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h8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经济和保险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理清保险商品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促进保险增长和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采取1989—2009年全国的保费收入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Eviews 6.0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保险商品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是保险商品消费的原因,进而从微观的角度证明了经济增长对保险商品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保险商品消费;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2.1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2-45-03
  一、引言
  对于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某种动态关系,许多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例如,钟正生在《保险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一文中,以全国的保费收入及总GDP的数据为样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保费收入增长的原因,而保费收入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曹乾,何建敏在《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中,通过提出假说,实证检验的方式对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进而得出经济增长对保险增长促进作用的结论;刘桂荣在《上海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利用上海市的保费收入及GDP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性的经济增长对保险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也和全国的一致。以上学者均是从宏观来把握经济增长与保险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创新点是以全国的人均GDP及全国的保费收入的数据为样本,从微观的角度上,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对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分析,验证在微观层面上,两者是否依然具备上述关系,或具有另外的关系特征,从而对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进而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来促进我国的保险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保险商品的消费主要体现在保费收入的变动,而保费收入的变动能充分反应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全国保费收入衡量保险商品消费水平,以全国的人均GDP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衡量人均经济增长水平,根据全国保险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可得性,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保险年鉴》上的1989—2009年的人均GDP及总保费收入的年度数据为样本,由于经济数据一般具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其原始数据往往是非平稳的,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性,对名义保费收入(I)的时间序列和名义人均GDP(AGDP)的时间序列分别求自然对数,产生两个新的时间序列(LnAGDP和LnI)。
  (二)实证检验
  1.利用eviews 6.0软件,对所选数据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数据的平稳性。实证表明,序列LnAGDP在选择常数项和趋势项的ADF检验方程检验成立,此时,lnAGDP的t检验值为-5.19,小于置信水平为10%时的t检验值-3.30的概率为0.0036,所以序列lnAGDP是平稳的。通过对序列lnI进行单根检验,发现lnI为非平稳数列,所以需要对非平稳变量进行差分处理,用dlnI表示,然后对该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分析得出,此时的t检验值为-5.924136小于置信水平为10%的t检验值-3.277364的概率为0.0007,所以,序列dlnI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
  经检验,得出上述两个变量是单整的,我们可以利用Johansen检验判断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Johansc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检验需要在确定VAR模型的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根据SIC法则可以确定lnAGDP和dlnI的VAR模型最优滞后期数为2。做出的协整结果如下:
  
  *表明在置信水平为5%时拒绝零假设。
  协整分析表明,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数目为0个的概率为0.002,所以拒绝该假设,及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
  零假设: 样本数 F统计值 概率.
  
  由上图格兰杰检验中可以看出,在选择最优的滞后期时,在10%的置信度下,LNAGDP 不是 DLNI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为0.0159,而DLNI不是 LNAGDP 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为0.7135,所以拒绝假设LNAGDP 不是 DLNI的Granger原因,接受假设DLNI不是 LNAGDP 的Granger原因,即DLNI不是 LNAGDP 的Granger原因,人均GDP的增长是引起保费收入发展的原因。
  (三)脉冲响应
  
  我们在格兰杰检验中验证了人均GDP的增长对保险商品消费的影响,现在利用脉冲响应函数(IRF: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分析技术,进一步细化保险市场发展与人均GDP的增长之间的关系。脉冲响应图是指某个变量施加一个单位脉冲,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累积效应,由上图可以看出,在20年之内,保费收入随着人均GDP的变动而呈现不稳定的变动,但在20年之后,保险商品消费随着人均GDP变动而变动的趋势稳定。如上图所示人均GDP增长的正面冲击有利于中国保险商品的消费。VAR分析的结果说明了人均GDP的增长对保险商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保险商品消费对人均GDP增长没有显著的效果,揭示了保险商品的消费促进人均GDP增长方面受到了限制。
  三、结论及政策分析
  
  (一)结论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的方法对1989—2009年的保费收入和人均GDP时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再次论证了保险商品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无论长期和短期经济增长对保险增长都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从微观上验证了在我国经济增长会通过改变保险需求主体的预期进而影响保险发展的假说。保费收入滞后二期影响显著,它表明保费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变动作出反应大致在3个月的时间。
  2.由脉冲响应可以看出,在选取50年的未来来看,保险增长对经济增长的GrangeE因果关系不显著,说明保险商品消费的增长在长期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待加强;短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较弱,实证检验结果否定了认为保险商品消费的增长就会引起经济增长的观点。
  3.结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1989—2009年我国保险发展开始上升不仅与保险业自身的努力有关,还与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改变保险需求者的预期,进而提高保险需求有一定关系。但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保险商品消费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较弱,经济增长不会快速放大,二者也没有螺旋式上升。因而从微观的角度上也验证了经济增长对保险商品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
  本文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才是促进保险商品消费增长的原因,即从微观上验证了经济增长对保险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保险商品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是那么单纯,其最终实现程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一国的文化环境、政府规制、其他金融中介的相对重要性以及道德风险等。所以检验结构中人均GDP与保费收入两者因果关系的方向并不表明我国保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例如,在中国保险提高生产率和储蓄率、降低经济风险以及充当金融中介的功能,均有可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而是表明保险功能的发挥受到约束条件的限制,致使其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大大削弱。
  (二)原因及政策分析
  经过对人均GDP与保费收入的实证分析,从微观来看,我们认为保险商品的消费对经济增长比较重要的约束条件有:首先,受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比较淡薄,保险覆盖面较窄。一方面,根据人均GDP显示,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他们是有心而无力,对多种多样的保险产品往往可望而不可求;另一方面缴费易,获赔难。一旦发生事故,要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颇费一番周折,而且获赔的周期也长。所以他们主要通过家庭和其他自发组织来转移和分担风险,从而替代了对正式保险的需求。其次,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落后,政府管制较多。也使保险机构作为中介组织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受到很大限制,因而其提高资本积累效率、刺激创新和风险投资活动和增强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最后,在中国银行和证券市场占据资本循环的绝大部分,所以保险业对资本配置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相对较低。必须指出,这些约束条件的化解短期之内殊难实现。
  正如本文实证结果所表明的,现阶段经济增长才是促进保险商品消费的原因,而通过保险市场的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要通过保险商品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加速经济增长步伐,提高居民人均GDP,提高居民对保险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加速保险市场发展。而保险业应抓住发展的机遇,进行相应的产品创新,加大服务力度,同时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保险需求弹性。通过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增强保险业务对居民生活和其他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从而扩大保险需求,并最终实现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次,对保险业进行适度的监管。在当前市场发育程度低,企业自律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适当的保险监管是必需的,但这不等于说政府可以任意用行政手段去干预企业经营行为,或者说由政府去告诉企业应当如何改善自己的管理,监管的目的是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确保保险市场的秩序和保险业的正常发展。因此,适当放宽政府的管制,增强保险机构作为中介组织的灵活性和创造力,提高资本积累效率、刺激创新和风险投资活动同时增强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对保险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提高保险业对资本配置在资本循环中的份额,从而提高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03).
  [2] 史永东、武志、甄红线.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3,(04).
  [3] 曹乾、何建敏.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金融与经济,2006,(04).
  [4] 朱铭来、房予铮.基于投资视角的我国寿险需求实证研究[J] .南开经济研究,2008,(05).
  [5] 徐丽蓉.湖南保险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8,(01).
  [6] 黄蕤.广西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01).
  [7] 钱珍.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与保险发展的长期联动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07).
  [8] 陆秋君.中国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7,(12).
  [9] 胡宏兵.中国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1999-2007[J].山东经济,2007,(06).
  [10] 饶晓辉、钟正生.保险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12).
  [11] 高树棠、周雪梅.甘肃省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12] 秦建文、黄蕤.我国保险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实证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差异的面板数据协整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13] 曹乾、何建敏.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6,(03).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防水进行全面地阐述,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的重点项目以及质量检测等问题,注重在施工过程中细部节点部位的防水,通过这几方面来浅析
最近,关于“EVD推广联盟名存实亡”一事浮出水面.国美卖场的EVD产品展台被置于角落,统计数据也显示EVD销售惨淡.对此,EVD推广联盟秘书长、今典集团张宝全认为,是上游专业片源
任何新事物都会遇到抵抗.事情总是这样.每个组织都有一种免疫系统,具备自动袭击任何变化的抗体.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桥梁及桥面质量对整个高速公路有很大的影响,桥面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影响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而且会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高速公路桥面铺装施
如今,不少公司已经看到了互联网、宽带联接和低成本计算的巨大潜力,并迅速采取行动,希望抓住数字经济的机遇.于是,越来越多的公司有了自己的数字经理.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丰富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钢筋混凝土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当中.但是受到我国国情影响,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管理薄弱、施工技术落后等不
摘 要:从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设想,到列宁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制度,再到斯大林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中国根据自己的国家性质和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路子,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此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机电工程安装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墙体裂缝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对于建筑的美观性、功能性、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某工程为实例,分析了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围绕温度裂缝防治技术、墙体选材设计
摘 要:经济周期波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与收缩。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选取了中国1983年至2009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每一经济周期阶段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分析了投资因素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经济周期;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