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构建 合作学习 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优化。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单向信息交流,师生、生生互动少,学生很少有语言实践和交流的机会,教师也无法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真诚的合作互助,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在和同伴的合作中巩固已知,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已开始应用,但我们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实践发现,我们的课堂还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索。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有效展开的前提
要想成功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至关重要。为了优化小组结构,我们遵循“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成员好中差搭配,个性、兴趣兼顾;为了更好地展开组间竞争我们又尽量做到“组间同质”。这样做有利于营造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小组成员也有明确责任分工:组长(组织者)、记录员和发言人。但组员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机会均等,发挥自己的优势、汲取别人的长处,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协作共事、齐心协力完成学习任务。
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创设语境、设计任务,实现合作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而且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探讨时,也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入状态,激起合作探究的欲望。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贯穿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是任何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有交流探讨欲望的;有一定探索和讨论价值,但凭个人操作不能实现的。因此,何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展开,评价机制举足轻重
要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交流探究,语境的创设和任务的设计确实是老师们备课的重点,但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展开,评价机制也举足轻重。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合作意识、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学生一起制订相应的“合作交流表现”评价指标,坚持对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
比如讲评课,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错题类型也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究,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共同订正错误。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可以采用加分奖励制。这样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组内其他成员所得的奖励分也是对他们互助行为的鼓励,激励着他们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结束语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是时代的呼唤,值得我们去实践,去探索,去追求,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并熟练运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 丁林云. 合作学习要神形合一[J]. 小学教学设计, 2006(09).
[2] 褚春江. 金洁;美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J]. 小学青年教师, 2004(04).
【关键词】 构建 合作学习 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优化。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单向信息交流,师生、生生互动少,学生很少有语言实践和交流的机会,教师也无法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真诚的合作互助,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在和同伴的合作中巩固已知,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已开始应用,但我们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实践发现,我们的课堂还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索。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有效展开的前提
要想成功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至关重要。为了优化小组结构,我们遵循“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成员好中差搭配,个性、兴趣兼顾;为了更好地展开组间竞争我们又尽量做到“组间同质”。这样做有利于营造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小组成员也有明确责任分工:组长(组织者)、记录员和发言人。但组员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机会均等,发挥自己的优势、汲取别人的长处,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协作共事、齐心协力完成学习任务。
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创设语境、设计任务,实现合作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而且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探讨时,也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入状态,激起合作探究的欲望。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贯穿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是任何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有交流探讨欲望的;有一定探索和讨论价值,但凭个人操作不能实现的。因此,何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展开,评价机制举足轻重
要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交流探究,语境的创设和任务的设计确实是老师们备课的重点,但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展开,评价机制也举足轻重。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合作意识、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学生一起制订相应的“合作交流表现”评价指标,坚持对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
比如讲评课,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错题类型也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究,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共同订正错误。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可以采用加分奖励制。这样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组内其他成员所得的奖励分也是对他们互助行为的鼓励,激励着他们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结束语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是时代的呼唤,值得我们去实践,去探索,去追求,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并熟练运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 丁林云. 合作学习要神形合一[J]. 小学教学设计, 2006(09).
[2] 褚春江. 金洁;美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J]. 小学青年教师,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