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5年随访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患者的远期临床、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心室起搏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对30例HCM患者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右心室起搏前及5年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结果:右心室起搏5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及超声心动图均显著改变,尤其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及心脏指数改善更为显著(P<0.001),肥厚的心室间隔显著变薄(P<0.05).结论:右心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其远期疗效显著,并发现能逆转肥厚的心室间隔及左心室游离壁,改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因此为HCM的起搏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患者,起搏治疗可能成为较理想的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科学理论的创新与技术方法的进步,往往是一对孪生姐妹,就病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而言,尸体解剖奠定了器官病理学的基础,光学显微镜的问世创立了细胞病理学体系,电子显微镜的发
目的 :探讨SDZPSC 833和维拉帕米 (Verapamil,VER)对MMC体外增敏作用。方法 :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耐药亚系Hela/MMC细胞为材料 ,观察了PSC 833和VER对MMC体外增敏作用。结果
研究了邻 {2 - [α- (2 -羟基 - 5-磺基苯偶氮 ) -亚苄基 ]-肼基 }苯甲酸 (锌试剂 ,ZCN)与 L-赖氨酸 (L- Lys)复合物的吸光光度测定基本条件 ,在 p H 1 .9的缓冲溶液中 ,ZCN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S180 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观察雌激素对S180 荷瘤小鼠瘤重的影响 ,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巨噬细胞 (M)相关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一定剂量
为探讨使用糖皮质激素(GC)患者诱发大鼠卡氏肺孢菌肺炎(PCP)的炎症反应强度及TNF-α对PCP的防御作用,采用清洁级SD大鼠,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配合低蛋白饮食建立免疫抑制诱导的
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控制论原理,给出了流变模型与电学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电学模拟方法,不管模型多么复杂,总可以通过简单的电模型实验获得材料的流变性能曲线.采用这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后存活心肌的组织后散射积分曲线特征,以及背向散射各参数与核素心肌显像对照鉴别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5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
传统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方法是开腹切除 ,我们用腹腔镜切除 2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住院号 15572 2 ,38岁 ,未婚 ,腹涨 4年 ,乏力 2年 ,B超发现右侧卵巢
目的:观察Baclofen与异搏停治疗脊髓完全性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32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Baclofen组和异搏停组,分别于用药后
自80年代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来,血浆置换术(PE)在多个领域的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难治和复发病例,配合化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综合分析了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