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泵注镇痛效应的比较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0.2%左旋布比卡因(LBUP)硬膜外持续泵注的镇痛效应,并与0.2%罗哌卡因(ROP)比较.方法60例妇科下腹部择期手术ASAⅠ~Ⅱ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LBUP组(L组)和ROP组(R组),每组30例.术毕采用双泵法镇痛,一泵持续泵注0.2%LBUP或0.2%ROP 4 ml/h;另一泵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A)0.01%吗啡2 ml/次,锁定时间为10min.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均满意,术后24h VAS评分L组略低、BCS及Ramsey镇静评分两组基本相似,L组和R组分别有7例(23%)和5例(17%)未按压PCA泵,两组24 h吗啡需求量分别为(0.6±0.4)mg、(0.7±0.6)mg.下肢运动完全恢复时间L组(7.8±2.8)h长于R组(5.9±2.5)h,P<0.05,术后4 h时Bromage评分分别为1.3±0.9和1.1±1.0.结论硬膜外0.2%LBUP 4 ml/h+吗啡硬膜外PCA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同等浓度的LBUP阻滞效果比ROP强。

其他文献
硬膜外麻醉中,应用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反馈异丙酚闭环靶控系统辅以适度镇静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的反馈控制变量用于硬膜外麻醉患者清醒镇静的可行性,并与异丙酚开环靶控系统相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期刊
我院应用贝朗神经刺激器(Stimuplex HNS11,德国)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近80例,其中引出膈神经刺激6例,阻滞经过及术后随访均类似.现将其中一例报告如下。
期刊
有关手术后病人神经心理改变的研究是近年来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等)和情感障碍(焦虑、抑郁状态)。
期刊
期刊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CPB与缺血再灌注等可触发全身炎性反应,造成心、肺等器官损伤[1].有研究表明,CPB同样可引起脑组织炎性反应,导致脑损伤[2-5],并证明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与反映脑损伤的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相关[6,7].但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生成与脑损伤的关系尚无定论.本研究拟观察CPB心脏手术病人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与脑损伤的关系。
期刊
丘脑是机体内重要的痛觉整合中枢,束旁核(parafaacicular nucleus,Pf)是痛信息在丘脑的主要会聚部位[1].本实验拟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期Pf5-HT表达的变化,探讨5-HT在Pf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期刊
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是近几年中应用较多的静脉麻醉方法,两药的便携式TCI系统在国内已经用于临床(TCI-Ⅰ型靶控输注泵),但有关瑞芬太尼TCI合适靶浓度国内外报道不一[1-3].本研究拟通过比较食管癌切除术病人三种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麻醉下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合适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期刊
期刊
期刊
全麻联合高位硬膜外麻醉开胸手术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它不但可提供完善的术中麻醉,降低全麻药用量,而且还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明显改善了高危病人术后的肺功能和预后[1].高位硬膜外阻滞后,心肺交感神经阻滞,可使心血管功能情况发生改变, 但它对肺缺血性血管收缩(HPV)和肺内分流的影响,以及它是否会引起单肺通气期间的PaO2的下降, 有关结果报道不相一致.本研究拟以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病人为研究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