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点看法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中国的水资源资源非常严重,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对优化配置我国水资源的几个措施进行7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优化配置;水资源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最基本资源。水资源不仅在人类历史演变和文明跃迁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的有限性,加上人类长久以来用水无节制的错误观念,以及传统工业高水耗、高污染的特点,使得水资源的紧缺己经成为了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合理、有效地保护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并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水资源保护工作者奋斗的最高目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缓解上述种种矛盾的最有效、最合理的途径之一。
  
  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自然资源利用的合理配置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过程,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就是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体现。现时世界上庞大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营和人口的日益膨胀,越来越需要大量自然资源耗费,自然资源不仅日益稀缺,而且已面临危机,经济活动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基础。不仅质量日下,而且仍在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寻求合理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或合理的自然资源组合与配置方式,就更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了。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出现了有限的水资源与不断增加的需水量之间的尖锐矛盾。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水资源的最佳分配,以实现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愿望。这是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前提条件和原动力。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各地区间以及备用水部门之间存在很大的用水竞争性,并显得日益突出。表现在用水目的上、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冲突。
  用水目的上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防洪和兴利的矛盾以及兴利诸目标之间的用水矛盾。一般而言,防洪需要在汛前尽量多预留一些防洪库容,而兴利诸目标则希望水库在汛期多蓄水,以备汛后“均匀”地加以利用。在兴利诸目标之间,若满足迅速增长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则势必影响农业灌溉;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供水能力上,则可能弱化水源地保护和污水治理工作,并导致水污染而造成有效水资源量的减少。
  用水时间上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发电与灌溉、城市用水与灌溉、航运与发电的用水矛盾上。对于水力发电、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等,一般需要在各时段有稳定的水库供水量,而灌溉用水则有较强的季节性,从而产生了年内均匀用水与灌溉期集中用水的冲突;又如水库水电站一般担任电力系统的调峰任务,一天中仅在几个小时内大量用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给航运和船只泊岸装卸操作带来困难。
  用水地域上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上下游、左右岸可用水量和水质上。通常情况下是上游多用水、下游用水量不足;上游水质条件好而下游河水矿化度提高并易受到废污水污染的威胁。
  正是由于用水目的上、时间上和地域上客观存在的用水竞争性,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配水方案,而不同的解决方案将导致不同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这就存在配置策略优化的必要性,这是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基础条件。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
  
  水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要解决这关乎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仅仅依靠科学配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手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约束。
  1,建立水市场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的系统化工程“长期以来,水资源管理配置一直采用计划经济手段,这种配置方式由于其具有的强制性和僵化性,造成水权不清,水价严重背离价值,使水的利用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难以真正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致使水资源短缺、用水浪费,污染严重的现象长期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
  水市场的建立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水市场,水才能作为商品在市场中进行交易,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作用,还可以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來抑制水的过度消费,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水市场,必须建立完善的水权制度,实行水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实现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转让。在水权转让和交易过程中,还必须坚持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在获得水权和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水污染处理、保护生态环境等责任。
  2,管理体制改革
  传统的多龙管水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障碍,目前在供水与用水、排水,开源节流与排污治污,上下游以及城市与乡村、部门与部门之间等,都仍然存在着条块分割的多龙管水的体制问题。管理体制的分割,直接影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相互协调,影响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优化调度、高效利用。市场配置水资源,必须首先解决区域内分部门管理的制度性摩擦问题,降低制度性成本,改变管理体制,兼顾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业的权益,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管理法规
  全社会对水资源战略地位的认识、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的意识、水的商品意识、节约用水意识比较薄弱。水资源立法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水资源管理体制混乱,管理权属不分。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完善水资源法规体系,做好水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实现水利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达到“建立完善的水利法规体系”的要求,在20世纪末基本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完备的水法规体系,以及运行有力的水利执法体系,基本实现了依法治水。
  4,节水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除了增强给水、改善用水结构等手段外,全社会人员的节水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水量。因此。应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减少节水型城市,要求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大有关节水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的贯彻力度,制定并推行节水型的用水器具的强制性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另外,应大力改变人们的用水方式,居家生活用水的选择在水和环境卫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主妇们在家选择有利干环境的产品对主持家庭有很重要的影响,而且妇女也是形成消费群体的主导,作为参与者、鼓励者和协调者,她们对水政策和水政策实施方面有特别积极的影响。
  
  三,小结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降,实现我国有限水资源共享的优化配置,要求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于自产创新,科学治水,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机制、提高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的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建立一个广泛、高效、便捷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基础和重要推手。
我第一次见到张连起是在上世纪末的一个深秋。连起应邀来我校研究生院做学术讲座。坐定后他的第一句话便是说:“同学们想听什么我都可以讲”。因平常习惯了听主题演讲,遇到让
目的:对浅II度烧伤患者采用中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8例浅II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给予烧伤止痛膏治疗并对创面进行中医处理
[摘 要]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尤其在许多中小城市的幼儿教师的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工资待遇等硬性条件不能吸引幼儿教师外,部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或缺失是另外一个主要的诱因。就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进行简析,从而提出了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培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可行性路径供读者参阅。  [关 键 词] 终身学习;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
环境污染呼唤出台rn根据2006年的数据计算,2006年我国主要电器电子产品的社会保有量,电视机约为4.9亿台,电冰箱约为2.2亿台,洗衣机约为2.6亿台,空调器约为1.5亿台,计算机约为
“深圳速度”推动了全国建筑工程进度提速,高速公路建设和民航班机增多迫使“铁老大”提速,工作节奏加快迫使“打工族”走路提速、吃饭提速、说话提速,大家都在喊忙,都在喊累
期刊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
为了解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动态和就业需求,以切实为同学服务,为他们解决最急迫、最实际,最关心的工作问题,现特地做了本次,希望能从中发现并解决毕业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