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逐步发展与全球一体化水平的提升,英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沟通与联系的通用语言,这也使得英语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立足于当今社会英语教学的实际意义,以一种新兴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教学为着眼点,对合作学习的基本意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据此论证了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显著效果与优势。
【关键词】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堂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合作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它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使课堂具有一种宽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
这种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失落的自信,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目的。
二、高中英语学习合作模式构建
1.听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学习小组以4人为一组进行同质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但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有所差异,且有灵活性。具体操作如下:教师要求各小组4人每天轮流当组长,由组长朗读听力材料,提出问题,3个组员将答案写在训练本上,然后交流讨论,分析错误原因,组长对组员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写明听力材料类型和评估结果。反馈单每周五交给老师,听力材料类型要根据成员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而定。教师对各小组的听力材料随即抽阅,提出建议,并选几篇典型材料,让全班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每周五教师查阅小组合作情况并及时反馈。由于这项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操作方便,学生乐于合作,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2.说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说一般指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在处理对话时,可根据对话内容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背诵,优生带动差生,然后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自编自演。例如在教学问路、购物、看医生、打电话等对话时,都可采取这种方式,而且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效果也很好。
3.读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新教材的特点是阅读材料中编入了大量的讨论题,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课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收获、问题和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3A L46时,课题是宇宙和人造卫星,这类科普文章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但学生对此还是比较好奇感兴趣,尤其是男生,我要求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结果,那些看似复杂的难懂的知识通过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一下子全明白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高中英语学习合作模式的效果研究
1.合作学习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传统的高中英语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始终维持着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基本方式,这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无法调动起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向其他课堂参与者发问,并就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这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及时的巩固与应用,同时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满足了学生的新鲜感,有助于他们在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下发挥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2.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转变了学生对传统课堂气氛的看法,它以较为生动、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来感染学生,放松他们的心态,使其能够在这种环境引导下畅所欲言,不用担心犯错。再加上合作小组强调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习任务都有组员共同承担。每个个体不同的思维模式经由小组讨论、商议,往往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再考虑问题时建立起逻辑与发散思维模式的统一,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3.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合作学习将成绩判断的依据做出了改变,个体独立的成绩已不能用来说明实际问题,小组的总体成绩才是各个组员学习能力的最终表现。这使得学生不断要关心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要同时关注到小组中各个组员的实际情况。小组责任感与荣誉感觉的提升使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时间大大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了如何吸引他人优点、更正自身缺点的方法。这对与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合作学习突出语言的应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
重视小组合作交际,重视学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品质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效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2]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
[3]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关键词】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堂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合作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它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使课堂具有一种宽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
这种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失落的自信,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目的。
二、高中英语学习合作模式构建
1.听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学习小组以4人为一组进行同质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但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有所差异,且有灵活性。具体操作如下:教师要求各小组4人每天轮流当组长,由组长朗读听力材料,提出问题,3个组员将答案写在训练本上,然后交流讨论,分析错误原因,组长对组员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写明听力材料类型和评估结果。反馈单每周五交给老师,听力材料类型要根据成员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而定。教师对各小组的听力材料随即抽阅,提出建议,并选几篇典型材料,让全班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每周五教师查阅小组合作情况并及时反馈。由于这项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操作方便,学生乐于合作,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2.说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说一般指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在处理对话时,可根据对话内容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背诵,优生带动差生,然后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自编自演。例如在教学问路、购物、看医生、打电话等对话时,都可采取这种方式,而且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效果也很好。
3.读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新教材的特点是阅读材料中编入了大量的讨论题,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课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收获、问题和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3A L46时,课题是宇宙和人造卫星,这类科普文章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但学生对此还是比较好奇感兴趣,尤其是男生,我要求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结果,那些看似复杂的难懂的知识通过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一下子全明白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高中英语学习合作模式的效果研究
1.合作学习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传统的高中英语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始终维持着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基本方式,这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无法调动起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向其他课堂参与者发问,并就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这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及时的巩固与应用,同时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满足了学生的新鲜感,有助于他们在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下发挥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2.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转变了学生对传统课堂气氛的看法,它以较为生动、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来感染学生,放松他们的心态,使其能够在这种环境引导下畅所欲言,不用担心犯错。再加上合作小组强调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习任务都有组员共同承担。每个个体不同的思维模式经由小组讨论、商议,往往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再考虑问题时建立起逻辑与发散思维模式的统一,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3.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合作学习将成绩判断的依据做出了改变,个体独立的成绩已不能用来说明实际问题,小组的总体成绩才是各个组员学习能力的最终表现。这使得学生不断要关心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要同时关注到小组中各个组员的实际情况。小组责任感与荣誉感觉的提升使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时间大大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了如何吸引他人优点、更正自身缺点的方法。这对与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合作学习突出语言的应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
重视小组合作交际,重视学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品质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效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2]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
[3]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