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护理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智慧医学·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o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9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室停留时间、护理抢救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升高,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可改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救治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创伤;急救护理;严重腹部创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10~2020.10秦皇岛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患者明显腹部外伤;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年龄23~62(47.32±16.54)岁,男31例,女14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23.40±5.43)分,致伤原因:交通伤24例、高处坠落伤15例、其他6例。观察组45例,年龄25~61(47.06±16.10)岁,男30例,女15例,損伤严重程度评分(22.89±5.38)分,致伤原因:交通伤21例、高处坠落伤14例、其他10例。两组年龄(t=0.076,P=0.940)、性别(χ2=0.051,P=0.822)、损伤严重程度评分(t=0.448,P=0.655)、致伤原因(χ2=1.234,P=0.539)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首先成立创伤急救小组,对组员进行院内急救培训,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应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及心肺复苏等操作。院内急救期间,患者入室后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完成交叉配血、凝血功能、肾功能检查;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各项操作。
  1.3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救治的效率(抢救室停留、护理抢救、静脉通路建立、药物应用时间);记录患者护理救治的不良时间发生情况;从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健康宣教等方面评估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pro thromb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救治效率比较(表1)
  观察组抢救室停留时间、护理抢救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救治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救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17.78%(8/45)(P<0.05)。
  3讨论
  随着交通意外、高处坠落及严重挤压等高能量损伤事件发生率逐渐增多。严重腹部创伤较常见。严重腹部创伤事件发生后,约45%患者可在伤后1h死亡。因此实施急救护理可有效挽救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生命[1]。急救期间,护理人员需评估患者的创伤程度、执行一系列的医疗措施、保证患者救治效果。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社会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而导致生活中患者意外创伤可能性的极大提升。对于患者而言,若不能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则有可能导致伤口出现感染问题,从而对其生命造成巨大威胁。在急救领域中。近年来,通过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医疗人员表示,通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提升对于患者脏器损伤的应急处理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急救过程中,该方法主张通过临时关闭患者腹腔的方式对患者创口污染与感染情况进行抑制,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全身创伤反应,对于治疗效率与效果的双向优化具有重要价值[2]
  严重腹部创伤是青壮年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急诊创伤救治的效率及质量,对挽救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生命极为重要[3]。护理人员为医疗行为的主要执行人员,需快速完成创伤护理评估、医护患者沟通工作,并给与患者心电监护、气道管理及氧疗、标本检验、影像学检查陪同、建立静脉通路、止血、输血、输液等。传统的护理抢救模式己力所不及[4]。本文通过结合科学救治的优势,建立创伤急救护理小组模式,用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救治效果,表现为缩短了患者的抢救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等,并且患者在抢救室的停留时间减少,提示创伤急救护理小组有助于提升抢救室严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5]。本文结果显示创伤急救护理小组在抢救腹部创伤患者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输液管路脱出/渗漏、器官导管脱出、护理漏项等发生率均较低,可能原因为该种模式在前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帮助护理人员准确、完整的实施护理救治措施[6]。结果显示创伤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可改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创伤护理救治的效率及质量,并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肖寒,奚柯婧,方乃青.加味知柏地黄汤缓解乳腺癌来曲唑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31):9-12.
  [2]张美凤.优质手术室护理在抢救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5):164-165.
  [3]刘医辉,董春慧,陈玲.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21):2293-2296.
  [4]杨晖.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33):197-198.
  [5]叶灵敏.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DIC发生率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24(45):189-189.
  [6]刘凤萍.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9,9(5):211-2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中选取62例,随机进行分组,31例为观察组,31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稳定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同时给予肺康复护理。结果:患者的FVC、FEV1、PEF值,干预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摘要:目的:结合小儿支气管炎的患儿诊治过程及结果,并总结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的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患儿均经临床诊治后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炎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护理  小儿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小儿最常见且较严重的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可引起
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疗养员(HC)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8月入住我院的HC 170例,使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施以传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85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施以综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疗养员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
摘要:目的:在宫颈癌放疗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总结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于2020.1-2020.12期间因宫颈癌而在我院进行放疗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选择88例病人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护理1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2组采用聚焦心理护理模式。总结与探究护理结果。结果:(1)护理1组与2组相比,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较低,差异为P值低于0.05;(2)护理1组与护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门诊细节服务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主动热情服务、护士形象、就诊管理秩序、耐心解答态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导诊,观察组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从中随机选取82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1例。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特点后,对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情况等方面有无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82例
肠胃是人体内较为脆弱的一个部位,若是发生着凉或吃坏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引起肠胃的不舒服。而现在人们大多热爱快餐等的食品,且生活作息不规律,极其容易引起肠胃疾病的发作。故而在现代生活中,肠胃外科手术也是人体腹部较为常见的一项手术。在患者经历胃肠外科手术后,常常会伴随一些术后的并发症,而手术后并发症又常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手术后的早期,一般是和病理解剖和手术的意外相关;一种是长期后遗症系由手术后的解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内分泌护理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糖尿病治疗依存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无一定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2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且平均地将200名患者分为普通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包含健康护理教育措施的观察组,每组各分配100名患者,通过对比这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下空腹血糖情况以及饮食控制情况,健康运动状况,是否遵医
摘要:目的:对在急诊科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患者,进行急诊科护理干预方式的运用,并对这一护理干预手段运用后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本次调查研究各项指标的患者参与到本次的调查研究当中来。其中50例患者将使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病症护理,另外50例将使用特殊的急诊科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病症控制与治疗。这10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这一时间段内。结果:使用急
摘要:目的:探討血液净化护理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8例尿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血液净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12%>76.47%,χ2=4.221)、依从性(97.06%>73.53%,χ2=7.503)以及护理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72.06±5.70)分>(67.21±5.57)分,t=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