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林区集材车辆通过林地次数对林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antoni198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兴安岭林区的带岭林业局对轮式集材拖拉机和履带式集材拖拉机通过林地次数进行了实验.以研究其对林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次数在1~7次时,土壤下陷量、土壤容重、土壤饱和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等各项物理特性指标变化较快;在8~15次时变化较平缓;在16次后,变化不显著.从集材车辆对林地作用程度看,履带式车辆对林地作用程度比轮式车辆作用程度小.建议在相同作业条件下,优先选择履带式作业设备.
其他文献
记述了贵州省危害竹子的叶蝉9属13种,分属于横脊叶蝉、大叶蝉、隐脉叶蝉3亚科,描述了每种叶蝉的鉴别形态特征、寄主及分布.并对这些害虫的危害性作了简评,其中隐脉叶蝉亚科种
对来自福建光泽、宁德和福州的表现不同症状的病鳖进行细菌分离,所得菌株经形态观察及生化反应鉴定均为有运动力的气单胞菌,其中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选用30头经直肠检查确认均已妊娠的健康黑白花母牛,分为5组,4组为处理组,1组为对照组.处理组分别添加4种Se添加剂为奥特奇公司的高Se酵母(Sel-Plex50)、有机Se无机Se混合物(7
采用基于Lightning的虚拟现实技术对生产线进行了模拟仿真。在仿真过程中采用多层模拟方法,根据在线设备的实时信号快速诊断在线设备的行为和工作状态,有效地加快了虚拟设备
神经科学是现代科学中进展最为迅猛的研究领域之一,神经科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细胞之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综合
过去对北非和中国干旱区140 ka BP来环境演化的初步对比表明,两地的干旱度在万年时间尺度上基本同步。这种关系是否也适用于全新世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仍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毒素拮抗剂--多粘菌素B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
在水温14~16℃的条件下,分别用铅、汞、镉溶液对皱纹盘鲍幼鲍(6月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依次为汞>镉>铅.汞对幼鲍24,48,96h的LC50(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82,0.
用4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山羊,采用4×4完全拉丁方设计研究化学处理对平茹菌糠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及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不同组菌糠的DM、CP及ND
借鉴真菌激发子诱导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富积的理论、方法,筛选出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有拮抗或互生关系的真菌菌株并制备激发子粗提物.经平板纸片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