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材在小学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关于电子教材的应用可行性研究多围绕高校开展,而聚焦中小学的较少,尤其是缺乏电子教材结合具体学科的应用可行性研究。因此,作者以5所小学和5所初中共10所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家庭背景、教材形式、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与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进行比较,论证了电子教材在小学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关键词:电子教材;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3/14-0133-05

● 引言


  在教育领域,电子教材的使用受到持续关注,但综观相关研究目前仍然没有统一定义。祝智庭等[1]从阅读性和教学性角度把电子教材理解为一类特殊的电子书。黄荣怀等[2]从实践角度把电子教材理解为一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资源包。朱彩兰等[3]将电子教材指向教科书。研究目的不同,对电子教材的定义也不同。本文将电子教材定位于辅助教师教学、学生课堂学习的教科书,且是基于网页,不依赖纸质的教材。
  目前,相关研究多关注电子教材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效果[4-8],可行性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可行性研究中也多围绕高校开展,一般从电子教材的优势、使用条件及高校学生的学习特征展开[9-10],而关注中小学的研究多偏向电子教材的一般应用层面,尚未结合具体学科。基于此,笔者关注了电子教材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电子教材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从教学环境方面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多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为电子教材的使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从学科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操作类内容较多,静态的纸质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电子教材的富媒体特征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具体到实践层面,还需要教学实践的检验。本研究在学生使用电子教材学习信息技术基础上,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学习情况,从中判断电子教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问卷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问卷设计
  问卷由20个选项构成,分为三大部分:基础信息、教材形式及设计、学习情况。基础信息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如性别、年级、家中设备拥有量、使用电子设备时长等)对电子教材的使用是否有影响;教材形式及设计旨在了解学生对教材形式的偏好以及对教材的满意度;学习情况旨在了解学生使用电子教材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调查学生对教材形式的偏好以及对电子教材的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等了解电子教材的可行性。其中,关于教材形式、教材设计及学习情况调查的选项采用的是五点量表形式,1~5分别代表从“不喜欢”到“非常喜欢”。
  (2)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5所小学、5所初中共10所学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问卷由教师在课堂中统一发放,利用问卷星收集问卷。实际回收问卷88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828份,有效率为93.35%。其中男生419人,女生409人;唐山577人,保定251人;初中生600人,小学生228人。
  (3)研究工具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统计结果与分析
  在统计分析前,需要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统计。通过软件分析,该问卷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0.801,Kaiser-Mayer-Olkin(KMO)值为0.871,因此该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实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笔者主要从地区、学段与性别三方面进行分析,从学生家庭背景、教材形式、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与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进行比较。
  (1)家庭背景
  为研究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使用电子教材的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性别的学生家庭设备拥有量和使用电子设备时长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几乎所有学生家中都有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大多数学生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为0.5~1小时,不同学段和不同性别学生家庭设备的拥有量及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基本相等。但是,保定地区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在0.5~1小时的学生数要略低于唐山地区,而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在1~2小时的要明显高于唐山地区的学生。
  (2)教材呈现形式
  近年来,传统纸质教材在学生学习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电子教材使用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师使用电子教材进行教学的现象增多,何种教材形式更受学生喜爱需要深入探讨。因此,研究调查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教材呈现形式的偏向,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学生对电子教材喜爱程度为“4”和“5”的总和已达到86.6%,说明相对于纸质教材,多數学生更喜欢电子教材。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及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电子教材的喜爱程度不同。
  ①不同地区:保定地区对电子教材的喜爱程度为“4”和“5”的和是92.0%,略高于唐山地区的84.2%。根据表1,在家庭背景影响因素中,保定地区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时长要高于唐山地区,因此可推测电子设备使用时长可能是影响学生对电子教材喜爱程度的原因之一,造成地区不同喜爱程度的深层原因,还需进一步深究。
  ②不同学段。小学生对电子教材的喜爱程度为“4”和“5”的和是96.5%,明显高于初中生的82.9%。不同学段间的差异可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解释,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形象思维,对直观事物更感兴趣,更适合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和过程来进行思维和运算。
  ③不同性别。男生对电子教材的喜爱程度为“4”和“5”的和是85.9%,女生是87.3%,两者无明显差异。   (3)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主要围绕电子教材的学习内容、图片、小贴士、动画演示、视频和小栏目等展开,以此分析学生对电子教材设计的满意度,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学生对电子教材设计的满意度总体较高(M=4.44>4),对教材中的动画演示和视频的设计最为满意。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电子教材的满意度不同。
  ①不同地区:保定地区(M=4.48)学生对电子教材的满意度略高于唐山地区(M=4.43)。保定地区对图片、动画演示及视频的满意度高于唐山地区,而对内容、小贴士和小栏目设置的满意度低于唐山地区。
  ②不同学段:小学生(M=4.76)对电子教材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初中生(M=4.32)。小学生对教材每一个板块设计的满意度都高于初中生。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对电子教材的满意度与学生使用态度、感知有效性、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活动等有关,且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对电子教材的满意度更高。[11]本次调查结果与此结论一致,即电子教材的设计与使用在不同学段存在差异,且小学生比初中生具有更高的满意度评价。
  ③不同性别:女生(M=4.50)对电子教材的满意度略高于男生(M=4.39)。女生对教材每一个板块设计的满意度都高于男生。
  (4)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主要围绕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和不同性别展开,比较分析学生对学习目标、教材文字、小贴士等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使用电子教材的自我效能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学生使用电子教材的自我效能感整体较高(M=4.34>4),且学生使用电子教材过程中能够阅读教材小贴士的最多(M=4.39)。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和不同性别的学生使用电子教材的自我效能感不同。
  ①不同地区。唐山地区(M=4.40)学生使用电子教材的自我效能感高于保定地区(M=4.21)。唐山地区学生在阅读小贴士和完成作业方面自我效能感较高,保定地区学生在完成作业和掌握学习内容方面自我效能感较高。
  ②不同学段。小学生(M=4.55)使用电子教材的自我效能感明显优于初中生(M=4.26)。不同学段产生的差异可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分析。表4数据表明,小学生在完成每节课的学习目标(M=4.42)和阅读教材内容文字(M=4.56)方面相对偏低。分析原因,三年级小学生多数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操作还不够熟练,且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也相对较低。初中生倾向于把握电子教材中的文字(M=4.29)和小贴士(M=4.32)。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增强,喜欢主动思考、不断探索。对初中生来说,与模拟动画相比,阅读文字或小贴士更节省时间。
  ③不同性别。女生(M=4.41)使用电子教材的自我效能感高于男生(M=4.28)。女生在小贴士和阅读文字方面自我效能感高,男生在掌握学习内容和完成作业方面自我效能感高。课堂观察发现,女生阅读教材比较认真,并借此来把握学习内容。而男生则多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理解内容、完成作业。学习习惯上的这些差异导致男女生自我效能感不同。
  2.研究结论
  研究从家庭背景、教材呈现方式、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四个方面对地区、学段和性别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使用电子教材过程中,家庭背景对学生使用电子教材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存在差异。此外,学生倾向使用电子教材,且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较高。这也间接证明了电子教材在小学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可行的。地区、学段和性别等维度方面的具体结论如下。
  不同地区: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家庭背景、教材呈现方式、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四个方面存在差异。保定地区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在0.5~1小时的学生要略低于唐山地区,而使用电子设备时长在1~2小时的要明显高于唐山地区的学生;保定地区的学生对电子教材的喜爱程度和满意度要高于唐山地区,但对电子教材的自我效能感低于唐山地区。
  不同学段: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教材呈现方式、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小学生对电子教材的喜爱程度、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高于初中生。尽管学段存在差异,但学生都对电子教材设计的动画演示和教材视频最为满意,且小学生倾向于完成教材作业和掌握教材内容,初中生则是喜欢理解电子教材中的文字和小贴士。
  不同性别: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教材呈现方式、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女生对电子教材的喜爱程度、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要高于男生。但是,女生对完成学习目标和掌握学习内容存在困难,男生则是对完成学习目标和阅读教材文字比较吃力。此外,大多数学生在掌握电子教材的内容和小栏目方面比较薄弱。

● 讨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支持了电子教材应用的可行性,同时也暴露了电子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学段不同针对性设计电子教材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对文字阅读存在一定的困难,初中生则喜欢通过小贴士等阅读教材。因此,在教材设计上需要根据不同学段的需求针对性设计教材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阅读,实现学习。
  2.充分发挥电子教材的富媒体性
  根据调查结果,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普遍喜欢电子教材中的视频及动画演示,这可能与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教材内容形象化、动态化有关。富媒体性是电子教材的技术特征及优势,教材开发中可充分利用此特征促进内容的形象化。
  3.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性别差异
  根据调查结果,男女生的自我效能感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据此,基于电子教材的教学中要注意性别差异,区分对待。对于女生,多关注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男生则要适度引导其对教材文字的阅读。

参考文献:


  [1]张浩,钱冬明,祝智庭.电子阅读方式分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9):25-29.
  [2]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8-32.
  [3]朱彩蘭,李艺.电子教材的本质辨识:来自三个世界的观察[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75-80.
  [4]龚朝花,陈桄.电子教材:产生、发展及其研究的关键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9):89-94.
  [5]黄荣怀,张晓英,陈桄,等.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12(3):27-33.
  [6]郭炯,王晶晶.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3):90-96.
  [7]罗蓉,邵瑜.电子教材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5(9):89-91.
  [8]吴永和,雷云鹤,马晓玲.电子书包中的电子课本应用需求研究——基于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5):73-77.
  [9]梁焕,王朋娇,田金玲.电子教材在高校中推行的可行性与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9):104-106.
  [10]宋雪雪.电子教材在高校中的推广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11]周晨蕊,孙众.电子书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6(2):17-25.
  作者简介:王小玲(1994—),女,山东临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朱彩兰(1973—),女,山东烟台人,副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王辰阳(1995—),女,江苏无锡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李茜(1995—),女,山西长治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其他文献
在北京时体弱多病,终年是各大医院的常客。来孟买之前很担心,听说这里登革热和疟疾时有发生。再者不知道孟买的医疗条件如何,在哪里最好都是“有什么也别有病”。来孟买居住将近一年,除了一次牙疼外,居然没生过病,据说是因为这里没有极端天气,气候温润宜人颐养身体,而且印度食品中天然成分较多,少有危害人体的添加剂,所以不易得病。  那次牙病是在当地一家著名的私人诊所治疗的。诊所设在城北的一栋白色小楼里,只有拉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为母亲写一篇小传,我感觉这个要求有些难度。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传记类文章的写作还比较陌生。另外,初中入学以来,学生已经写过几篇描写母亲的记叙文,现在再写母亲,很难写出新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为母亲写出入情入理的小传呢?经过细致的探讨,我反复研究了第一单元的课文,决定充分利用《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教学,实现由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主要做法
新婚的日子是甜蜜的,新民和茹雁两人尽情燃烧着彼此的激情。然而,几个月后,新民对做爱渐渐懈怠下来,而茹雁对每次做爱的感受也趋于平淡。  五一节,新民和茹雁到北京去玩。在旅馆里,新民看到穿着低胸内衣的茹雁在自己眼前晃动,疲惫的身体竞然骚动起来,茹雁也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他。两人迫不及待地省略了常规的“前戏”,几乎是同时达到欲望的巅峰。  新民与茹雁从北京回来后,性生活又恢复到以前“按部就班”的状态,可进入
空间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识图与画图能力的关键。所谓空间想象能力就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综合、重现、创造出整体形象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在具体制图教学中,就是要求学生实现平面与空间的转换以及“形”与“体”的转换。近些年来,在建筑教学中,AutoCAD这种软件使用较为普及,它有三维绘图功能,较容易实现从平面到三维,又从三维到平面的不断转化,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绘图多功能的优越性,从多方位、多
摘 要:(接上文,见《体育学刊》2007年第3期)继续讨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性、体育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指导以及文本内容的增减等问题,认为在《课标》中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性,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强化统一性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增加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量和度的规定,文本可采用“标准本文 标准附件”的形式,最后归纳了修改完善的《课标》的整体
〔摘要〕 列维纳斯在胡塞尔、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传统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认为西方哲学本质上是“同者”哲学,具有内在的征服和暴力倾向,它呈现为对于对象“本质”的无限探求。同者的世界是一个不公平的世界,它的危害只能用“他者”的态度加以化解:社会是个人的多元化组合,不能够被归为总体同一性;面对“他者之脸”,无限责任自然产生。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对政治哲学最重要的影响是给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多元
香港什么样儿?用两部电影的名字来形容,便是——“《笼民》与《花样年华》”,即是讲,系雅与俗密不可分的杂烩地。  1104平方公里的都市,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三位。人多,便挤;一挤,便杂。所以它不昌繁不行,不俗气更不行。受殖民统治的一百多年,至回归祖国的二十年,促就了香港独特的民生民态,仿佛独自喧嚣的歌舞秀,如脾气执拗的作家黄碧云形容的那样:“香港的秋天脆薄如纸。”因为脆与薄,所以必然要扎根深土,在世
音乐的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给学生创造一个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和谐音乐学习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活动体验中获得充分直接或间接的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音乐审美体验、享受和成功的欢愉,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音乐的体验性学习呢?笔者结合中小学生音乐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做法。    情景再现,引发学习感悟  
打从有记忆开始,我总喜欢跟在她后面屁颠屁颠地玩,她也不会觉得我烦,总会拉着我的手穿过羊肠小道,一起去找正在田地里做农活的母亲。  她就是我的保护神,如果有同龄的孩子欺负我,她会第一个站出来保护我。那刻,我觉得她的形象很高大,她总能时时刻刻想到我,不管是一块饼干或者是一颗大白兔奶糖,她都会留下来给我吃,她总说她不喜欢吃零食,可是在我吃得津津有味时,分明看到她在咽口水的表情。  我们之间从来没有争执、
〔摘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难题,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则是“三农”问题的掣肘,尤其是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一些问题。从供给主体角度来分析,具体表现为:各级政府的供给不力,村委会的供给与农民需求存在偏差,村社民间组织的供给水平较低。其根源在于:供给主体能力受限,即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供给能力减弱;村民自治权力削弱,难以发挥供给作用;村社民间组织汲取资源能力减弱,供给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