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WAXS)、红外光谱(FI-IR)和热重分析(TG-DTG)法,探讨了在超临界CO2流体介质中处理温度对羊毛纤维的表面形态、聚集态结构和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机 构】
: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吴江飞翔印染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NSFC2107613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K2008163), 江苏省第十一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专项引导资金项目(项目编号:BE2008066), 苏州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一期建设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WAXS)、红外光谱(FI-IR)和热重分析(TG-DTG)法,探讨了在超临界CO2流体介质中处理温度对羊毛纤维的表面形态、聚集态结构和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的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后,羊毛纤维外覆鳞片梢部出现明显破损,其可见高度、厚度和覆盖密度降低;纤维中α-螺旋、β-折叠结晶和纤维结晶度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同时超临界CO2流体对纤维晶体有膨化迹象;纤维大分子链段中间的氢键缔合作用得到增强,且随处理温度提高,纤维大分子链段构象由α-螺旋向β-折叠转变明
其他文献
针对阶梯厚度圆柱壳自由振动特性分析的需求,基于Flügge薄壳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半解析法分析复杂边界条件下阶梯厚度圆柱壳自由振动。首先,将阶梯圆柱壳沿周向分解为若干
应用一种等离子体喷枪对羊毛织物进行等离子体辐照处理,测试了经改性处理后织物的部分性能。测试了织物经改性前后的亲水性,在附着Tio_2、Cu SO_4等试剂后,测试了药品的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