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系辞上》有言:“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回归到人物画里,“象”是具体的人物面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地方,“象”可以直观表现,“意”则是隐藏在“象”背后的绵延深长。古代的人物像麻木冷酷,这与神灵的“偶像崇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代“徐蒋体系”感悟时代沧桑,中西融合的破冰之举打破脸谱程式;直至现代康晓铭细化情感流露,捕捉生活温情。“象”与“意”的配合古今有变,但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