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西施舌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隐种鉴定

来源 :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的遗传研究表明,我国沿海西施舌可分为2个隐种,即北方西施舌和南方西施舌.为辅助鉴别这2种西施舌以及准确评估其种质资源,以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分别挖掘并分析这2种西施舌转录组上的微卫星序列以及直系同源基因上的微卫星序列,并随机选取4组直系同源基因上的微卫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北方西施舌每16.6个unigene含有1个微卫星,出现频率为6.0%,含63种重复基元.南方西施舌每10.5个unigene含有1个微卫星,出现频率为8.2%,含89种重复基元.在2个隐种的转录组中,除单碱基重复外,优势重复类型均为三碱基重复.在北方西施舌和南方西施舌的转录组中,三碱基重复的优势基元分别为AAC/GTT和ATC/ATG,最常见的微卫星长度均为15 bp.在2个隐种的转录组中,微卫星的重复次数主要为5~10次.有409组直系同源基因在2个隐种中所含微卫星序列长度不同,可以作为潜在的物种特异性分子标记.验证结果表明,4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产物清晰、明确,无杂峰,组合使用2对引物可以初步区分北方西施舌和南方西施舌.
其他文献
为深入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规律以及碳循环的机理和过程,本研究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湘中地区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全年的通量观测,分析了碳通量及其各组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水稻、油菜生长季内碳通量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日尺度变化特征总体呈“U”型单峰曲线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单峰双谷“W”曲线变化,存在两个明显的碳吸收期;净碳交换吸收峰值水稻普遍高于油菜,总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呼吸的累积速率水稻高于油菜;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全年的净碳交换累积总量为-2
概述了成都市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都区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探讨高温胁迫下维生素E对红耳龟幼龟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选取体质量(108.42±19.56)g健康红耳龟幼龟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平行,每个平行5只龟,每组饲料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150、250、350 mg/kg,置于(34±0.5)℃高温环境中,饲养30 d,取幼龟血清和肠道组织,检测血清抗氧化酶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E 250 mg/kg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3个试验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250 mg
目前研究基因定量表达的方法主要为实时荧光定量PCR,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可以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的准确性.选取方格星虫的体壁肌肉、吻、肾管、脑、肠道、收吻肌、食道、血淋巴细胞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EF1-α2、α-Tub1、RPL13-b、Actin1、H3-b、GAPDH1共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情况,并以方格星虫的免疫球蛋白组织分布情况对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通过BestKeeper软件计算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顺序为:RPL13-b>H3-b>EF
本试验运行真核生物分泌蛋白预测流程EuSecPred 2.0在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全基因组范围内预测分泌蛋白,同时分析分泌蛋白的序列特征,注释功能.结果表明,分泌蛋白序列长度大多为30~300 aa;信号肽长度为11~23 aa;信号肽切割位点处主要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对预测所得蛋白质功能的注释,发现了多种关键蛋白,如血凝素酯酶、甲基转移酶EZH1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等.基序分析发现,信号肽中存在基序S[NS]N[TI][FI]VI[IGD][RG]VRC.预测获得的这些重要分泌蛋白与中华绒螯蟹微孢子虫
分别在15℃和26℃下将恩诺沙星以10 mg/kg质量浓度对西伯利亚鲟口灌给药,测定给药后0.125、0.25、0.5、1.0、1.5、2、4、6、8、12、18、24、36、48、60、72、96 h和120 h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显示,两个温度下给药后,各时间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有所升高.15℃下,在6~24 h,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脏中谷草转氨酶;36~120 h(除72 h外)肝脏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又显著高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0.2
文章基于已发布的规范文件和现有文献研究,从不同入药部位分类剖析了86种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为筛选适宜南充市种植的新杂交玉米组合,促进本市优质农作物品种的更新与发展,南充市种子管理站以玉米“成单30”为对照,对8个区试参试品种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区域试验中5个参试品种产量高于对照,“生科玉8008”较对照增产极显著,其余品种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生科玉8008”“成单737”可作为南充市理想的优质玉米推广品种,“渝单998”“成单625”虽产量排名位次靠前,但出现倒伏现象,需来年继续试种.
[目的]根据2020年四川科企联合体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丘组)在宣汉县南坝镇龙文村的试验结果,对参试的9个玉米品种(含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雅玉3482”“内玉5514”“广玉1702”和“达902”抗性强,产量高,适宜在宣汉地区扩大示范,“雅玉6488”“雅玉158”“广玉1807”抗性强,产量较高,适宜在宣汉地区因制地宜加以利用,“内玉8652”丰产性较差,不宜推广.
[目的]筛选出适合布隆迪平原区产业化开发的高产、抗性强杂交水稻新品种,[方法]本地主栽常规水稻品种V3为对照材料,对四川省种子协会会员单位38份杂交水稻材料的抗性和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协会提供的多数品种对本地稻瘟病有抗性,除台两优粤禾丝苗和天丰137品种外,产量比对照组V3均增产,但参试半数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差,试验也为后续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商业推广、种子生产、本地育种等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