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精彩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意注意占主导,40分钟的课堂效率在何处?英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开始学生对它的好奇给予教师一个很大帮助,但是仅用好奇来维持课堂效率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玩中教学,将好奇转化为学习英语的动力,将是教师不断追寻的道路。
  【关键词】玩 低年级 英语教学
  对于刚踏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从整天游戏玩乐到一下子面对三门功课,需要他们拿起笔开始写作业,需要他们一节课40分钟坐在座位上听课,转变之大让很多孩子都不适应,对于这些只有6、7岁的孩子来说,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10分钟左右,以前有这样种说法:把握好课堂前十分钟将重点知识讲完。现在看来这种办法并不可取,我们要追寻的是一课完整的课。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有幸听过一节一年级英语课,那是一节让我完全沉浸的课,执教老师的热情奔放与青春活力深深吸引了我,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思索着如果要我教一年级,我该如何掌控我的课堂?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自2007年全市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之后,一股追寻一年级有效教学课堂的热潮就掀起了,在前辈们的指引下,我摸索着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路——玩中学。
  一、以“玩”为始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语作为一门能让学生充满好奇的学科赋予了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做的是将这种优势一直延续下去。在英语课一开始的warming up环节中,总是习惯先和学生进行些简单的对话,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what colour?what can you do?Is this a …?can you count from one to ten?小学生爱炫耀,总是迫不及待想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学习的成果,争先恐后想与教师对话,在这样的热情开场白后,我们要趁热打铁,将这种热情上升到最高处,所以接下去和学生一起来唱首英语歌曲,采用比赛的形式,唱得好的小朋友总能得到我向他翘着大拇指的奖励,这样一来唱起来更带劲了;或者表演上节课学过的对话,通过演一演,练一练,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识。
  二、“玩”在其中
  一节课想要让学生学得尽兴,教师得像魔术师一样表演无痕,不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刺激神经,不然学生立刻会感到枯燥无趣,那么在新授内容过程中就要发挥“玩”的功力,将其发挥到极致。
  1.神秘小包——玩得刺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此在新授单词时总是变着花样,想吸引学生注意。为此我专门准备了一个神秘小包,在新授单词时,将本课要用到的实物或图片放在里面,上课时带进去。
  在教学1A unit4 My bag时,将涉及到的a pencil,a pencil box,a book,装在里面,教学时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而在摸一摸,猜一猜的过程中,新知识就这样呈现了,学生也总是学得特别起劲。不管在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神秘小包的功力总能发挥到最大,学生对小包的好奇总是只增不减。
  2.小小表演家——玩得过瘾。有人说过:“孩子是天生的演员。”英语课堂教学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在教完新句型后,我总是会将A部分的动画放他们看,然后问:“有小朋友觉得自己可以演得比电视里的还要好的吗?来试试看吧,让老师看看我们班优秀的小演员们。”每当这时,总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比如: 1B unit2 How are you?苏海和海伦上学路上相遇后互相打招呼How are you Helen?I’m fine,thank you.模仿这样的对话,我让学生起来表演下,为他们准备好了苏海、海伦的头饰带在头上,为了表演的真实性,我让他们背起书包在教室中走动,相遇后互致问候。背起书包后的学生显得格外兴奋,表演时也完全投入其中,俨然有小演员的风范。
  再如:1B unit3 Nice to meet you的D部分小儿歌,I love you,学着动画中的样子,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演Helen,grandpa,grangma,一位小朋友演Mike,我给演grandpa的学生嘴上贴上了胡子,更惹得所有小朋友都想尝试grandpa这个角色。而这些“小演员”不仅演得逼真到位,还自己加上了动作,比如Helen在给爷爷奶奶捶背,Mike走进去,开始念小儿歌,说完之后一起为爷爷奶奶捶背。不得不承认,这些孩子有自己的表演天赋,他们爱表现自己,都只想演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角色。
  3.一起动手——玩得尽兴。《英语课程标准》这样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唤醒开小差的学生,必须交给他一些任务,让他们的思维回到课堂中来。我就设想,如果我们一起来动动手,做些手工制作,学生肯定乐于接受。比如:在1A unit9 Happy New Year一课中,教授句型Happy New Year和Thank you,安排的内容很少,一节课不可能颠来倒去学这两句话,而且口头重复这两句话会让学生觉得空洞无趣。于是我就安排和学生动动手,一起来做做新年贺卡,并将自己做的贺卡送给好朋友,说上一句“Happy New Year!”将知识运用到现实中,营造一个过年的气氛。不知不觉中,学生对Happy New Year!有了更深的理解,活化了知识。
  再如:在1B unit4 My nice ruler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把小尺,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举着它来说说new ruler,然后把新尺放到投影上,指着说句型That’s my new ruler.那么,new这个新单词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在欣赏学生自制小尺的过程中,一起来评评谁的尺比较漂亮,在孩子们的一片赞叹声中,新句型It’s very nice.就这样呈现了。   在刚开始字母教学时,我会让学生动手做字母卡。通常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几个学生组成一组,大家分享资源(纸张、彩笔),在制作过程中,比比谁的卡片做得最漂亮。为了不输给别人,孩子们通常都是绞尽脑汁想把卡片做到最好,而这些字母卡片也成了我们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
  三、“玩”出花样
  1.玩在户外。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过:我们学校里非常注意,不要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当看到这一点时,心里顿时冒出一个想法:带孩子们去教室外上节英语课,效果会如何呢? 在讲母语的氛围中学习、生活,学生容易对学英语产生畏难情绪,如果给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活泼的氛围,是不是会学得更有兴致?于是我心中一直构思着想要和孩子上一节室外英语课。我翻阅教材,寻找适合课外教学的单元,1B unit 7 Open the door,please,其中的动作类词组stand up,sit down活动性较强,更容易在一个宽广的环境中施展,儿歌:Wait in a queue正好可以让学生演一演,排排队,户外操作起来也更具有真实性。于是一堂户外英语课就开始实施了。stand up 和sit down在每次英语课中已渗透,在这课中学生学起来会比较轻松。针对这两个动作性单词,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游戏一:六人一组,一个学生站中间,其他五个围成一圈。站中间的学生口里喊stand up,边做动作,其他五个就做相反动作,口里喊sit down边坐下去。游戏二:丢手绢。12人一组,围一圈坐地上,分3组。一位同学开始拿一块手绢绕着其他学生身后跑,选择一个目标丢在其身后,看到手绢丢下去,其他学生一同喊stand up,看被丢的学生是否能意识到,意识到后赶紧拿起手绢开始追丢他手绢的学生,而丢手绢的同学则在其他学生sit down的口号下,快速跑回到自己座位上坐好。游戏简单易行,在操场上举行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兴奋度达到了高潮,视觉、听觉、四肢全部调动,正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小学英语应提倡体验、参与,在活动中学习,也可以说在玩中学,玩出儿童天性。对儿歌Wait in a queue的教学,学生听到教师指令in a queue后马上站起来排队,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组反映最快,站得最整齐,马上一排排神气的队伍就在眼前呈现了。最后以新学儿歌结尾,男女各一排,边朗诵儿歌,边回教室,这是一堂给彼此都印象深刻的英语课,用玩引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掌握新知。
  2.玩在室内。户外教学虽然有吸引力,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教学还得在教室中完成,离开了那个宽广自由的环境,怎么也能让孩子们在教室中学习时也能兴致盎然?在一次翻阅书籍中,无意中撇到一个“U型座位”说,将学生座位排成U型,教师站在中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必要让学生看清教师的每一个发音,了解如何形成新的发音。在教室中每次上课都是中规中矩,一排一排坐好,如果偶尔换一种座位形式,以此来不断给学生注入新鲜激素,效果应该会不错,抱着这样的想法,在1Bunit1 what’s your name?中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将学生座位整理成U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站在中间进行My name is…自我介绍,或者让学生离开座位,去找一个他们想认识的“新朋友”,并向他们询问名字,使学生相互之间产生一种亲密感。U型座位安排是种比较新鲜的尝试,效果也不错,这也让我想到了,时不时地改变教室常规布置,让学生总有接受不完的新鲜,让他们对英语愈加热爱。
  3.玩在课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课间,经常看到一群孩子在那做各种游戏,我想,既然都是玩游戏,如果让他们把英语也融入他们的游戏中不是更好?于是,在一些单词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游戏:例如动物类单词,“你拍一,我拍一,duck duck 水中戏;你拍二,我拍二,cow cow 小小牛;你拍三,我拍三,cat cat 爱吃鱼;你拍四,我拍四,dog dog 汪汪汪”利用打拍子形式,一来学生于乐接受这样的形式,二来在无形中,这些动物类单词也就不知不觉掌握了。没有经过痛苦的记忆,以这种无意识记的方式,不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
  四、“玩”过之后
  一年级英语内容很少,大多数孩子回家后也想不到要把书再拿出来读一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让他们在课堂外也能用英语呢?
  很容易做到的一点就是,见到老师,可以用英语和老师打招呼,很多学生早上见到我都会和我说声:Good morning!而我也抓住机会,问道How are you?通常这些学生都会在回答完I’m fine,thank you后蹦蹦跳跳地离开,因为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为自己高兴。另外,在课间,孩子们比赛游戏,谁赢了其他孩子可以其他对他说一声No.one.这是我课堂中经常出现的语句,潜移默化中,学生也学会了,现在将它运用到课堂外,贴切合理,何乐而不为呢?
  德国教育家福禄尔说过:“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那么在我们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实施“玩中学”,让他们在活动中轻轻松松地学,在学中又高高兴兴地“玩”,在“玩”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玩出一堂堂精彩的英语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翻译美学是一种将翻译视为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自觉地的审美活动。翻译审美的客体即翻译原文。而翻译的审美主体即译者,一方面受制于审美客体的直观可译性,同时又要具备“情”、“知”、“才”、“志”等主观能动性,主客观的高度融合才能创作出与原文美学效果相近的译本。在众多翻译文本中,诗歌是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翻译美学 英文诗歌 版本比对 审美体验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与
【Abstract】Connie Chatterley,the heroine in D.H.Lawrence’s last master piece Lady Chatterley’s Lover,realizes her mental and physical rebirth through her choice between two men,who represent the indust
【摘要】本研究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中选取了40篇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内容,形成自建语料库,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方法,旨在揭示中国的政治外交语篇中态度意义的实现过程,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各种评价资源在中国政治外交语篇中的分布特点,研究各种资源的表现形式,探讨它们如何实现态度意义。  【关键词】评价理论 中国政治外交语篇 态度意义 中国特色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补
【摘要】身为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展现形式,字幕通常出现在屏幕底部。从本质上来看,字幕翻译就是将源语转化为目的语的一种形式。鉴于影视剧翻译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字幕翻译也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本文以美剧绝命毒师为例,分析了不同情境下字幕翻译所使用的不同对策。  【关键词】字幕 翻译 绝命毒师  一、导语  《绝命毒师》是一部美国剧情类悬疑惊悚剧,讲述高中化学教师Walt White成为制毒高手的故事。身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生科技英语能力低下的原因。同时提出科技英语教学以语法为纽带让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一个平缓过度阶段,使学生以大学英语为基础掌握学习专业英语的方法。以举例的方式说明语法在科技英语中的长难句中理解与翻译。  【关键词】语法 长难句 阅读理解 翻译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the low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of
【Abstract】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has aroused various disputes after its publication.Either standing on the best-seller list or got banned from reach of juveniles,the book could hardly defin
教育改革为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英语教学环节要逐步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水平。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高低体现出对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到英语学习的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广泛背诵,同时也要注重英语口语学习情境的优化设计,为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搭建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一、抓好英语发音,重视英语情境设计  
【摘要】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以年画民俗文化为例, 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突出阐明民俗的翻译要明辨文化身份, 保持年画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民族特性, 翻译中应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充分挖掘展现年画文化的内涵, 不仅应使英汉两种语言对接成功,更要使两种文化内涵对接成功。  【关键词】民俗文化 翻译策略 异化  一、引言  近年来,民俗文化研究以及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Abstract】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any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 of Northwest in China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ding in the classroom. D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以培养翻译力能力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方法能否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考试成绩,并较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是否起能提高学生的翻译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教学效果  一、前言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教学作了明确规定,即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