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夕阳亲吻着大地,隐没在地平线,一盏盏灯逐渐点亮起来,慢慢的,又陆续熄灭,我推开面前的书本,起身走出家门。 夜是静谧的。路灯洒下昏黄的光,远处的一栋栋高楼隐没在黑影里。我脚步轻盈,夜,洗去了我白日的疲劳,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穿过街道,附近的房中似乎传来了小孩子的笑声,偶尔夹杂几声犬吠,在夜幕中格外响亮悠长。 我走进一片小树林,夜风轻轻拂过面颊,透着一丝丝清凉的气息,这是它特有的魅力。天空黑漆漆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夕阳亲吻着大地,隐没在地平线,一盏盏灯逐渐点亮起来,慢慢的,又陆续熄灭,我推开面前的书本,起身走出家门。
夜是静谧的。路灯洒下昏黄的光,远处的一栋栋高楼隐没在黑影里。我脚步轻盈,夜,洗去了我白日的疲劳,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穿过街道,附近的房中似乎传来了小孩子的笑声,偶尔夹杂几声犬吠,在夜幕中格外响亮悠长。
我走进一片小树林,夜风轻轻拂过面颊,透着一丝丝清凉的气息,这是它特有的魅力。天空黑漆漆的,弯弯的月牙儿嵌在天上,悠然散发着温柔而慈祥的光亮,像一首婉约的小夜曲,又像一个恬静的微笑。
我信步走在石板路上,沐浴在月光中。此时此刻,我是无忧无虑的,只有无边的自由与快乐。
枯瘦的老树投下的影子在不停地晃动,风吹叶动,“沙沙”作响。路边的蒲公英合上了花苞,小草垂下脑袋,我知道,它们都睡了。
我走到小河边,月光下的沙粒似乎更加细白了。清澈的河水缓缓向前流去,不做一点声响,似乎怕吵醒了别人。伴着月光的河水就像镀了一层银辉,闪闪而动,一捞,却又碎了,四散而去。我抱膝坐下,知了开始低吟,望着明月,我又有了一丝莫名的惆怅……
看着那弯弯的月牙儿越升越高,我返回家中。梦中,我又来到深夜的世界,不由地笑了。
(指导教师:刘淑梅)
喝彩
抒情作文需要有真實的经历与感受,有了体会,再添加精美词语,才会让情感饱满,阅读时也会沉浸其中。
其他文献
又是一个处处弥漫着康乃馨淡雅芬芳的母亲节,在这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独自坐在窗前遥望夜空,当我看到夜幕下那颗最明亮的星星时,不禁想起远在天堂的妈妈,闪烁的星光就像妈妈那双明亮的双眸,正用慈爱的眼神注视着我! 媽妈对我既严厉又慈祥,我在她的关怀下幸福地成长,不断地进步。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妈妈的笑容总是那么和蔼慈祥、温暖人心。曾几何时,妈妈总是笑着出现在我的睡梦中,我是那样幸福地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这个缤纷的世界,长得什么样子呢? 对爸爸来说,世界就是无边无际的图书馆。在这里,每本书看见爸爸都跑着来找他,想让他阅读。无论他身在何处,只要有时间,就可以随手拿起自己喜欢的书籍安静阅读。 对妈妈来说,世界就是永无战争,只有和平。解放军叔叔也不用那么辛苦,在新年可以和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共同在餐桌上吃团圆饭,有水饺、有米饭、有香喷喷的烤鸭和小点心。 对妹妹来说,世界就是成千上万颗糖果和香草冰激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校不只是一个供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只要我们足够好奇细心,我们会发现这里有着很多好玩儿、有趣的传说,温馨感动的故事也時常发生,甚至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藏在某一处的角落里,等待着我们听到,找到。就像下面这些关于学校的故事书里面的故事一样,我们不去认真阅读就真的不知道——原来学校里的那些事儿竟然这么梦幻和传奇。 《作文里的奇案》 事情开始于一堂作文课。男孩埃尔万班上的法语老师,
说起风,我们会想到秋风扫落叶的干脆利落,也会嗅到春天带来的野草的清香。而这个学期新来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赖老师就像风一样,我们都称她为“风”老师。 赖老师是“风风火火”的。赖老师走起路就像一阵风,永远都是那么急匆匆的感觉。每天早上7点45分,随着“噔噔噔”声音的急促响起,我们知道,赖老师马上就要准时出现,来监督我们早读了。为了能够尽快来到教室上课,赖老师舍弃了美丽的高跟鞋,换上了疾步如飞的平底鞋。
一个好的开始等于让文章成功一半,作文也是如此。古人写文章把好的开头比作“凤头”,是很有道理的。 第一,开门见山把题点。也叫一步切题法,起笔点题,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这种方法,朴实自然,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引起下文。举例如下: 《第一次当家》中开头:很巧,爸爸和妈妈同一时间被单位安排出差,家里只剩下我,我自然挑起了当家的担子。 第二,句子排比很舒展。在文章开头,用上几个修
一本经典的书细细地反复阅读,与N种书连接并交融,之后在广阔的领域展开,这些总归在一起,就大致构成了深度阅读的样子。这正是“1 N读书‘梦响’直播课堂”课的魅力所在。那么,深度阅读都有些什么特点? 下面就围绕读书这个话题,来谈谈深度閱读。为了对照方便,先来了解“浅度”阅读。 所谓“浅度”阅读,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内容浅薄,弱化心智。 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例,所谓内容浅薄,即指作品的人物不多,
英国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是现实魔法类幻想小说的首创者。她1902年发表的《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没有像刘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那样,通过一个兔子洞把主人公送进幻想世界,而是直接把幻想世界里的魔法人物请进了现实世界。 西里尔、安西娅等五个孩子去乡下过暑假。距离山顶他们住的白房子不远的地方,有个采掘沙砾留下来的大沙坑。第一天,他们就从沙坑里挖出来一个会说话的怪物。它说它叫桑米阿德,是个古老的
女儿小学毕业了。放暑假的时候,她兴高采烈地从学校回来,让我看她的小学毕业证和毕业纪念册,还有一张优秀毕业生的奖状。看着快和我一样高的女儿,我的思绪不由得在女儿这六年的学习时光里回荡…… 记得女儿刚上一年级时,每天还得我给她洗脸梳头,她端坐在小凳子上,一副乖乖女的样子。吃完饭,我帮她拿着书包,骑上电动车,按时送她到实验小学门口,互相说声“再见”,有时她还不忘說一句:“放学记着来接我!”我说:“好!
在文学作品中,“灯塔级”人物就像神的存在,他(她)虽然是次要人物,作者给他(她)的笔墨也并不是很多,却常常会在紧要关头出场,出彩,通过分析、点拨、指引等,令主人公幡然醒悟,改变主意,走出困境。 在《夏洛的网》中,“灯塔级”人物是历尽沧桑的老羊;在《铁路边的孩子们》之中,“灯塔级”人物是孩子们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西游记》里,“灯塔级”人物除了神通广大的菩萨,还有一位通背猿;在《三国演义》中,“灯
木心在《从前慢》一诗中写道,“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一直喜欢读木心的文字,尤其是他的诗。在这一点上,我和木心的想法是一致的。锁和钥匙,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精美的样子,是给人看的,并不能防住什么,你锁了,路过的人看见了,也就懂了你的意思。锁能锁住什么呢?但它却能告诉我们主人的意思,告诉我们你与主人的界线在哪儿,守规矩的人自然会站在门外,会欣赏门上那把安静的锁,会想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