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珠成网 融会贯通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课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个途径。从课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到课中精心设计自学思考题,最后复习阶段指导学生进行感性知识整理,由浅入深地提高了学生把握教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形成了与学习能力的良好互动。
  [关键词] 阅读 思考 自学能力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阅读发现的。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略、细、精”的有机结合。
  思考是学习的关键。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思想政治课中,思考的不仅是怎样把握课本上知识重点,更重要的是如何突破知识上的难点,特别是那些指导和规范学生思想行为的知识点,对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使其更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把思考引向深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根本所在。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教会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思考,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把知识理顺成章,编织成网,并找到网的结点,即知识内在联系的关键,进一步把思考引向深入。思想政治课上的思考既是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又是学生对人生的理解。
  阅读、思考,把思考引向深入,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体现在课前预习、课中讲授和课后复习等环节。阅读、思考,把思考引向深入的过程,是发现、总结归纳、提高的过程,以上三者的有机结合,正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自学能力就是指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去独立获取新知识以及独立而顺利地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它包括阅读、记忆、归纳总结、理解应用等多个方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认识社会,把握好成为社会需要人才的机会。它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注重的是学生走上社会后自己能否善于独立获取知识,并把知识转变为系统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或创新。由于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更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提高学生把握教材的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看书,会看书,才能把握好教材结构,掌握知识要点。学生实施自学阅读时,教师要根据阅读目的,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具体的指导,保证阅读质量。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略、细、精”的有机结合。一是略读。就是指导学生读教材的结构,弄清本框题分几个部分,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二是细读。就是要求学生弄清某一条目内所叙述的事实,采用的例证以及引用的资料,从中概括本条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讲述的道理。三是精读。就是引导学生看本条目内讲述的主要道理是怎样分析的,有几个层次,为了说明这些道理,使用了几个概念,新概念又是分几个层次表述的,等等。这样指导学生阅读后,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为学生学习新课做了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还应该让学生做到眼、手、脑等器官并用,眼不离书,手不离笔,脑不离题,对书上的重点、难点、关键性问题加圈、加点、划线,或者写上点评和注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从精心设计自学思考题入手,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才会去思考。只有通过不断思考、讨论和争论,才能加深理解。因此,在培养学生自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自学思考题至关重要。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社会生活的热点,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疑点和知识上的薄弱点,提高学生对思考题的关注度,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一要从面上打开学生的思路,把课本上的理论观点和名词概念与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拉近课本与现实的距离,拓宽学生的眼界。
  二要在重点问题的提出上,要把握好问题的深度,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的特点,难度太低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难度过高容易让学生望而却步,必须让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解决,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三要在知识的运用上,教会学生运用全面的、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忌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切忌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因此,精心设计自学思考题,不仅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质量。
  三、从指导学生进行感性知识整理入手,把思考引向深入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概念多、理论观点多,日积月累容易给学生造成“书越读越多,越学越乱”的感觉。特别是总复习的时候,看到厚厚的一摞书,有些“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其实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于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提取精华,还没有找到学习的关键。因此,在指导学生综合复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知识整理,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把知识理顺成章,编织成网,并找到网的结点,即知识内在联系的关键,进一步把思考引向深入,通过集结成网,融会贯通,这样就完成了学习知识过程中“由厚到薄”的飞跃和升华。
  从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看,通过阅读发现重点、难点就像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了“珍珠”,要想让这些“珍珠”成为精美的艺术品,离不开把它们穿起来的“金线”,而教师精心设计的能够串连起这些知识点的思考题,正是这条穿珠的“金线”,通过“金线”的连结,一颗颗“珍珠”变成了精美的“珠链”,进而结成了精致的“珠网”。从“珠”到“网”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点、总结其中内在联系和融会贯通的过程。
  通过对学生把握教材和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由思考引向深入,为过去感到生涩枯燥的理论知识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前人总结的经验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其他文献
[摘要]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基本理念、主要原则和框架设计等三个层面,来构建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历史学案 导学平台 构建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实施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经过多年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笔者以为,
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层面分析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先学与后教错位、先教与后学失位以及新知与旧知差位,并提出三个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和以会定教。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学习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和谐统一的,其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摒弃“分离式”(重教轻学、重学轻教)与“主客式”(重师轻生、重生轻师)两种偏向的理解,树立“完整式”的教学观,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究
摘要: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提问的情况不容乐观,教师自己提出问题的现象较常见,而学生主动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少之又少。教师教育观念、学生提问水平、课堂教学氛围是影响到小学生提问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提问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什么叫
[摘要]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能以之为乐,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运用激趣教学法,让学生乐在其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兴趣 课堂情境 直观教学 快乐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摘要】诗歌鉴赏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在高考中的薄弱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而中国的优秀的古典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产物。情、景是构成诗歌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讲,要想让他们走近古典诗歌,不断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就必须理清古典诗歌中景和情的关系,《沁园春
[摘要]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理想的历史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历史
[摘要]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园要和家长携起手来,家园合作才能使“幼小衔接”工作更有成效。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家园合作 每周一曲    所谓“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时期的整体衔接,本文所特指的是: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到小学一年级初期这一过渡时期。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
46岁的著名画家吕西奥·普勒东扎尼,一直隐居在一个叫维麦卡特的乡间小镇上。这天上午,他正在读报,忽然发现报纸的某个角落里登着一条消息,虽然只有四行字,却足以令他目瞪口呆。  消息的题目是:艺术界的悲哀——画家普勒东扎尼逝世。  下面的内容是:维麦卡特消息,画家吕西奥·普勒东扎尼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21日逝世,死者生前要求在其被埋葬后向社会公布死讯,这条消息的后面还登了一篇赞美画家普勒东扎尼的文章,
摘要:适应规范办学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精神,在影响高中政治课效果的诸多因素中,科代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由此充分发挥科代表的核心作用;设法打造优秀的科代表成为高中政治教师的研究课题。在高中政治的教学实践中,千万不能让政治科代表只成为“代表”,对于他们只起到“列席”、“名誉”的作用应该必须彻底改观。由此,高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便指日可待了。  关键词:高中政治 科代表 高效教学 “第三只眼”  不同的
[摘要]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围绕着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看似准确却实为谬误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设计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指出了较突出的几个问题:对话教学流于形式、自主学习放任自流、探究发现漫无目的和现代化教学工具追求热闹。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很好地解决教师在执行新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设计水平,有助于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