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初探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关的学术理论专著及学术期刊的查阅分析,系统地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命价值观元问题、生命价值观教育内涵、目标层次、方法途径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强探究生命价值观教育理论、科学架构和梳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深化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实证研究,进一步强化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教育 研究现状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12-02
  当代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我国高等院校内,无视生命、戕害生命、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人们不禁发问:大学校园本是学生求知的殿堂,是国家培养社会栋梁的摇篮,如今为什么会成为埋葬生命的地方呢?这也让我们意识到,高校教育不能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健康心态,要让大学生拥有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健全人格。
  近些年来,生命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2003年湖北省专门组织召开了由全省81所高校党委书记参加的“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可以算是大陆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学生自杀为主题的专项大型会议。同年,高锦泉发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也是大陆地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公布实施表明,“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必将掀起新一轮热潮。所以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的生命教育的起步相较于欧美及港台地区来说是比较晚的,但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
  从学术理论专著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的专著较少。通过检索发现,有如下专著:如2004年出版的冯建军著写的《生命与教育》、刘志军等著写的《生命的律动》、刘济良著写出版的《生命教育论》,2007年出版的顾海良著写的《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2009年出版的梅萍著写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等著作。
  从学术期刊来看,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的检索,自2000年至今,以“生命教育”为关键字检索博硕论文共计90000余篇,以“生命价值观教育”为关键字的博硕论文共计1456篇,其中以“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为关键字的文章共有765篇,占总数的52.54%。
  通过文献资料的汇总,发现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生命价值观的研究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元问题”就是生命价值观,所有理论都是基于这一基本问题之上的,所以,对生命价值观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理论界关于生命价值观涵义的定义尚未统一,分别有以下几种:
  张文远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提出,生命价值观即人作为生命主体对自己和社会作出影响的一种基本观念,它由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组成,是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梅萍等在《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指出,生命价值观是凝结了人们以往生活经验和生命实践的亲身感受,也反映了对当前生命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生命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人对生命价值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其支配并调节着人们的生命价值选择和生命价值的实践创造。
  (二)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内涵的研究
  在国内,有关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内涵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模糊的,没有产生一致的理论认识。但基本都是以“加深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树立良好生命价值意识、从而确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为出发点。
  任桂平在《守望生命——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中提出,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基于个人的生命和生活,在遵循生命和生活的规则的基础上,促进个体认识生命、追寻生命意义、实践生命价值的过程,最终使生命趋于真、善、美的完美境界。
  朱虹在《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中指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应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要引导人们对生死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和健康的态度。第二,引导人们探求和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引导学生向着全面而自由的方向发展。
  (三)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层次的研究
  教育的实际运行是需要具有一定目标指向的,并非杂乱无章、漫无边际的。不同的研究者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的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划分。
  欧巧云在《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中提到,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存技能,关注生活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廖桂芳在《生命与使命》中提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书中认为可以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划分为:自然生命层面目标、社会生命层面目标、精神生命层面目标。这三个层面逐层递进、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同指导着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
  (四)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方法和途径研究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方法和途径问题的研究探讨,一般是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环境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究的。
  申迪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 中,提出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首先在思想观念中认识到生命價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在人文教育中树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观念,再次要在高校制度管理服务中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最后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生命价值观教育。   乔丽在《浅析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差及教育对策研究》 中提出的对策包括重塑教育理念,深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制定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观;不断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利用多种途径增加生命实践的机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培育先进朋辈群体,发挥其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国内诸多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总结,这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也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不强,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发挥作用。所以未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和拓展。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探究,清晰界定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最基础的理论问题之一,也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但就目前而言,生命价值观教育与生命教育研究相互重叠,相互之间的界定还不明确,而且,从两者的文献数量也可以看出,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明显多于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因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樹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高生命质量,这是下一步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对策探讨的整体架构与梳理
  就目前的学术研究而言,缺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对策探讨的整体架构与梳理。在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学者提出的对策大多集中在几个问题上面,却很少有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总结,以架构完整的对策体系和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仍是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证分析。而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则将实证研究重点集中在对比实施效果上,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也更有利于深层次资料的挖掘,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系统化的提升,缺少科学的总结与凝练,致使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实践对策都基于理论提出,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对具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和促进。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事业的回顾与前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张文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梅萍等.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76.
  [5]申迪.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6]乔丽.浅析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差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东北师范大学,2013.
  [7]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8]毕明生.儒家自我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9]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87.
  [10]郑晓江,张名源.生命教育公民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李长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12]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3]刘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D].苏州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从进入首钢技术研究院至今,刘李斌就一直在为开发新产品、工艺技术攻关而忙碌.十年来,他已逐步成长为首钢汽车板产品研发以及冷轧、镀锌工艺研究专业的首席工程师.rn2006年加
期刊
噪声轰隆,高温炙烤,油污满身……这是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艰苦环境.在这样恶劣条件下,赵俊生37载如一日,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rn“别看这一个小小的玻璃瓶,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间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各国领导人之间的高层访问也越来越多。本文所选择的语料是三篇美国领导人来访中国时,在三所中国的知名高校所做的演讲。作者运用Verschueren在1999年提出的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对三篇演讲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境演讲语篇顺应性   在语言学界对演讲语篇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研究,目的无非是使演讲语篇理解起来
China Recycling Borrows $29 Million From State for Waste-to-Energy Plant China Recycling Energy Corp.,a Chinese waste-to-energy project developer,borrowed 200 m
期刊
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杰出校长能够造就一流大学.但优秀大学校长如何成长起来?什么是大学校长职业化?如何成为职业化大学校长?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厘清职业化、人才职业化及校长
2015年,对丁素霞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她所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款自主品牌汽车——绅宝X25,12月12日12时在北京、济南、重庆、郑州四个城市同步上市.由于试装样车是在株洲基地
期刊
军事题材的美术创作历来受到各国重视,一些政治军事大国更是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这一创作领域。自1949年以来,我国也经常以国家力量组织军事题材的美术创作活动,造就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