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环境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课程目标”中多次提到了环保问题:
  “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P6);
  “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P6);
  “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P8)
  富环境教育学干物理教学之中,这是新《课标》赋予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的新目标。
  
  一、正确认识环境是寓环境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的关键
  
  环境教育的基本涵义包括:认识和理解有关环境的概念与知识,在环境中进行教育,以及为了环境而加强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
  所谓环境,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它包括有:
  (1)自然环境:由支持生命的物质(如氧、氮、碳和水)、生物及生态系统(即生命及其间的相互关系)的自然循环以及太阳、空气、水、地球等组成。
  (2)社会环境:包括人类、人类所创造的建筑物、农场、机器、政府机构、经济、艺术、信仰和文化等。
  (3)个人环境:包括个人的思维方式、感受方式和自己本身。
  那么,我们生活在这些环境中都有哪些与物理方面有关的主要污染需要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施予环境教育的呢?总结起来,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电磁方面:如无线电发射台(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系统,移动通信系统),还有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电视机、手机、电脑、微波炉和日光灯等。都能带来电磁污染,它常使人出现头晕、记忆力衰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直接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其二,物质及其形态方面:如造纸厂、化肥厂、化工厂、垃圾废品处理厂、农药厂、制药厂……把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排向田间、地头、河流、湖泊使水污染,危害饮水卫生,使农作物减产。又如,工矿、企业在生产和燃烧燃料过程中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各种机动车辆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居民取暖、煮饭的各种炉灶、焚烧垃圾把烟尘直接排放在空气中……这些废气一般是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类的威胁也不可低估。再如,各种仪器、仪表上废弃的旧电池,电脑、电视的荧光屏;乱堆乱放的废旧物品、各类垃圾,以及用来保温、现已废弃的塑料袋……这些都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尤其是原子能造成的核污染更是可怕,它不但可以毁灭人类,还会威胁到其它动植物的存亡。
  其三,声学方面:噪声污染,它使人烦躁、耳鸣、头痛、失眠、恶心、心悸、肝胃功能失调,严重时会使人四肢麻木、胸部有压迫感。
  其四,光学方面:如现代歌舞厅闪烁旋转的色光、低能彩色激光、黑灯光;夜晚装饰城市的控照灯、各种霓虹灯等都会造成光污染,干扰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由此可见,人类面临的是一个被污染严重、被破得千疮百孔、已经启动且现在还看不到尽头的恶性循环的地球!生活启示我们,加强环境教育是物理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注意环境保护。社会要发展也必须注意环境保护。既然物理方面有这诸多因素会引发环境污染,那么,物理教学工作者就有义务、有责任在物理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扩意识的培养。
  日常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现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在物理授课中进行
  在物理授课过程中,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在学到有关的知识的同时又受到环境教育,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增强了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例如在讲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和“能源的利用”时,应使学生明白有效利用能源和注意环境保护。在讲授电学内容时,应使学生认识到用电器一定要走向“绿色产品”。在讲授原子物理内容时,应使学生认识到核能造福人类的同时对人和生物的放射性污染是不可忽略的……
  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绝对不能污染环境,如不能随地吐痰、不要随意吸烟、写完的粉笔头不能随手乱丢乱扔,要放在专门的盒子内、在做完演示实验时,一定要把仪器用品摆放整齐,一句话,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就必须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树立典范。同时,要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要求学生室内、室外不乱扔垃圾,防止产生固体污染,要求学生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和关门轻。鼓励学生少用一次性的笔、筷子和塑料餐具。要求学生少看电视、少玩电脑等,从小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在物理习题中进行
  讲、练物理习题是巩固已学过的物理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讲、练物理习题也应有意识地灌输环境保护的观念。
  例1:目前我国移动电话已超过一亿部,居全球之首,移动电话所用的电源大多为锂电池。如右图所示的为诺基亚BL-4C型手机电池的铭牌,由此铭牌可知:
  ①该电池的压是_______V;
  ②“850mAh”是指电池量(即在充电电流为850mA时,1h可充满电),对此电池充满电的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是______C,电流做功______J;
  ③铭牌左下方被打“×”的实物图为普通的垃圾桶,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
  像这类题目让学生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的责任。这对学生走向社会爱护环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在以物理和环境为主题的大赛中进行
  举行多种形式的知识竞赛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荣誉感,印象深刻,因此在环境教育中,不妨多举办些以物理和环境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大赛、创建绿色校园和家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强烈的环境意识。
  例2:①你家里的环境怎样?有没有改善的必要?
  ②教室的环境,你认为如何?
  ③学校的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假如你是校长。应该怎样改善环境?
  ④你所处的社会(或农村)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假如你是市长(或村长),应该怎样改善环境。除此而外,也可以以科普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环境教育等。
  
  (四)在社会调查中进行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新课标的新理念,为贯彻这一新理念,老师必然会多次带领学生进行室外的物理探究学习,这时就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要注意爱护环境,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所发现问题的意见。例如,可把全班分为三个小组:一个小组到农村各家各户调查生活垃圾的排放量、烟气的排放量、农药的使用量,以及冰箱的使用情况、乡村噪声的来源等内容:一个小组到各企业调查每年烟气的排放量、工业污水的排放量及噪声的来源等内容:一个小组到交警大队调查各种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量以及噪声的处理等情况。并要求各小组写好调查报告,活动小结,提出治理这些环境污染的设想。
  总之,环境教育是个立足长远的教育,教师要时时树立环境教育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渗透环境意识,化这种意识为保护地球的行动。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其他文献
近期百度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正在就版权合作进行商讨,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预计具体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细节将在年底披露。有人士称,一旦双方达成协议,今年早前的“百度文库侵权”事
本刊讯 4月16日,以“新形势、新机遇、新选择、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主办,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承办,这是民营书业发展论坛第一次在京外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黄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程利民主持。
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是新的具体问题情境与同学们头脑中已有物理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方法相互作用的过程。当学生感知面临新的问题后,如何同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联系是高三复习。中至关重要环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教学方式的转变不是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把学习融入生活,把生活融入学习,全面得到发展。    一、创设新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这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不利于学
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增长。”在学习中发现错误和问题。是进步和提高的起点。通过思索找到了错误的根源,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我们对概念、规律理解上的提高。常有这样的情况,某种错误会在多道题目中一犯再犯,这一定存在着与这一类题目有关的概念性错误的根源,而这种根源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明确意识到,找到这个根源并给予纠正,就会获得一个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可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探究化学知识。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其能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先预习,教师先做实验,确保演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