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coco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包括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汇率传导渠道等。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信贷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中国2000-2008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经济的。另外,我国的信贷传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信贷传导机制
  一、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货币当局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使用的具体的过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例如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的最终目标。理论界将以上几种传导机制分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货币渠道主要包括汇率渠道、利率渠道以及信贷渠道等,信贷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
  二、实证分析
  (一)信贷传导机制主导地位分析
  为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信用渠道,我们以全国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L)为代表变量,利率(i)为货币渠道的代理变量。选择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来检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为了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代表变量用一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因为我国还没有公布的数据需要经计算整理,所以,使用的样本区间为均为季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数据汇。
  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分别用L和i对GDP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两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从而考察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1.GDP和L的线性回归
  根据输出结果,线性回归方程式为:GDP=17732.69+
  0.545225L。拟合优度R2为0.99655,模型拟合效果较好,F的伴随概率为0.000000,这说明变量GDP对L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显著。
  2.GDP和i的回归
  利率和GDP之间的拟合优度为0.230203,F的伴随概率为0.003065,线性相关性不显著,说明两者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弱相关的利率i和GDP说明了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解释,所以利率在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中不发挥重要作用,金融系统响应速度慢、体制僵化,利率不能快速有效地影响金融机构的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反映了我国的利率工具仍没有达到市场化和信息完全对称,货币政策中的利率传导这一渠道仍然不顺畅,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仍旧是货币政策,它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具有相对重要性。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导途径还是信贷渠道。相对于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具有相对重要性,这意味着高度重视信用渠道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
  (二)信贷传导机制效率的国际比较
  在上文中,GDP和L的回归方GDP=19791.04+0.837213L。经济意义为贷款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平均增加约0.83个单位。为了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机制传导效率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美国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样选取美国2000—2008年GDP作为检验信贷传导效率的代理变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信用消费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消费信贷已经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消费信贷不仅是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改变了许多美国人的生活。收入不多的家庭甚至可以像有钱人一样,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美国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系统、完善的法律机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因此,选取历年所有消费者的信贷余额XL作为信贷渠道的代理变量。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GDP=915.2104+5.202828XL,经济意义为:消费信贷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平均增长5.202828个单位,由此可见消费信贷对美国经济的强力拉动作用。
  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在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中,无论是为了信贷渠道系统健全为了使其通畅,信贷传导机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从我国信贷渠道的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信贷服务覆盖面小,组织结构不合理,内部权力分配不合理,金融机构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以及县分公司,所以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导致信贷传导机制效率低下。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当前商业银行机构的密度以及覆盖率远远低于国外水平,另外,银行业务结构不合理,小型金融机构的比重低,信贷渠道狭窄等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要重点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的改革与服务。从宏观整体考虑,尤其是从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考虑,把握好撤并部分分支机构的节奏,有计划、有目的地撤并,以免给地方的金融服务造成空白,造成负担。其次,要关注信贷投放集中化、外资银行进入后引发的新问题。由于各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激烈,所以部分银行只向一些优质客户提供贷款,这样并不利于资金有效配置,也不能对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最后,应该建立一支适应市场信贷投放的员工队伍。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的经济理论都有了新的改进和发展,既然知识在进步,员工也就应该做适当改进,培养新的适应当代经济,拥有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外,我们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员专业结构单一,这并不利于信贷传导渠道,所以应该着重优化现有人员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贷款发展业务。
  参考文献
  [1]宋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管理世界,2002(02):29-38.
  [2]刘降斌,潘慧.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110-111.
  [3]肖新成.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9(06):53-56.
  (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特色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调查与走访,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具备的有利条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加快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特色农业 对策 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区都在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期实现农业跨越式的大发展。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
1rn早上五点半,肖竹薇醒了,睁着眼睛,等候闹钟的声音.然后一边关闹钟,一边喊隔壁房间的女儿琳琳.琳琳读高二,聪明乖巧,学习上并不要她怎么操心.往往是早上她喊琳琳起床,晚上
期刊
【摘要】在进行国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本身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呈现出增强的状态。本文主要就重庆市国有经济企业的改革以及发展进行相关内容的探讨。  【关键词】国有经济 改革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一、根据市场经济体制背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体制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本身便属于政府的附属物品,其根本意义上仅仅是一名生产者。但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看来,他所要求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农民工是当前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对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要素。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在我国这个人口大国也出现了“用工荒”现象,“用工荒”的出现,在使农民工工资得到提升的同时,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消失殆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经济时期,我国企业一方面要面对农民工“用工荒”,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门槛。
音乐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是探究关于本学科的学术性研究和文字写作。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建立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和各种综合院校并设立音乐学系。其中,高等
在几个老物件的展览上,我看见了蜂窝煤炉子,年轻的朋友会很惊奇,问“这是什么?”时光如梭,生炉子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是很遥远而陌生的事情,而对于出生后就没见过炉子,更不要说去如何侍弄炉子了。如果问,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有没有生过炉子?那是很不着调的问题。炉子在那年代是生活中很重要的物件,没有炉子轻则没法取暖,重则一日三餐则无着落。  当然炉子也是各种各样的,但都缺不了一样东西,就是柴火或
期刊
土地流转政策土地流转政策作为一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的基础性政策,土地作为房地产的基础,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成都市土地流转政策的基础上
【摘要】循环经济是当前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而开创的,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本文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一系列对策,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属于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坚
传统的授课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很少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不适应当今课程发展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努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