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好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6672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升入初中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中学英语教师不了解小学英语的教材及教学情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考虑学生的已有水平,势必会极大的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学中时常出现这种情况:中学英语教师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开展。对于如何处理好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本文通过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案例:让学生学会介绍个人情况
  核心环节1:导入,用一首英文歌曲“What’s your name?”导入新课
  T:Before our class,let’s sing a song.(Show the Ss a song,and let Ss follow)Can you tell me the name of this song,please?
  核心环节2:chain drill
  用chain drill的形式,由浅入深地提问,给学生提供机会重复使用句型,使学生能流利地回答: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Who is your friend?
  T:So what’s your name?
  S:My name is...
  (chain drill)
  T: What’s your name?And how old are you?
  S: My name is...I am ... years old.I am from ...
  (chain drill)
  T: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And who is your friend?
  S: My name is...I am ... years old.I am from ...My friend is ...
  (chain drill)
  核心环节3:chant
  上个环节中学生学会了句型,但语音语调并不是很好,所以用chant的形式可以让新学的句型朗朗上口,并且chant里面应包含两种回答方式:简略答法和完整答法。这样可以再次加深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印象。
  T:So now you know a lot of things about introduction,but is this way interesting?
  S:No.
  T:Now I want to show you an interesting way.(Show the chant to the Ss)
  T:Can you read the chant with your hands clapping?
  (Read the chant while other Ss clap for him)
  这段教学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学完之后会用简单的英语介绍自己,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并注重了初中与小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衔接,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本案例有如下值得学习的地方。
  1.设计了儿歌的导入形式,简单易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消除了一定的紧张情绪。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小学英语课堂是以活动为主的,所以他们习惯于活跃的课堂气氛,这首儿歌歌词内容恰好为本课所学的内容,事实上本课也正是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的语言训练。
  2.在核心环节2中,教师设计了chain drill的句型练习活动,学生通过反复重复前面同学的话,加深了对句型和词汇的印象,这种富于变化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又很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将chant引入教学,作为语言学习有效教学手段之一,chant具有韵律优美、连贯流畅的特点,通过有效利用chant,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以此帮助学生强化巩固记忆。在句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chant式情景回答来帮助学生掌握句型。而在chant中多次出现重复的词汇和句式可以使学生的瞬间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chant的使用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的学习更具有活泼性和主动性。
  这则案例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启发,在初中起始阶段应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尽量采用游戏、竞赛、兴趣小组、小作文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使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一些图画、声音、游戏、表演;多一些关爱、鼓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自由发挥,少一些规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打好基础,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连接词是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引导从句的桥梁,是衡量语篇内各单位之间逻辑或语义关系的主要手段。从语篇的角度来看,英语连接词具有重要的语篇建构功能,它是把语言中的较小单位变成较大单位的建构手段。因此,建构功能是连接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通过连接词的正确运用,能将句子和句子、语段和语段,有时甚至是段落与段落合理地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起各种语义关系,从而使整个语篇在意义上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衔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涉及的内容廣泛,解题的结构也相对复杂,往往成为学生的难点,也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了解应用题解题的方法对新时期的小学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应用题解题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有了这样的描述:“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让学生学习数学,并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的培养目标细
江西省新余市从2004年秋季开始在初中进行教材改革,使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Go For It)。采用这套教材的目的是从我市教学实际出发,使初中教学内容与小学全面接轨。新余市是全省最早在小学推行英语教学的区市之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近两年全市所有的农村小学也在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虽然时间开始早,但教学成果却并不太令人满意。从一组数据就可以得知:在某市重点中学初中部对七年级新生进行的摸底考试中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初学英语者,对英语教材中一幅幅鲜活的卡通动漫画面备感兴趣,对刚学到的日常交际用语“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Thank you.”“ Sorry”等“曲不离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单词量的增加、知识难度的加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日益倦怠,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甚至个别同学见到英语就头疼的现象。究其原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提倡实施多样化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健全发展,同时也能够得到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我们英语教师应当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笔者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上做了大量的尝试,注重英语作业的“质”与“量”,把更多的空间与时间留给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目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中存在的主要问
期刊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误区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老师对其认识还比较片面,认为多媒体课件就是图片越多越好、课件越花哨越好。这些认识误区会对多媒体的有效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具体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误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摒弃黑板直接采用多媒体。传统的黑板粉笔是展现课堂重点、难点、体现教师个性的重要载体,由于现在出现了多媒体技术,很多老师就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