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结构 提高宏观把握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为了使教学效率更高,就需要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使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优化 教学结构 提高 把握能力
  由于新课标的实施与推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教学需要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使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优化高中历史的教学结构,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一、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只是机械的记笔记,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作为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组织学生做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小活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印象更深刻。
  举一个例子,讲解戊戌变法一课,在研究戊戌变法的利与弊时,学生会存在着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开展一场辩论会,让他们自由选取正方和反方,展开讨论,辩论戊戌变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就已经对课堂中的知识点了解的非常透彻了,最后,教师再做一个总结性的言论,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凌乱的知识点的规整与总结。辩论赛能够使每个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调动课堂的整体气氛,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掌握知识点,并能学会运用。
  二、优化课堂的教学任务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前,教学任务一直都是思想道德基础、基本能力、基本知识,而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教学任务变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索与发现能力的培养,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一个知识点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如在讲解近代史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有助于培养他们归纳与总结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分析我国近代史形成的原因,在他们自主探讨的时候,适当做出一些提示与讲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最后,提问几个同学,让他们谈谈自己对于我国近代史的具体感受,这一个过程,能够体现出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与情感观,教师一定要注重这一过程,对不正确的价值观及感情观,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将他们引入正确的范围之内。教师一定要对教学任务进行优化,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课程的导入方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悬念等导入方式,使教学质量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学的内容、课堂的气氛,来创造出一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课堂背景,一个合理的背景,往往就会大大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自主的进入学习的状态。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中,通过新知识的引入来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如,在讲解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長征的图片、视频,也可以通过几个长征中的感人故事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在导入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表情,根据他们的表情来判定何时导入课堂内容。运用导入式的教学,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使他们认真听讲,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中来,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会满足新课程标准。
  四、整合课程资源
  为了能够优化教学结构,教师还应该对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虽然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教材是重要的文本资源,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由于教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会与编写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一味的按照教材中的顺序进行讲解的话,会使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师在实际讲解中,根据学生具体的理解情况,现有的知识量,适当的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顺序重新整合,删减或增加一部分知识,找出一套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进行讲解,这样才会使教学的效果更加贴近新课程标准的规定。
  五、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于高中的历史教学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有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适当的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效的引入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来,积极转动大脑,发散思维。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教育的研究中来,在不久之后,会出现更加优化、更加科学的历史教学结构。
  【参考文献】
  [1] 周仕德.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刍议[J]. 历史教学,2004年12期.
  [2] 周波军.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优化[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翟清香. 以《近代改革》为例浅谈比较法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口语是最便捷、最基础的交际手段。能使用口语进行交际,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顺利融入未来社会的首要必备条件。培养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和发展合作精神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经验的第一重要渠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说明了提高学生口语交
每逢泡桐花开的日子,记忆变得遥远而又模糊了,可是总有大片大片绿色和黄色在记忆的画面中交错叠加:水稻插秧了,是碧绿的一畦;片刻风过,便被黄澄澄的穗子所取代,蛙声开始此起彼伏;我撒丫子在田野里四处奔跑,卷起裤腿,拽片芋头叶顶在头上,挖根红薯藤穿成链子戴在手腕,再掐朵豆角花,细细吮了花蜜,香甜地一吸,随即又在主人家的叫骂声中继续奔跑。  我的婆婆这个时候总是会出现在画面当中,她跟在我的身后趔趄地小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