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发现亚洲首个腔骨龙类恐龙

来源 :生物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2014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报》援引报道,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等在云南禄丰早侏罗世地层中发现一具保存较好的腔骨龙类恐龙新属种禄丰盘古盗龙化石标本。该标本保存了较完整的头部和头后骨骼,体长约2m,高约0.5m,死时很可能接近成年。腔骨龙类属于基干兽脚类恐龙,体型较小,我国仅发现于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在北美和非洲具有丰富的化石记录。这是腔骨龙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对研究该类恐龙的演化和分布,乃至早期兽脚类恐龙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进一步支持了在早侏罗世时期盘古大陆上恐龙之间具有密切的关
其他文献
为寻求一种实际可行、安全可靠的出土象牙、骨角质文物现场加固保护的方法,通过用几种加固剂在象牙等样品上做渗透加固实验,对比、筛选出效果较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固剂,用
据2014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报》报道,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团队成功培育出两性可育的同源四倍体鱼。目前,同源四倍体鲫鱼已稳定繁殖7代,形成一个新型同源四倍体鱼品系。相关成果
日本东京科大应用化学系的MATSUNAGA M和NAKAI I两人,运用同步辐射X荧光近缘吸收光谱(XANES)技术,分析了陶瓷碎片中铁的K-XANES光谱,以此揭示陶瓷的烧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