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_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晚期胰腺癌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单独静滴吉西他滨化疗,试验组42例予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每3个周期复查,评定临床疗效,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胃肠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肾脏和肝脏毒性等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40.5%,疾病控制率为71.4%,与对照组的30.0%和55.0%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试验组骨髓抑制49.9%、胃肠道反应54.7%、肝脏毒性19.0%略高于对照组的42.5%、50.0%、15.0%,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肾脏毒性发生率相近,分别为7.1%和7.5%。 结论 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等优于单独静滴吉西他滨化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药效、安全性相当,可作为有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方案之一。
  [关键词] 替吉奥;吉西他滨;晚期胰腺癌;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28-00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gafur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f 40 patients were give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gemcitabine alone for chemotherap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42 patients were given Tegafur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 for chemotherapy. Regular review was carried out every 3 courses,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their respective clinical total efficiency,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incidence rate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myelosuppression, and kidney and liver toxicity.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40.5%, and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71.4%. Compared with that of 30.0% and 55.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was higher,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re was 49.9%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54.7%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and 19.0% of liver toxicity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ere all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2.5%, 50.0%, 15.0%),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renal toxicity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at 7.1% and 7.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other indices are better tha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gemcitabine alone for chemotherapy, but the difference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efficacy and safety are equivalent, which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protocols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Key words] Tegafur; Gemcitabine;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Adverse reactions
  胰腺癌是發生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死亡率在我国居第4位[1]。胰腺癌具有起病隐匿、进展快的特点,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属局部晚期,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故化疗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2]。吉西他滨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常用临床一线治疗方案之一,但总体疗效欠佳,据统计,1年生存率仅20%左右。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如失败,尚无较为有效的二线化疗方案[3]。目前多数学者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有研究认为[4],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对于晚期胰腺癌疗效可,本文回顾性分析研究2012年1月~2016年 1月82例我院接受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分析两者联用对于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 年1月~2016 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用吉西他滨,平均年龄(61.6±7.3)岁,男26例,女14例,腺癌38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其中肿瘤原发于胰头 24例,胰颈 9例,胰体尾 7例;试验组替吉奥 吉西他滨,平均年龄(62.2±8.1)岁,男29例,女13例,腺癌40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其中肿瘤原发于胰头 27例,胰颈8例,胰体尾 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5]: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晚期胰腺癌的診断标准,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入选标准[5]:符合晚期胰腺癌诊断,1个月内未接受过化疗等其他治疗;没有手术切除条件、首诊失去行根治手术机会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患者及家属均能理解病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排除合并其他肿瘤,排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排除替吉奥或吉西他滨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按体表面积静脉滴注吉西他滨(江苏豪森药业,规格为1.0 g,批号为H20030105),1000 mg/m2, 30 min第1天、第8天静滴,替吉奥(江苏恒瑞,规格为20 mg,批号为H20100135)也按体表面积口服,40 mg/m2,Bid,第1~14天,每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按体表面积单独静滴吉西他滨1000 mg/m2,每周静滴1次,时间30 min,每3周为1个疗程。均化疗6个疗程,每3个疗程后复查,评价疗效、不良反应等。化疗过程中予预防呕吐、止吐、止痛及营养等处理。每个疗程化疗前后均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了解骨髓抑制及肝功、肾功损害情况,检查心电图、胸片等。
  1.3 疗效评估及观察指标
  随访1年,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效差异,并统计、分析两组的1年生存率。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毒副反应依据WHO标准[6],分0~Ⅳ度。效果评价依据 RECIST1.1标准[7]:(1)病灶消失为完全缓解(CR);(2)部分缓解(PR):症状明显好转,病灶缩小≥50%;(3)病情稳定(SD):症状有所缓解,病灶缩小<50%;(4)疾病进展(PD):症状无缓解,病灶增大、增多。临床总有效率=(CR 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 PR SD)/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随访1年后,对照组生存病例7例,1年生存率17.5%;试验组生存病例10例,1年生存率为23.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脏毒性及肾脏毒性发生率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胰腺癌早期往往无任何症状,故一直以来早期胰腺癌诊断率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约80%以上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没有根治手术机会[8]。积极探求一种治疗胰腺癌的非手术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吉西他滨化疗目前仍是胰腺癌化疗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但是据统计,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也仅半年左右,1年生存率仅20%左右[9,10]。因此,国内外学者研究吉西他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胰腺癌,观察其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其临床有效率等,期待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吉西他滨是细胞周期特性代谢类药物,能一定程度上阻止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它能有效抑制核糖核苷酸的还原酶,抑制 DNA的合成与修复[11],同时可抑制体内细胞的复制。近年来,吉西他滨广泛应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但疗效仍不理想。替吉奥胶囊为新型口服化疗药物,口服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它是氟尿嘧啶改变化学基团形成的衍生物,是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三种成分按比例组成。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三种成分按比例混合,保留了氟尿嘧啶的疗效,又延长了氟尿嘧啶作用时间,还可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道反应[12]。
  近期研究报道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有效率为27.3%~48.0%[13,14],本研究表明,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有效率为40.5%,介于上述报道,疾病控制率为 71.4%,均高于单用吉西他滨的30.0%和55.0%,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与近期相关报道接近[15]。有研究认为接受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单用吉西他滨[15]。本组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1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上述报道化疗以28 d为一个周期,本组研究化疗以21 d为一个周期,结果显示,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略优于单用吉西他滨,故可作为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方案之一。
  应用吉西他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以及相对少见的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及神经毒性等。替吉奥的常见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纳减、恶心、呕吐、腹泻等。马武长等[16]研究认为替吉奥具备相对较好的靶向性,既能保证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又能一定程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与单用吉西他滨相比,联用替吉奥患者的骨髓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毒性等副反应无显著增加,故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只要用量、疗程制定得当是安全的。   综上,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与单用吉西他滨相比,临床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有所提升,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未增加患者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未增加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案之一。本研究为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初步证实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较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有一定优势,具体统计学方面的差异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Siegel R,Na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3[J]. CA Cancer J Clin,2013,63(1):11-30.
  [2] 徐海源,徐燕,周丽娜,等.替吉奥单药对比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4,34(5):579-583.
  [3] 田宏,郭晓钟,金锷,等.厄洛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 中华胰腺病杂志,2015,15(1):26-28.
  [4] 温继育,李淑慧,陈晓文,等. 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与单药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2):2921-2923.
  [5] 中华医学会外科學分会胰腺外科学组.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1):1011-1017.
  [6] Yang ZY,Yuan JQ,Dim Y,et al.Gemcitabine plus erlotinib for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 analysis[J]. PLoS One,2013,8(3):57-58.
  [7] Shanbhogue AK,Karnad AB,Prasad SR. Tumor respones evaluation in oncology;current update[J]. J Comput Assist Tomogr,2010,34(4):479-484.
  [8] 张玉华,王曼华,田勇,等. CIK 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26(4):317-319.
  [9] 肖斌,金震东,李兆申,等.瘤内注射重组溶瘤病毒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19例疗效观察[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1,11(3):163-164.
  [10] 王文辉,刘武,彭振宇,等. 单药口服替吉奥与单药吉西他滨对中晚期胰腺癌的综合疗效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4):632-634.
  [11] 王帆,易军.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远处转移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10(30):72-74.
  [12] 姚小健.替吉奥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4):351.
  [13] Ueno H,Okusaka T,Furuse J,et al.Mullicenler Phase II study of gemcitabine and S-1 combination therapy(GS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J].Jpn J Clin Oncol,2011,41(8):953-958.
  [14] 谭晓静,王明琳.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28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6):629-633.
  [15] 王新林,宋锦文,彭军瑞,等.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4, 22(3):588-590.
  [16] 马武长,尹胜杰,项庆增,等.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与临床康复,2012,19(3):264-267.
  (收稿日期:2017-07-2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总结防治极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经验,以便在县级医院进一步推广,提高极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NICU 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1例极早产儿为治疗组,治疗组对具有NRDS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CPAP、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极早产儿NRDS,早诊断、早治疗,在NRDS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早期上机。对照组为2003年7月~2006
[摘要] 目的 總结笑气清醒镇静辅助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提供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门诊消化内镜就诊的食管异物的患者2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为自愿接受笑气清醒镇静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107例,参照组为普通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10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术后反应情况及治疗前、中、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摘要] 目的 觀察川芎抗脑缺血的神经胶质细胞Ube3a-as机制。 方法 取清洁级昆明种小鼠66只,随机分为川芎组(n=22)、模型组(n=22)、对照组(n=22)。川芎组、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昆明种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川芎组利用立体定位仪在侧脑室注射川芎提取物治疗,模型组不接受任何治疗。采用Bederson评分法对小鼠神经学进行评估,并分离培养海马神经胶质细胞
[摘要]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4年9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1例肺癌患者实施SBRT,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随访时间4~25个月,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3.43%、72.73%、56.32%,1年
[摘要] 目的 观察情绪疏导及心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39例,进行情绪疏导及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 目的 探討麻醉诱导前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导尿对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方法 选择60例在全麻下施行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后组和诱导前组(n=30)。诱导后组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使用达克罗宁胶浆行导尿术,而诱导前组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清醒状态下使用达克罗宁胶浆后再行导尿术。观察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记录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术后随访,记录满意度评分。 结果 两组患
[摘要] 目的 调查长期夜班工作医务人员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探讨肠道菌群与长期夜班工作所致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30例有5年以上夜班工作经历的医务人员(试验组)及30例非夜班工作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粪便,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分析两组人群肠道主要菌群结构的变化。 结果 试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长期夜班工作的医护人员的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有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HIE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中度HIE。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日龄14 d以及日龄28 d时对患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分别于3个月龄、6个月龄对患儿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
[摘要]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配伍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68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将6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配伍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以及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药物持续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资料整理显示,观察组患者0、Ⅰ
[摘要] 目的 探讨物理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120例深静脉血栓(10分≤评分≤15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物理和基础方法预防,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方法预防。观察两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 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物理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