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科普童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ry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能帮助人们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资源,有效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日臻成熟,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通过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教育中,能使原本呆板的教育形式变得更为形象、活泼,教学的形式更加契合小学生这个群体,有助于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教育中,能有效利用当前科技发展的成果,丰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质量模型为质量评估提供统一的术语和指导。然而,目前的质量模型存在术语不一致、适用性差等问题。尽管W3C和一些标准化机构也推出了一些数据质量知识表示模型,由于这些模型属于质量顶层本体,更具有通用性,不具有可操作性。如何让这些标准化的数据质量知识表示模型能够在特定领域有所应用、减少应用的门槛已成为一项挑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研究如何构建一套标准的、一致的以及适用的质量知识表示模型方法论具
农产品追溯体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环节多,供应链条长,有效监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追溯可视化监管体系。但我国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和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差距尚大,且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在较短时间构建一个成熟的农产品溯源体系是比较迫切的需求。基于农产品溯源流程和快递物流业流程高度重合的特性,主张参照快递物流业的成功
产地溯源是保护产品原产地信息及以假乱真等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有效保障,而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具有高精准的示踪及溯源能力,是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在国内外已有显著成果。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本综述归纳了近5年(2018—2022年)农产品中轻、重元素稳定同位素在产地溯源和真伪鉴别方面的应用进展,阐述了稳定同位素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溯源的研究,并依据判别结果得出结论:增加采样数量、扩大采样范围、筛选有效溯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伴心力衰竭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抛硬币正反面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情绪评分量表、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表。结果 研究组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中药质量安全问题是决定中药良性发展一个重要因素。中药质量控制存在中药种植信息不透明、药材不符合标准和缺乏准入机制等问题。中药溯源系统通过对中药材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与追踪,实现中药材从生产加工到流通使用信息的网络化、透明化和标准化。中药溯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初现成效,对该系统构建的创新技术及应用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完善系统,丰富中药质量监管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也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虽然有来自党外的监督,但根本在于党的自我监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自我监督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将中国共产党执政自我监督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自我监督的重要论述进行研究,既有利于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有助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从财务内控建设角度归纳总结了W公司企业现阶段廉洁风险的表现,分析了W公司廉洁风险的原因,从财务内控建设着手提出了企业防范廉政风险的建议。为更好地提高企业财务内控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需要充分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的局面。
目的 分析昆明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规律和特征,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及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昆明市2017—2021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报告信息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对其三间分布特征及病原学分类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017—2021年昆明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58 90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6.90/10万,年报告发病率为123.66/
本文应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质谱/质谱仪测定茶叶中10种农药残留。10种化合物在0.5~100ng/m L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10种化合物定量限为0.01mg/kg~0.10mg/kg,三个加标水平(0.05mg/kg、0.10mg/kg、0.25mg/kg)回收率在65%~120%之间,精密度均小于10%(n=6)。本方法高效、准确、高灵敏度,适用于
进入20世纪的90年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步进入国内并在我国的迅猛和蓬勃发展,网络社会逐步构建,网络媒体应运而生并迅速地发展起来,网络围观则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新媒体影响力逐渐扩张而培育出的一种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群体行动。当互联网的观察者试图为网络围观这一行为寻找来龙去脉,往往要回到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即自古以来中国群众热衷于“看热闹”,构成了这一虚拟空间围观行为的一种对应解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