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亚洲北部阻塞高压的形成特征

来源 :大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亚洲北部阻塞高压的形成维持机制,结果表明,2003年淮河梅汛期亚洲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的异常活动中,波流作用十分显著。6月上旬,阻高建立前期和维持过程中,上游地区天气尺度波动活跃,欧洲斜压区不断有瞬变动能生成,并在阻塞区向阻高平均流转化。从瞬变涡动的作用来看,上游传播而来的瞬变波不断将较低纬度的低位涡空气向阻塞区输送,有利于阻塞高压的建立维持;平均流则使位涡呈相反形势发展,引导阻塞高压向东频散,削弱了扰动位涡输送的作用,对阻高的维持起到耗散作用。阻高
其他文献
利用一种具有任意阶精度的一般显式有限差分公式构造出高精度迎风偏斜格式,并利用Fourier分析法评估了这些迎风偏斜格式的耗散误差与频散误差。结果表明,偶阶精度格式的数值相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强,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重视词汇、语法、语篇教学,忽略了英语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文化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有着显著的南、北空间差异,本文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设计了增加高原南、北冬、春积雪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高原南部冬、春积雪异常偏多,长江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