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时代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因应策略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挑战:职业变迁加快、无边界职业出现以及职业任务发生改变。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帮助个体更新信息适应职业变迁、挖掘潜能适应跨行业的工作转变、提升能力适应新的工作任务。培养过程的动态化、培养能力的综合化、培养计划的系统化是新技术时代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及方向,而建立衔接的生涯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指导信息平台、多方合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利用5G技术提高职业生涯教育实效是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技术时代;职业生涯教育;职业变迁;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社科横向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索研究”(项目编号:SKHX2020179)
  作者简介:张沂琳,女,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6-0032-05
  以互联网、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迅速融入人类生活,深刻影响着工作世界的变化[1],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要符合新技术时代的诉求。职业生涯教育是对学生的个体条件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统筹安排职业规划,最终成功步入职业的教育形式[2]。职业生涯教育目标决定了职业生涯教育必须尽早预见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从业人员。因此,厘清技术变革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分析新技术时代职业生涯教育的作用、特点以及实现路径,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新技术时代学生职业生涯面临的挑战
  技术进步深刻影响着工作世界的变革,给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厘清当前挑战,是学校开展与调整职业生涯教育的依据。
  (一)职业变迁加快,岗位变动频繁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Schwab K强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发展作为主要驱动力,深刻影响着工作岗位的变化。一方面,技术进步带动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部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岗位消失,相关从业人员面临着失业或转岗的生存危机。例如,很多银行的柜员和收银员都被机器取代,传统的服务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导致部分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也给市场带来了补偿效果,新产品、新服务的出现,加快了新岗位、新职业的兴起[3]。在2020年的《未来工作报告》中,相关组织对未来劳动力的分布进行了预测,认为到2025年将有8 500万个工作岗位因分工的变化而被取代,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与新兴技术相关的岗位出现,新兴产业的员工占比将从7.5%上升至13.5%[4]。总体来看,技术发展带来的新职业基本超过了被淘汰的旧职业。因此,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强化向学生传递新职业人才需求的功能。
  (二)职业边界模糊,无边界职业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工作组织的内外部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元化的小型组织崛起,各组织之间的协同机会增加,传统的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逐步瓦解,短期的雇佣逐渐流行起来[5]。在此背景下,Arthur于1994年提出了“无边界职业生涯”这一概念,其内涵是指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劳动者将不局限于单一雇佣关系的职业发展路径[6],即工作组织内部不再采用终身聘任制,员工也不再拥有“铁饭碗”,而是要随时面临工作岗位和角色的转换,跨界就业的情形将十分常见。无边界职业生涯对雇佣关系、就业技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强调知识技能的更新、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力的培养等。因此,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兴起预示着生涯发展新格局的出现,针对这一特定背景,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也应采取新的举措。
  (三)职业任务多样,信息化能力要求凸显
  技术作为影响劳动生产的直接因素,改变了很多职业的工作任务。虽然一些职业的名称没有改变,但其内在要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教师这一职业为例,传统的教师工作主要集中在线下教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实施“停课不停学”的措施下,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任务不再仅仅局限于线下课堂,线上教学能力也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未来工作报告》对15个经济体的10个工业部门的大型雇主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在新技术背景下,工作世界对从业者提出了最看重的十项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对从业者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某一行业必备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更多地看重综合能力[4]。因此,从业者要完成新的职业任务就要对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提升。
  二、新技术时代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作用
  新技術时代,学生的职业生涯面临着诸多挑战,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将更加凸显。
  (一)帮助学生更新信息,适应职业的快速变迁
  职业是个体谋生的手段,职业生涯是与人的一生相关联的行为、活动,它包含了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的转换,伴随个体绝大多数的时光。新技术时代,职业变迁加快,新兴职业不断涌现,职业任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给学生的职业认知带来了困难,因此,帮助学生了解新职业信息、明确职业的具体要求等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作为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获取相关职业信息的重要来源,合适的获取渠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选择职业的适切性。学校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应与外界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及时获取更多相关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新的任务要求,更好地适应职业的快速变迁。
  (二)帮助学生挖掘潜能,适应跨行业的工作转变
  首先,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有利于他们在繁杂的职业中进行合适的选择。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呈现出来的兴趣也更加多元,因此,更需要学校结合多种因素帮助他们合理判断最终能成为职业的兴趣点,不断挖掘其潜能,并为未来的工作作准备。其次,职业生涯教育并非单单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其中还包含了对学生自我认知、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这些能力都是帮助学生在新的行业成功立足的关键能力。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对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的确立、潜能的挖掘和跨行业工作的适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帮助学生提升能力,适应新的工作任务
  技术水平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职业的产生,个体要想胜任新职业必须掌握新的技能。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新职业的工作任务,提前做好规划培养技能,以满足新的工作任务要求。一是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新职业的工作规范与标准,结合最新的信息给学生以指导,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二是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做好规划、训练技能等,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三、新技术时代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
  新技术时代,随着职业变迁加快、工作任务更迭迅速,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培养过程的动态化、培养能力的综合化以及培养计划的系统化。
  (一)培养过程的动态化
  一是教育内容的动态化。新技术的发展导致劳动生产方式和分工都发生了改变,新职业不断出现,而一些传统职业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必须根据职业发展要求及时进行更新,让学生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职业知识与技能。二是教育实施的动态化。舒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4岁)、衰退期(65岁之后),在不同时期个体面临着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因此,在新技术时代,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发展阶段、环境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职业生涯教育的计划、进程和安排等。
  (二)培养能力的综合化
  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并非局限于帮助学生找到工作,而应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与素养。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对雇员所需技能进行的调查结论认为,雇员的自我管理、主动学习、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和灵活性等成为从业过程中更为重要的素质,而其他基本技能可以通过岗前、在职培训等来掌握[4],综合能力越发受到雇主的关注,这也为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在当前职业变迁迅速的大背景下,学生不仅要具有满足一种岗位需求的能力,更应具备适应多种环境、工作的综合能力,以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变化,为转岗、跨行就业等打好基础。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多变环境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培养计划的系统化
  一方面,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要充分考虑教师、学校组织和经费的限制[7],同时也要对外部的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信息内容、设施等。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对现有条件进行系统化分析,要根据学校现有资源以及外部信息的变化规划学生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培养计划的系统化还体现在职业生涯教育的终身性。职业生涯教育应贯穿个体的一生,因此,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要在学生毕业前实施,更要与就业前的职业启蒙教育、职业体验和就业后的生涯发展教育相衔接。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不同阶段信息资源的共通共享成为可能,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也应借助新技术对学生开展持续的职业指导。
  四、新技术时代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衔接的生涯教育体系
  职业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發展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不是某一阶段的特定事件,而是贯穿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的[8]。因此,学校应该建立长期的、前后相互衔接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新高考改革推动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前置,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其重要性,但高中阶段并非职业生涯教育的起点,职业生涯教育还需要尽可能前置,并且在不同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在小学、初中阶段,学校应主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体验活动等,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认知;在高中阶段,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解决学校选择等问题。为此,学校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建立学生的生涯指导档案等,实现不同阶段教育信息的互通,建立起衔接顺畅的生涯教育体系,更高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二)建立职业指导信息平台
  琼斯和迪菲利皮指出,职业生涯规划的三个核心要点是知道是什么、知道在何处、知道在何时[9]。因此,学校职业生涯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明确的职业信息,具体包括职业类别有哪些、各职业分支有什么、从事该职业的职业要求是什么,而即时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为职业生涯教育开展提供参考,有效应对职业信息变化。一方面,职业指导信息平台可以让教师、学生更加方便及时地获取职业信息,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这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外延,通过更加精准的职业与职业要求描述,让学校更加明晰企业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这对企业与学校来说是一种双赢。为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建立即时的职业信息系统,并进行及时更新,从职业信息获取端提高职业生涯教育质量。
  (三)多方合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和家庭的多方合作。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的合作,通过体验项目、实习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职业工作中去,在真实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保持学生校内外所受教育的一致性。对于学生来说,家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四)利用5G技术提高职业生涯教育实效
  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沟通教育与工作的重要教育形式,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相应信息和实践机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困难,学生到企业进行体验、实践的机会很少。而在5G技术时代,虚拟实验环境、虚拟教室等都变为现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和教师可以不受时空、地点、器材等的约束去开展教学活动[3]。因此,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充分利用5G技术,通过构建虚拟职业体验中心等,有效开展职业体验、职场参观、职业模拟等活动,让学生真实感受职业情境,帮助学生完善职业认知,了解自身的职业倾向,提高职业能力,从而有效改善职业生涯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林玥茹.新技术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21(1):34-40.
  [2]杨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原则和路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2):60-62.
  [3]刘晓,钱鉴楠.面向5G时代的职业教育:机遇、挑战与发展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2):41-46,52.
  [4]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Future of Job[EB/OL].(2020-10)[2021-03-11] .https://cn.weforum.org/reports/future-of-jobs.
  [5]杨进.工业4.0对工作世界的影响和教育变革的呼唤[J]. 教育研究,2020,41(2):124-132.
  [6]王丹,郑晓明.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生涯发展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20(12):276-280.
  [7]姚昊,蒋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1):99-106.
  [8]刘莎莎. 重庆初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2-3.
  [9] DEFILLIPPI R J, ARTHUR M B. The Boundaryless Career: A Competency-based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4(4): 307-324.
  [责任编辑   贺文瑾]
其他文献
通过对实例的统计分析发现,假设句分句中核心谓词具有非自主倾向,宾语具有弱受动性,实体义成分少且无指成分多,还常出现表非现实情态义的能愿动词和语气副词,而排斥现实情态义语气副词。这些句法特征充分证明假设句是一种非现实性认识情态句。假设句也是一种推断性因果关系句,其基本逻辑功能是表达假言命题或判断,具有类比关系和反事实意义的假设句,能够表达类比推理或假言推理。假设句具有表推知、应变、疑问和评议等语用功能,多在非叙事语篇中用于说理论证,有时具有篇章衔接功能。
投贷联动框架下风险投资的加入对科创型企业信用风险产生作用,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提供新方向。遵循“风险投资—技术创新—企业价值—信用风险”的作用路径理论分析风险投资对科创型企业信用风险的作用效应,基于KMV模型,利用安徽省样本上市企业2019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加入明显拉大了科创型企业的平均违约距离,无论是样本企业整体还是各细分行业,风险投资都能够明显地降低科创型企业的信用风险。投贷联动各参与主体需要多方采取措施加强对科创型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为投贷联动政策的有效实施、金融驱动创新有
煤矿作为一种能源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煤矿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采矿行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但是人们经常在新闻上看见煤矿出现安全事故,导致人员经济损失的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运算超出人类范围的运算,包括各种算法的逻辑运算,以及算法相互嵌套的运算.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间不仅包含了复杂的逻辑关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实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各类高校课程教育当中,其中之一就是当代大学英语课
作家彭闪闪在其长篇小说《转身》中,以一个新移居澳大利亚华人家庭的房产交易引发的官司为主线,描绘了一群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历程。小说中的人物,或由于对异国的生活和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或由于以物质和欲望为主导的人生观,导致他们人生的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失落。小说提醒人们在跨文化生活中,要努力了解和学习异国的日常经验和文化习俗;不仅要努力奋斗,还要注重生活中的情感和精神质量。
基于情景式教学理念的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设计,给幼儿游戏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有利于幼儿环境适应力、自主学习力、自我保护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推动情景教学与户外体
“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方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推广和守正出新,至今仍迸发出穿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价值追求、方式方法、同频共振上高度契合,通过强化源头治理、突出强基固本、推进“五治融合”等路径,坚持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大力的推进城镇化的建设的同时,开展风景园林工程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也应得到改善.在目前的环境中,我国的生态环境体系构成较为完善,人们也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游戏作为幼儿最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通过角色游戏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