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类监管与当量协同的碳市场框架设计方案

来源 :电力系统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b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尽快实现净零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在碳源减排及碳汇增容2个方面取得更具变革性的突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多种减排措施,其成本及效果均有较大差异,当前碳市场研究已为不同减排行为提供差异化的商品种类和激励力度,但如何具体确定并落实差异化激励力度以及如何协同不同商品种类间的交易流通,目前还缺乏统一分析框架和决策支撑方法.在能源领域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视角下讨论碳市场的调控机制设计,在详细剖析碳减排行为的多重属性及其交互机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碳市场不同商品间的交互框架,即商品内部遵循各自市场规律分类监管,商品间通过多层当量实现协调,注重碳减排和碳抵消行为的多重效益,规避由于刚性链接、离散调控、多头调控等问题所产生的市场冲击及市场振荡.通过基于混合仿真的沙盘推演,支撑碳市场架构设计及调控决策.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与Th17细胞消长的关系;分析IL-17、IL-6、TNF-α、Arg-1等细胞因子和ROR-γt、iNOS等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MDSC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使得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超过了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电力系统概率潮流加大了运行部门的管理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出力保证率轨迹灵敏
由于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增大,传统机组预留大量事故备用,运行经济性显著降低.为此,首先提出了事故备用分散转移(DTCR)的概念:将原本集中在发电侧和电网侧的部分事故备用向用
对虚拟电厂(VPP)中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其参与电网优化调度的重要前提.针对不同特性资源动态聚合与量化评估的难点,文中提出了“灵活性可调资源-聚合调节特性-优化目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