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256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就业状况的比较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总体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先对两国社会总体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是比较中美两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前提。
  1.就业市场的总体状况
  美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需求空间,同时,美国又存在着高素质劳动年龄人口不足的问题,这就使美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截至2006年10月,美国人口数量为3亿人,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美国人口到2043年将达到4亿。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基础最为雄厚,而其3亿人口仅是中国人口数量的零头。
  2.大学生就业状况
  通过比较劳动力市场,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就业方面差异较大。劳动力素质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因为高学历人力资源的丰富会刺激或促进高人力资本市场的成熟,同时,就业结构的差异也增大了中美两国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但从一些基本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异同。
  从近几年毕业生总量看,我国在2001年以前远远低于美国,但经过短短7年时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变成了美国的近两倍。最近10年,美国每年大学毕业生总量比较平稳,平均增速在2%以下,而我国则呈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每年净增20%以上,特别是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40%。
  二、就业中存在问题的比较
  1.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短期内大学生总量猛增,但就业工作进展平稳顺利。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较为复杂。
  (1)需求方面。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生就业总量大、增速快、增幅高和有效需求增长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二是需求不平衡。产业发展过快和产业减员过快的矛盾同时存在,从1990年至2003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劳动力的比例由60.1%下降到49.1%,第三产业由18.5%上升到29.3%,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使得应用性强的工学类专业、技术类专业短缺,而一些夕阳产业的相关专业出现过剩。三是“晴雨表”效应增强。大学生就业情况与经济发展呈现出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出现了经济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而高校人才培养的天然滞后性又加剧了社会需求不平衡的状态。四是信息不对称。
  (2)供给方面。一是毕业生增长过快,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每年增速都在20%以上,2003年曾达到46%,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二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产业、新岗位层出不穷,但由于各种内外部条件制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就业能力欠缺,许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有些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尽管他们具有年龄、学历、信息等方面优势,但不具备能力优势,就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反馈渠道不畅,高校教学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间缺乏便捷高效的反馈和沟通,同时,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学校的固守传统,也加剧了二者矛盾。五是就业观念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许多毕业生追求大机关、大城市、大单位、大科研院所,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和就业岗位稀缺的矛盾,使得“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存在。
  (3)社会和文化影响方面。一是受“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择业也产生了影响。二是公众舆论的影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仅停留在一些人的口头上,很多社会舆论仍在鼓吹“学而优则仕”,大学生到基层去的社会氛围还不强烈,政策激励措施力度不够,大学生到基层去的空间尚未完全打开,渠道尚不完全畅通。三是体制障碍作祟,由于社会保障等不健全、不完善,一些普惠性政策还没有惠及到大学毕业生,一些地方政府依然限制外地生源落户,就业壁垒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四是未就业群体增大,这部分大学生离校后长期游离于高校和有关行政部门管理之外,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五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渠道单一。很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仍在沿用传统模式,靠粗放的招聘会和单调的政策指导课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
  2.美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学非所用。美国大学本科一般是兴趣爱好和通识教育,重在塑造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和写作能力,强调的是思考方式和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是美国大学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因这种传统导致了学非所用。
  (2)期望值高。美国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追求职业的稳定性,很多毕业生往往是先求稳定再问收入,先求体面再问发展、先求地点再问待遇。
  (3)负担沉重。目前,美国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年收入约2.9万美元,大学毕业生的年收入约为4万多美元,这体现了技术要求甚高的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美国大学生毕业时所背负的债务总额多在1.7万美元至2万美元之间,65%的4年制公立大学毕业生背负着教育和消费这两种债务进入他们的职业生涯。
  (3)竞争激烈。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经历了10多年快速持续的增长,那时大学生找工作非常容易,企业也相当慷慨,既许诺长期工作合同,还答应优厚的退休福利。但近几年来,美国经济进入了波动和摇摆期,失业率持续攀升,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就业制度的比较
  1.制度设计不同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大学生就业已经完成了从“两包”(包当干部、包分配)到“两自”(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根本性转变。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可以概括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这个基本制度支撑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和市场监管促进就业。当然,在这个制度当中,政府责任被强化或强调。   美国在大学生就业制度设计方面与我们截然不同。美国首先强调的是个性和自主,其次是公平和效率,其在大学生就业制度设计当中基本规避了政府的责任。因此,政府没有特定的部门负责大学生就业,也没有大学生或高校因无法就业而怪罪政府。
  2.政策法规不同
  中国当前虽然没有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专门法律,但不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政策规定,这些政策规定涉及毕业生的权利义务、双向选择、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创业扶持、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其中,2003年后中央层面出台的文件就多达20个、200多项。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多部法律也对大学生就业作了阐述。因此,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中国政府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努力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美国对就业和人才吸纳能力很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迅速、经济基础强劲有力,美国不仅消化了其所有的大学生就业,而且还通过各种渠道从世界各地吸收最优秀的人才,人才对美国而言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管理体制不同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我国各级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政策推动、项目带动、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2003年我国正式确立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体制。
  4.就业指导和服务相似
  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最早起源于美国。就业指导的创始人帕金斯在1909年出版的《选择职业》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就业指导的概念,1911年,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在大学生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在我国,清华大学1916年就开始着手和筹备这项工作,之后,国内许多学校都陆续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近年来,中国政府和高校普遍加大了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力度,并学习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在硬件方面,很多国内大学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从功能来看,中美两国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都致力于帮助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在就业指导方面,主要是开展职业规划、职业测评、能力训练、方法建议、答疑解惑等;在服务方面,主要是开拓市场、收集信息,发布需求、进行个别咨询和辅导、举办招聘会、提供实习见习机会等。差距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的个性化和就业服务的专业化方面,美国高校更重视个体服务,主要针对前来咨询和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而我国高校擅长群体服务,工作特点是先面后点,主要精力侧重于指导课和招聘会。
  四、借鉴价值
  我们应该学习美国在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学习美国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而我们在政府的关注程度、高校的组织动员能力、教师水平的提高速度等方面也有自身优势。总体上,美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经验及对我们的借鉴价值主要包括:
  1.市场导向
  美国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成熟而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机制,虽然没有特殊的政策和措施用于大学生就业,但其完善的市场、充足的信息、先进的手段、自由的空间,无不体现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市场在调节和配置毕业生资源方面功不可没。
  2.自主择业
  美国人长期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成功主义,而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这种价值观仍然是市场的主流,几乎没有人埋怨政府,或者简单认为大学生就业是政府的责任。它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即使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也没有人找政府。客观地说,美国大学生多数依靠自己找工作,依靠自己实现职业理想。因此,完全的自主择业是美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经验。
  3.学校辅助
  美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只要学生需要,学校都能够给予热情和免费的服务,即使学生毕业了若干年。但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只是大学生自主择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补充,它仅仅提供建议和信息,而不是大包大揽或越俎代庖。
  4.用人单位参与
  在美国,几乎每个用人单位都有其钟爱的学校,几乎每所高校都有相对稳定的用人单位网络。同时,美国还有一个好的传统,即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大学生就业招聘或提供实习见习岗位。美国企业界对高等教育的捐助和支持在全世界首屈一指,这既是美国的传统,也是美国精神和美国经验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许小石,中外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比较分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3)
  [2]何光海,信息引导美国大学生就业[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03-07-31
  [3]U.S.New&World Report.America’s Best Colleges[Z].2006Edition.111.
  [4]夏科家,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2001(5)
  [5]王金彪,美中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比较分析及启示。机械工程研究,2002(4)
  [6]美国失业率已降到2001年来最低[EB/OL],http://www.Turkishpress.com,20006-02-16.
  [7]杨涛.各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J].就业与保障,2008
  [8]于光平、赵永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面面观[J].山东劳动保障,2001
  [9]何露.国外大学生就业面面观[J].江淮,2006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河南旅游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JYB201430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体系在逐渐步入正轨,但其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也在不断的积累。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今年随着金融潜在危机的发生,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对金融体系稳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
摘要:在高校的素描教学中,更加强调素描为专业服务,为专业夯实基础。素描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也是最为本真的一种言说方式,也是绘画、设计及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本文阐释了线性素描的概念及意义。线性素描即用线的审美形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坚实严格、灵动准确的造型能力,以更好地完成素描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线性素描 素描教学 白描  一、素描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认为,素描“是所有院校赖
高一立体几何第一章直线和平面主要研究的是空间两条直线、空间直线和平面、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两个重要的关系—垂直、平行.其中垂直有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直线与平面
讨论了在钛铁试剂活化下钒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橙的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钒的新方法.在0.1mol·L-1H2SO4溶液中,506nm处监测反应,可测定0.1~100.0ng·mL-1范围的钒.方法检测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the dynamic of root dry weight and its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 with the method of root cutting collection in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缺电现象日益严峻,为保障正常有序的供电,供电企业利用信息采集技术进行用电管理,合理的分配电力资源,维护供电的正常次序.
期刊
摘 要: 白板使丰富的主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效能,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同时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它让化学课堂变得更精彩。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 化学教学 促进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已经被众多教师掌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探索与尝试,使课堂教学进入新篇章。尤其是在化学教学课堂中,电子白板以其清晰、精彩的画面,灵活多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不仅可以提升美化效果,而且能够有效传承中华文化。本文将举例浅谈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现代室内设计运用方案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是中华灿烂文明的积淀,纹样图案精美,寓意真挚而丰富,集中体现了民族艺术精华。在现代室内设计中
在4种不同组成的溶剂中,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涂敷到氨基丙烷化多孔硅胶(APS)表面.对所得到的4种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