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取决于心态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李娜老师这篇《初当班主任》,我脑中一下浮现出那年她来我校参加公招时的情景。
  过关斩将之后,最后一个环节是我这个校长亲自面试。所谓“面试”其实不过就是与她聊天,她的热情和纯真,还有可爱的稚气,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那年八月底,也就是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天晚上,李娜在QQ上急切地呼我:“李老师,在吗?”刚好我当时在线。她说写了一封给明天第一次见面的新生的信,想请我帮着改改。我说那没问题,你发过来吧。
  这是初为人师的李娜给她的第一批学生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想到今天就要跟你们见面,我有些激动和兴奋,但是当中却掺杂着那么一点点紧张。我的激动和兴奋源于期盼看到朝气蓬勃的你们,期盼看到你们一张张纯洁天真的笑脸,但我还对你们每个人都那么陌生,连名字都还叫不出来,所以我难免有一些紧张。缘分把我们聚在了一块儿,你们眼前的我是将会和你们携手三年的班主任,一位比你们大十一二岁的朋友。你们不必担心现在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彼此之间都是一张白纸,以后会慢慢认识。不管你们以前是多么优秀,或许你是那般调皮捣蛋,又或是那样的默默无闻,我们此刻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我们正站在人生的另一起跑线上……
  读了李娜给孩子们写的信,我很感动,不是感动于李娜老师的文字,而是感动李娜的那份真诚。
  可以想象,李娜写这封信的时候,对第二天正式开始的教育生涯,是一种怎样纯真而浪漫的憧憬?
  但是这篇《初当班主任》告诉我们,李娜的教育初征并不顺利,“开学第一天的见面对我来说就是个打击。”你看,她的“第一步”显然不能用“顺利”来描述。和几乎所有年轻的老师一样,她也曾“河东狮吼”——我无法想象平时温柔的李娜发怒的样子;她也曾“筋疲力尽”——我同样无法想象一向朝气蓬勃的李娜丧气的样子;她也曾“面对很多困难束手无策甚至很多次都想辞职不干”——我依然无法想象几年来从未在我面前叫过苦的李娜居然也有过想辞职的念头……但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这就是真实的成长。
  如果换了一个人,也许就真的“不干”了,但李娜没有,她不但没有辞职,而且越干越有劲,几年下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爱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带给我的是充实、阳光和快乐。”的确如此。作为校长,我这里愿意为她这句话提供两个佐证——
  休完产假的李娜回到学校,首先就向学校提出要继续当班主任。我校年轻老师比较多,每年都有几位老师生小孩休产假,并不是每一位休完产假回到学校的老师都乐意当班主任的,因为“孩子小”呀,“需要照顾”呀,但李娜却主动要求当班主任,让我感动。
  李娜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英语教学工作,都很优秀,学校曾向区上推荐她为“教坛新秀”,但因为要“平衡”,所以她最终没有获得“教坛新秀”的荣誉称号。我很是为她惋惜,甚至鸣不平。但李娜却很淡然,照样乐呵呵地工作,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原因很简单,她当班主任是因为内心的快乐。
  从当初的“多次都想辞职不干”,到后来“我爱当班主任”,原因很多,比如勤于学习呀,勇于反思呀,积累智慧呀,等等,而我认为,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
  我曾经问过她:“你难道就没有郁闷和不爽的时候吗?你是如何保持自己良好心态的呢?”
  她说:“当然有啦,我的家庭是我强有力的后盾,我的家人会给我安慰和力量,更重要的是,我从学生那里获得了快乐。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这几年当班主任的确比以前愉快多了,我想关键可能在于我真的学会了跟学生做朋友,这是我快乐的原因。有些快乐可能真的只有班主任才会拥有。”
  我经常对老师们说:“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幸福,其实源于心态。没有良好的心态就没有职业的幸福。这良好的心态源于对一个朴素问题的回答:“我为谁工作?”如果是为校长工作,那随时都可以愤愤不平:“我何苦呀!”如果是为自己的快乐而工作,就会随时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包括所有困难。”这样心态会平和许多,快乐自会源源不断。
其他文献
活动地点:五(1)班教室括动目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参与活动及讨论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中来。活
小学是人生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其对人的日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小学学习中,一些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存在较多的困难,学习成绩止步不前,这直接导致其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这类学生通常被称为“后进生”。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是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农村小学激发后进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