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力流体力学的城市近郊湖泊“冷岛效应”及其情景模拟研究——以长沙市同升湖为例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湖泊生态效益优越,对周围环境具有明显的“冷岛效应”.中尺度层面上,从环境物理学角度出发,以位于长沙市近郊区的同升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定点实测法获取夏季湖泊周边热环境指标,结合CFD情景模拟,二者交互验证.同时设置湖区周边近地面层典型气候边界条件,通过改变单一影响因子的变化,系统分析了夏季城市近郊湖泊“冷岛效应”的变化规律以及湖区周边建筑对湖泊“冷岛效应”发挥的影响,揭示了湖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交互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城市近郊湖泊对周围环境存在“冷岛效应”,研究区域与对照区域的日均温度差值在0.55℃,湖泊“冷岛效应”的发挥与太阳辐射强度相关,在13:00—14:00时间段内较突出;(2)湖泊“冷岛效应”与临湖距离呈显著负相关,湖泊水体的降温作用在0 m处最显著,在距湖岸300 m范围明显,在距湖岸600 m范围存在降温作用,湖泊水体对主导风下风向区域的降温效果最佳,降温强度可达0.96℃;(3)通过改变单一影响因子的CFD情景模拟发现,湖泊“冷岛效应”发挥与建筑高度、建筑后退湖岸距离、建筑间距密切相关,建筑后退湖岸100 m和200 m,下风向区域温度降低0.34—0.56℃,降温范围在650—800 m;建筑高度增加10 m和20 m,下风向区域温度上升0.09—0.39℃,降温范围在350—500 m;建筑间距增大2倍,下风向区域温度下降0.27℃左右,降温范围在500—600 m.该研究成果对研究城市湖泊小气候、改善城市局域热环境及指导未来城市近郊湖区建设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以PM2.5为代表的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街道峡谷是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以PM2.5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22—24日在合肥市瑶海区长淮街道的街道峡谷设立7个固定式监测点,并以附近的三里街国控点为参照,分析冬季合肥市街道峡谷的PM2.5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街道峡谷内PM2.5日均质量浓度呈现“W”型变化特征.在街道峡谷非必要通勤市民,应避免在工作日午高峰出行,可以选择在15:00—16:00出行.(2)不同街道峡谷内PM2.5质量浓
利用历史统计资料,以西南和华南5个省份/自治区[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为代表区,探讨了多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时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广西和四川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相较上世纪50年代,近10年分别减少了62.0%、13.9%和36.1%,贵州和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则扩大明显,近10年分别扩大了41.4%和49.2%.其次,广东冬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播种面积呈增加趋势;广西稻谷、早稻、冬小麦、谷子、高粱和大豆播种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玉米和马铃薯
为了缓解玉米连作带来的土壤养分失衡及根系早衰,探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玉米根系生长的主要径级水平、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后效作用.采用定位试验,设置不施氮肥、不施生物炭为对照(CK),2个施氮量(常规施N量225 kg·hm?2,N1;减氮10%,N 203 kg·hm?2,N2),2个生物炭量(8.4 t·hm?2,C1;21 t·hm?2,C2)共7个处理.在生物炭施用第二年,测定玉米不同径级根系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常规施氮配施低量生物炭(N1C1)和减氮配施高量生物炭(N2C2
为探讨旱作条件下减量施用氮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经济收益的效应,以水稻品种美香粘为材料,设置常规淹水施氮(216 kg·hm?2,CK)、旱作施氮(216 kg·hm?2,H0)、旱作减氮10%(194.4 kg·hm?2,H10)、旱作减氮20%(172.8 kg·hm?2,H20)、旱作减氮40%(129.6 kg·hm?2,H40)5个处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和氮肥减施对水稻株高、叶面积、分蘖数、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水稻株高随氮肥减施量的增加而降低,减施10%处理降幅最小(2.70%)
近年来天津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人口数量迅猛增加,土地开发强度明显上升.随着城市环境的变化,城市热岛效应日趋显著.当前通过优化城市形态缓解热岛效应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调控措施,但针对天津城市形态要素定量化表达及其对地表热环境综合影响机制的研究仍然较少.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和清华大学研发的全球10 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以天津中心城区为例,研究了城市形态对夏季热环境的影响.首先将天津市中心城区按边长120 m基本单元进行网格化处理,然后通过遥感反演解译和空间分析方法计算各网格内平均地表温度与关键形态
针对城市遭遇暴雨易发内涝性灾害的影响,为了系统地揭示城市森林消减暴雨径流、储滤暴雨中PAHs、TOC的生态效益,采用了森林小集水区水文要素的定位观测与对比试验方法,连续4年(2018—2021年)开展了广州市帽峰山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暴雨水文循环及对PAHs、TOC的地球化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生态系统可分别储滤暴雨中∑16PAHs总的质量浓度25.6%—29.6%、TOC质量浓度的15.8%;林冠层淋溶平均增加其在林内雨质量浓度的8.1%、40.3%,两类森林土壤的0—
为了解城市加油站场地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山西省研究区内面积约3629 m2某加油站土壤、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单环芳烃(苯、二甲苯)、酚类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浓度分布与迁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总石油烃与甲基叔丁基醚多分布于油罐区,在表层0.0—0.5 m深度范围内总石油烃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表现为油罐区>输油管线区>加油岛;苯、二甲苯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2.0—5.0 m深度范围内,分布表现为输油管线区>油罐区>加油岛;甲基叔丁基醚污染物浓度主要积累在土壤4.0—6.
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是重要的药用资源和濒危物种,明确其适宜分布情况对其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基于三江源18个羌活分布点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预测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羌活在三江源的适宜分布情况,并筛选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当前羌活适宜分布面积为146.43×103 km2,占三江源区域的26.67%,且主要集中在三江源区的东部和南部;影响羌活分布主要的环境因子有6个,按贡献率由大到小分别是:海拔(37.1%)、年平均气温(15
近年来中国城市空气臭氧(O3)浓度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地面O3具有高生物毒性,不但影响人体健康,而且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对国控点大气O3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国际通用的O3导致植物伤害的诊断标准,系统调查了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保定市、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等6个城市的植物叶片可见O3伤害症状,分析评价了区域O3污染及其造成的植物伤害症状.研究发现,在河北省6个城市的26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站点中,2019年植物生长季4—8月O3暴露剂量(AOT40)介于
以牛粪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分别在300℃和500℃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同时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生物炭基针铁矿复合材料,研究生物炭及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对水中莠去津吸附特征.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粗糙程度增加,2θ在21.2°、33.4°、36.6°、47.6°处出现针铁矿的特征衍射峰,生物炭基针铁矿复合材料制备成功.通过对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平衡分析发现,生物炭对莠去津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r2为0.925—0.996).在25℃条件下,莠去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