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同时又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内容。在深化改革与管理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近年来,油田各单位结合“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及本单位实际,建立起了以问责制度、月度考核制度和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目标导向规章制度和过程塑造工作机制,加强了对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行之有效的管理,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利与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了整体工作水平。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影响着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甚至严重影响着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1、身懒心散。有少数干部作风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创新意识,思想守旧,安于現状,无所作为。上班时心思不在工作上,办事能拖则拖,工作得过且过;有少数干部责任往上推,矛盾往上交,出了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归咎于大气候和上级组织。
2、胸无大局。有少数干部偏执、无大局意识,没有一盘棋的思想,总是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其他口需要配合的工作,乐意的就执行,不乐意的就自作主张;领导安排的工作可以执行,领导通过其他人员安排的工作就可以不执行或者一拖再拖,更有甚者站在部门或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打如意算盘,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3、口无遮拦。有少数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无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对其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当面不说,背后乱讲,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极少数干部不专心工作,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在什么场合,乱发表意见,乱传达精神,影响稳定和团结。、
4、浮而不深。有少数干部习惯于讲空话、讲套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套话落实工作,不从实际出发,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更有极少数不踏实工作,专门揣摩一些不切实际的意图,专挑“显山露水”的“面子”事干,对实际工作敷衍塞责。
5、学习不够。有少数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习无用的倾向,学习上热心于时事政治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多,系统学习理论的少,学习无计划、内容不系统。有的认为理论学得再多、再好,不如实实在在做点工作更能赢得领导赏识;有的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根本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或者学习不联系单位的实际,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甚至片面理解和歪曲上级的精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
6、纪律涣散。有少数干部带头不遵守劳动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请假,不销假;上班找不到人,电话联系不上;出了问题,左推右挡,推脱责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不良作风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1、对不良作风的现象存在从众心理。一些不良风气的“潜规则”大行其道,主要是少数干部意志不坚、原则性不强,自然容易成为不良风气的俘虏。总认为这些“潜规则”是油田企业的一种正常现象,自己太认真了,别人会说“不合群”,是“另类”,甚至得罪人,于是随波逐流。
2、对不良作风的处罚存在侥幸心理。有的人对自己执行力不强、不用心工作、上推下拖造成工作失误的处罚心存侥幸,自以为自己方法巧妙,手段高明,领导不知道,别人拿我没办法,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走样,对行为后果会越来越无所顾忌。
3、个人自身存在不平衡心理。有的人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较,动辄就是自己的贡献大、奉献多,心理极不平衡,不进行自我批评,不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心理失衡,上讽下刺,牢骚满腹,不踏实工作。
4、对不良作风的监督不力。不良作风的产生,往往都与监督不力有关。有的干部自觉能力非凡,上能通天,对提出批评意见者,冷嘲热讽,背后搬弄是非,混淆视听,成了谁都管不了、不敢管的对象。在考核上,缺乏对干部工作、生活细节的评价,不利于个别干部改进作风。
三、加强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1、重学习,提素质。要在深入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形势下,紧密结合干部队伍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成果交流、考试测验等多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干部理论学习的检查、督促和考核,使广大干部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提升干部开展工作的核心能力。
2、强措施,细管理。转变干部作风,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实行精细化管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近年来,不少油田企业的机关和各基层队都实行了上下班签到制度、会议签到制度,这看上去是一些小事,但实际上对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意义就不小。我们日常的考核制度,不能说不完善,只是在落实考核措施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细节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抓严抓实,建立并强化落实工作回报制度,必将极大地改进干部作风,提升能力。
3、多帮助,调心态。好的心态对工作有助推作用,不好的心态对工作有抑制作用。单位领导应经常与基层干部、机关干部谈心交流,班子成员之间、干部之间也要多沟通,相互之间多一些指导帮助和关爱,使大家始终保持清醒,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避免让狭隘的心胸成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同时,每名干部也要经常反省自己,通过自我调整,自我校正心态,始终保持一种出发的状态,始终保持一股热情、激情。
4、树典型,抓处理。一个好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单位成也作风,败也作风。在干部作风建设中我们同样要树典型、树旗帜,对作风优良的干部给予宣传与激励,让他成为典型,让他名利双收。而对那些工作不认真、思想认识不高,甚至危害到班子团结、单位发展的个别作风恶劣的干部一定要进行组织处理。
5、多交流,理关系。现代心理学和管理学表明:一个人长期工作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或者同一个岗位就难免会产生厌烦情趣,容易使人不思进取,甚至发生其他事端。实际上,干部交流太频繁、或者长期不交流都是不科学的。应建立合理的干部交流机制,能够按岗位要求对干部定期定岗实行交流,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锻炼与改造,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加快干部作风转变。
6、强监督,细考核。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加强监督、考核,要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好多层面的监督作用,广开言路,了解和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凡是涉及干部作风的问题,不能怕丑,更不能护短,应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的予以疏导教育和批评指正,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内容,通过细致的考核,促进干部作风的改进。
总之,加强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必须上下联动、组织教育和自我调整并行、监督与考核同步、交流与管理并重,结合各单位和每名干部的实际,找准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优良的作风展示干部的良好形象,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梅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研究 《活力》2009年 第5期
【2】邢大杰 关于加强企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体会 《大庆社会科学》2011年 第4期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影响着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甚至严重影响着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1、身懒心散。有少数干部作风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创新意识,思想守旧,安于現状,无所作为。上班时心思不在工作上,办事能拖则拖,工作得过且过;有少数干部责任往上推,矛盾往上交,出了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归咎于大气候和上级组织。
2、胸无大局。有少数干部偏执、无大局意识,没有一盘棋的思想,总是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其他口需要配合的工作,乐意的就执行,不乐意的就自作主张;领导安排的工作可以执行,领导通过其他人员安排的工作就可以不执行或者一拖再拖,更有甚者站在部门或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打如意算盘,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3、口无遮拦。有少数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无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对其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当面不说,背后乱讲,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极少数干部不专心工作,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在什么场合,乱发表意见,乱传达精神,影响稳定和团结。、
4、浮而不深。有少数干部习惯于讲空话、讲套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套话落实工作,不从实际出发,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更有极少数不踏实工作,专门揣摩一些不切实际的意图,专挑“显山露水”的“面子”事干,对实际工作敷衍塞责。
5、学习不够。有少数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习无用的倾向,学习上热心于时事政治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多,系统学习理论的少,学习无计划、内容不系统。有的认为理论学得再多、再好,不如实实在在做点工作更能赢得领导赏识;有的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根本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或者学习不联系单位的实际,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甚至片面理解和歪曲上级的精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
6、纪律涣散。有少数干部带头不遵守劳动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请假,不销假;上班找不到人,电话联系不上;出了问题,左推右挡,推脱责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不良作风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1、对不良作风的现象存在从众心理。一些不良风气的“潜规则”大行其道,主要是少数干部意志不坚、原则性不强,自然容易成为不良风气的俘虏。总认为这些“潜规则”是油田企业的一种正常现象,自己太认真了,别人会说“不合群”,是“另类”,甚至得罪人,于是随波逐流。
2、对不良作风的处罚存在侥幸心理。有的人对自己执行力不强、不用心工作、上推下拖造成工作失误的处罚心存侥幸,自以为自己方法巧妙,手段高明,领导不知道,别人拿我没办法,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走样,对行为后果会越来越无所顾忌。
3、个人自身存在不平衡心理。有的人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较,动辄就是自己的贡献大、奉献多,心理极不平衡,不进行自我批评,不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心理失衡,上讽下刺,牢骚满腹,不踏实工作。
4、对不良作风的监督不力。不良作风的产生,往往都与监督不力有关。有的干部自觉能力非凡,上能通天,对提出批评意见者,冷嘲热讽,背后搬弄是非,混淆视听,成了谁都管不了、不敢管的对象。在考核上,缺乏对干部工作、生活细节的评价,不利于个别干部改进作风。
三、加强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1、重学习,提素质。要在深入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形势下,紧密结合干部队伍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成果交流、考试测验等多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干部理论学习的检查、督促和考核,使广大干部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提升干部开展工作的核心能力。
2、强措施,细管理。转变干部作风,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实行精细化管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近年来,不少油田企业的机关和各基层队都实行了上下班签到制度、会议签到制度,这看上去是一些小事,但实际上对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意义就不小。我们日常的考核制度,不能说不完善,只是在落实考核措施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细节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抓严抓实,建立并强化落实工作回报制度,必将极大地改进干部作风,提升能力。
3、多帮助,调心态。好的心态对工作有助推作用,不好的心态对工作有抑制作用。单位领导应经常与基层干部、机关干部谈心交流,班子成员之间、干部之间也要多沟通,相互之间多一些指导帮助和关爱,使大家始终保持清醒,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避免让狭隘的心胸成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同时,每名干部也要经常反省自己,通过自我调整,自我校正心态,始终保持一种出发的状态,始终保持一股热情、激情。
4、树典型,抓处理。一个好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单位成也作风,败也作风。在干部作风建设中我们同样要树典型、树旗帜,对作风优良的干部给予宣传与激励,让他成为典型,让他名利双收。而对那些工作不认真、思想认识不高,甚至危害到班子团结、单位发展的个别作风恶劣的干部一定要进行组织处理。
5、多交流,理关系。现代心理学和管理学表明:一个人长期工作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或者同一个岗位就难免会产生厌烦情趣,容易使人不思进取,甚至发生其他事端。实际上,干部交流太频繁、或者长期不交流都是不科学的。应建立合理的干部交流机制,能够按岗位要求对干部定期定岗实行交流,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锻炼与改造,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加快干部作风转变。
6、强监督,细考核。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加强监督、考核,要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好多层面的监督作用,广开言路,了解和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凡是涉及干部作风的问题,不能怕丑,更不能护短,应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的予以疏导教育和批评指正,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内容,通过细致的考核,促进干部作风的改进。
总之,加强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必须上下联动、组织教育和自我调整并行、监督与考核同步、交流与管理并重,结合各单位和每名干部的实际,找准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优良的作风展示干部的良好形象,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梅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研究 《活力》2009年 第5期
【2】邢大杰 关于加强企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体会 《大庆社会科学》2011年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