稳定。通过分析起重机械制造中精益生产的特征和优势,从精益生产工具、精益生产管理等方面探讨精益生产在起重机械
【摘 要】乐学是内动力作用下的高效率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实践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需要动力,营造快乐课堂氛围是乐学的可靠保证,也是实现探究式、开放式教学的重要举措。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达到乐中觅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乐学 快乐课堂  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成为学生交心的朋友  让学生喜欢自己,是每个老师树立威信、进行成功教育教学的前提和有力保障,尤其是对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