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全面转型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走重视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要以人为核心,
  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城镇化不仅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更被看成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如何推动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决策者认为,要走重视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要以人为核心,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被误读的城市化
  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一直致力于城镇化事业,并取得实效。权威统计数据显示,1981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20%,2000年达到了36%,到2011年时城市人口历史性超过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3%。
  这样的速度实在令人惊讶,即便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其城镇化水平从20%左右增长至50%,也花费了60年的时间。
  不过,极速发展也给中国城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大城市病,这是当前被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具体表现为:城市布局混乱,环状建设、“摊大饼”的布局,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交通拥挤、房价过高、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常住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日益下降,密集恐惧症等心理障碍患病率大大提高。
  而且,大城市病还呈现出横向辐射的趋势。权威媒体报道称,随着城镇化率的大幅提高,大城市病自2011年开始在我国迅速蔓延,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深圳、郑州等城市相继“被传染”,堵车、污染、内涝、房价节节攀高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
  中医治病一向遵循标本兼治的原理,对大城市病亦不例外。专家指出,在堵车、污染、内涝、房价上涨等表征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城市建设、管理上的错位和不科学等深层次原因。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土地城市化先于人的城市化。纵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路线图,往往是先有了人的聚集,而后才会有大片原本属于农村的土地变成城市土地。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首先是大片的农业地被改为建设用地,然后才有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在此工作、定居和生活。
  尽管城市化路径要考虑各国国情,但我国城市化形成模式带来的影响却逐渐显现,且日益加剧。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鬼城、空城”等媒体报道不绝于耳。据悉,鄂尔多斯之后,空城计已在全国各地蔓延,贵阳、营口、常州、鹤壁和十堰等城市都开始出现了鬼城的魅影。
  此外,在过去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土地纠纷一直如影随形,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顽疾”。究其根源,主要是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过小。相关调查显示,耕地征用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投资者和当地政府拿大头,村级组织留下两三成,农民拿到的往往不到10%。
  针对此,经济学家吴敬琏直言,以赚取土地差价推动的旧型城镇化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保守估计一些部门在造城运动中获取的土地差价在30万亿元左右,旧型城镇化难以为继。
  走重视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但它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地代表热议“新型城镇化”,并形成一定共识,健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全域规划的要求,推进市域城乡规划全覆盖;同时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保障均衡。
  根据新一届政府对“新型城镇化”的明确定位,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围绕这一全新的战略要求,国家正在对新型城镇化进行顶层全面规划。据权威人士透露,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正在积极编制中,其核心是通过中心城市发展带动所在区域发展,同时注意区域间协调发展。
  可以看到,一场关于城镇化的变革已悄然启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由数量扩张开始向质量提升转型。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在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表示,在城镇化布局上,要按照小区域集中,大区域均衡的方向,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用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化网络连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优化提升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方培育壮大新的城市群。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的中心镇、中西部的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徐宪平说:“要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
  据介绍,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的问题。通过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居民。全民放开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限制。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其他文献
共享经济本身就是一个诚信经济,如果离开了诚信,共享就不再存在。  魅力初现的共享经济正受到双重评判。一方面是市场的“热捧”,受到各色共享单车如火如荼般发展的影响,汽车、雨伞、充电宝、图书馆、睡眠舱,甚至儿童小推车都迅速进入共享之列。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去年,国内共享经济领域交易量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大约6亿中国人已经参与到了与共享经济相关的各种经济活动中。  但另一方面,
“土地财政”改革是中国诸多领域改革的关键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来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预算内财政收入、  预算外财政收入和  政府性基金收入  当前,中国有诸多领域改革亟待启动,在这些领域中,有一大难题决定关键成败且“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就是与“土地财政”相关的一系列改革问题的破题。  “土地财政”绕不开的中国体制成因  一般而言,人们所说的“土地财政”不仅包含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
“金融稳定图”共有六个维度,我沿着四类风险和两类条件做一些评论。  第一个风险是外部传染风险。我认为在全世界,不管是金砖五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经济抵制外部传染的能力是比较大的,原因可以说是经济体制或特殊的国情。亚洲金融危机、雷曼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包括最近的乌克兰局势、中东局势中,中国经济显示出了很强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另外,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较深、流
中美关系发展到现在一个历史性的变化时期,变化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两国关系转向何处,如何转变,成为人们不能不关心的重要问题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中美关系发展要有长远眼光,这是中国领导人经常强调的问题,现在美国领导人也这样讲,并且前瞻50年,这表明双方之间达成的共识。拷问中美未来50年的关系,其现实意义是因为中美关系发展到现在一个历史性的变化时期,变化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两国关系转向
人工智能几乎已经深入到了百度产品的各个领域之中  如果两个月前在百度上以“百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如果没有经过后台的技术处理的话,相信出现的最相关的几个词将会是“魏则西”、“莆田系”和“竞价排名”。确实,从今年年初的“贴吧事件”到“魏则西事件”到刚刚发生的“赌博网站广告事件”,百度似乎走入了自己的冬天。但这毕竟是BAT三巨头之一,毕竟是创造了十年间营收剧增200倍的一家公司,毕竟是被IBM列入竞争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12月16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扎实做好2012年发展改革工作”的报告。  会议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主题主线的要求,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
2015年1月20日上午10时,国家信息中心《财经界》杂志社联合中国网中国风尚共同主办的 “美麗中国梦 生态中国行”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第一站在西安隆重举行。   中共陕西省委原副书记牟林生、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凡、陕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理、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稽察办前主任、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主任 孙秀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理事长晓萌、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会长李宪梅、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近日发布。按照方案,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成为改革试验区域,担负起先行先试的重任。  《总体方案》的出台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何要分区域同步推出试验区试点?试点的选择具有什么样的考量?方案的重点内容又有哪些?这些热点更是成为重中之重。  国家发改委日前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总体方案
财富档案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是一个传奇性的名字。从1955年开始,CBS夺得全国电视收视率第一的位置,然后把这个荣誉毫无争议地保持了长达21年之久。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CBS的电视新闻节目压倒了NBC而居首位。此时,CBS已经拥有5家自营电视台、7家调幅广播电台、7家超短波电台,分布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费城等地。它还为200多家电视台和200多家电台提供电视片和新闻。在美国、
对于近现代中国画家来讲,无论持何种艺术观,进行什么样的艺术实践,都要面对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画的现代形态。这已成为衡量近现代画家质量的基本标准。著名画家刘墨禅就是当今中国花鸟画画坛上少有的极具开拓性的实力派大写意画家之一,其作品“笔墨如风,气势如虹”,画风潇洒、彪悍,具有北方汉子的雄强之气;行笔疾速,用色大胆泼辣;纵横错落,看似毫无章法而盎然有致。题材风格多样化,构图严谨、有新意,“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