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商品住房刚性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398143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成为政府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普通商品住房的刚性的需求量也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需求,因此本文对城镇普通商品住房刚性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
  【关键词】普通商品房、刚性需求、影响因素
  研究房地产市场,一定会研究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可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刚性需求仍然大量存在。”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朱中一曾分析道。有资料显示,刚性购房需求约占市场总需求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城镇商品住房刚性需求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是城市住房消费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鉴于此,本文对城镇普通商品住房刚性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住房市场刚性需求
  1.经济学定义
  经济学中,相对于弹性需求,刚性需求是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即需求弹性较小的需求,这些商品一般是指“必须品”,比如食盐。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量。刚性需求可以理解为绝对需求,也就是说,某种商品无论价格涨跌,对人们购买这种商品的行为影响较小。
  2.刚性需求的范畴界定
  由于一套住房的价值巨大,住房的刚性需求界定起来复杂得多,至今并没有权威的定义。比较认可的刚性需求,主要是指人们买房自住的需求。其中既包括首次购房,也应该包括以改善住房条件为目的购买的二套房。
  在当前市场上,由于1980年前后生育高峰出生的、甚至1990年出生的人群大量步入适婚年龄,基于结婚需要而购买首套住房的需求较为庞大;同时,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意味着将有更多人住到城市里,由此带来的购房需求不可忽视;此外,1998年前后许多居民购买了“房改房”,经过10多年时间,由于当年的住房在户型、功能上不完善,这些家庭纷纷进入住房改善期,这部分改善型的购房者需求刚性同样较强。
  二、住房市场刚性需求的影响因素
  ㈠人口因素
  住房的需求主体是人,人的数量、素质、构成等状况,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有很大的影响。
  1.人口数量
  住房的刚性需求与人口数量的关系非常密切。当人口数量增加时,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自然而然就增加,反之就会减少。
  而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的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人口增长可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增长的幅度是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然而人口的机械增长,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而这部分人也非常渴望在这座城市有一个自己的家,这样住房的刚性需求量就会大大增加。随之出现“日光盘、彻夜排队购房” 的现象。
  2.人口素质
  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可以引起对住房需求的变化。人类社会随着文明发达、文化进步、公共服务设施必然日益完善和普遍,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更舒适宽敞的住房环境,凡此种种都足以增加对物业的需求,当然也会增加刚性购房需求量。
  3.家庭人口规模
  家庭人口规模是指全社会或某一地区的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口规模发生变化 ,即使人口总量不变,也将引起居住单位数的变化,从而引起所需要的住房数量变动,随之导致住房刚性需求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即家庭平均人口数的下降,家庭数量增多,所需的住房总量将增加,刚性需求量也必然会增加。
  ㈡居民收入因素
  居民收入的真正增加,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将随之增加,其居住与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会扩大,从而会增加对住房的需求。至于影响程度,要看现有的收入水平及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而定。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中等收入家庭的改善性需求一定程度上也是“刚性需求”。 因为当居民收入的增加是中等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其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且居民的基本生活已有了较好的基础,这部分居民自然会增加对住房需求,随之尤其改善型刚性需求也就会增加。
  因此中等收入家庭在首次置业之后,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住房条件已不能满足需要。比如,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需要独立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等因素,二次置业成为大量中等收入家庭的必然选择。而且其现有的住房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也不断增值,这使其追加的成本远比首次置业低,相对提高了其购买能力。2009年,大户型住房销售好于小户型,大户型价高于小户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改善性需求比较旺盛。
  ㈢消费观念
  “跨代消费”提高了部分“刚性需求”的现实支付能力。我国“80后”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的第一代人,并且逐步进入结婚年龄。中国具有非常明显的为“跨代消费”而进行储蓄的特征,父母为子女购买房产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有关。
  “80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购买房产,其成本与以往“多子女”条件下的负担相比有所减轻。同时,“80后”一代的家庭结构与以往有较大区别,一般而言,一对新婚夫妇由四位老人共同分担供房成本,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平均家庭负担。因此,“80后”中不仅仅存在大量的“刚性需要”,而且在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帮助下,其支付能力也大大提高,“刚性需要”在很大比例上将转化为“刚性需求”,从而提高购房的刚性需求量。
  ㈣政策因素
  1.购房政策
  不少人认为,限购政策最为严厉。如在杭州,购房者需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或户口是杭州的限购2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这样使得不少刚性需求者,因达不到此条件而被拒之购房大军的门外,随之刚性需求量也下降。
  2.贷款政策
  ①首套房首付比例
  当银行信贷额度紧张,从降低自身放贷风险方面考虑,将会提高首套房首付的比例,如目前首套房首付比例已基本提高到三成甚至四成。尽管紧缩房贷有利于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但也“误伤”了合理的自住刚性需求。在提高首套房首付比例的房贷条件下,在刚性需求购房者中,不少人已暂时性地丧失了购房能力,因为他们不能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住房首付款,这势必会影响这部分人的刚性需求。
  ②限贷
  银行业金融机构“严禁发放第三套及以上购房贷款”、“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以及“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这些限贷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购房需求,尤其住房的刚性需求量。
  ③利率
  国家对房贷优惠利率调整,其初衷是为了抑制投机等不合理需求,提高炒房成本,然而优惠利率的取消自然针对的也是所有购房者。而且,“刚性需求”往往在支付能力上比“投资性需求”弱,因此,“刚性需求”对政策的敏感程度更高,价格弹性也更大。其结果可能将“刚性需求”挤出了市场,而这无论是对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而言,还是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来说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3.税收政策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的住房税收大约有以下几种,包括: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地方附加税、契税。如果还加上争论得沸沸扬扬房产税扩大范围征收,那么其实住房的稅种也不少少了。只要其中一种税种的变化,都将会影响住房市场的需求,当然也会影响刚性需求。
  随着今年国五条细则的“靴子落地”,全国各大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均发生“井喷”现象。如2013年3月,杭州市区(含萧山、余杭)商品房成交8492套,合计93.1万平方米,套数分别环比上涨159.4%,同比上涨23.6%;其中主城区成交4753套,合计50.32万平方米,套数分别环比上涨145.8%,同比上涨10%。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居民对住房需求“井喷”现象的发生?
  如2013年新二手房个税的缴纳,二手房交易的个人所得税有所调整,出售房龄不足5年及满5年不是家庭唯一住房的,按照二手房交易计税金额的1%全额征收。而根据国务院出台的调控细则,二手房的个人所得税,将严格按差额的20%征税。
  以交易一套120平方米的二手房为例,2010年卖主买房时,价格是100万元,这次是以200萬元出售,差额是100万元。按现行的总房款1%征个税,需缴纳1万元的个税;而如果按差额的20%征个税,那么这套房需缴纳个税20万元。也就是说,这套房子光是个税部分,就增加了19万元。更何况,二手房交易还有契税、营业税、交易费等其他税费。按照最高标准来算,这套二手房还要缴总房款3%的契税、5.6%的营业税,两样税加起来是8.6万元。再加上 20万元的个税,这套房子的累计交易税费已经达到了28.6万元,相当于总房款200万元的14.3%。
  由上可知国五条细则出台,居民购房成本将大大的增加,采用提前释放购房欲望的办法,减少自己的购房成本,自然这个税收政策也毫不例外的会影响住房的刚性需求。
  ㈤住宅商品因素
  1.价格
  刚需买房最在乎什么?几乎每位刚需购房者都认可的答案是“总价和首付”。可见总价将直接影响刚性需求者的购房承受能力,而总价又也住房的价格与面积直接关联。在面积等同的情况下,购房者首先考虑的是价格:这是第一要素,任何条件在低价面前都显得苍白,只有物业在满足价格前提下,才会考虑其他因素。虽然房价对于居民住房刚性需求的影响很难以用一个比较确切的数据来确定,但在某一个阶段还是会影响刚性购房的需求量。历年各在城市的疯狂购房潮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户型
  “买不买,看户型”, 户型的选择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一套房子少说要住十年,如果一开始买房子是就没选好户型,那这种不合适的,不舒服的,不满意的户型可能跟着你一辈子,严重影响你对整个房子的感觉,严重点可能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户型的好坏就犹如鞋子的好坏只有脚知道。户型不好,住得不舒服,外立面就算是“黄金干挂”也于事无补。房子地段最好,也不如户型好,住得舒坦最重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房子买不得。
   所以那些户型方正全明,南北通透、功能齐全的房子最能适合居民的住房需求,也最适合刚性需求。
  3.交通
  交通方便能够在以后的出行中省下大量时间资金成本,理所当然便成了刚性需求的重要考虑因素。
  那些交通便利,出行方便的小区住宅特别受上班族的青睐。所以各大城市的地铁开通,拉近城市各区域的距离,打破了不少购房者的买房,尤其刚性需求购房者的新选择。
  4.配套
  住宅小区是否具备良好的配套,也是刚性需求购房者重要的选择因素之一。如幼儿园、小学、超市、医院等公建设施,交通道路、公园绿化等的配备等,都将为刚性需求带来极大的方便,毕竟刚需买房不是考虑几年,而是之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配套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关键了。所以那些配套相对齐全的小区,刚性购房者选择的可能性也就会在一些,需求量自然也会增加。
  5. 品牌
  对于刚需来说,可以买到价格、户型、交通、配套兼顾的楼盘已属不易,买品牌房企的房子更是“奢侈”。 若是品牌房企,品质自然会有保证,价格也相对公道,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购房者自然会选择具有品牌的住宅。可见,住房的品牌质量也会影响普通商品住房的刚性需求量。
  不可否认,影响普通商品住房的刚性需求的因素肯定还有很多,但不管怎样,这些因素都将会影响刚性住房需求量的变化,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房地产企业都应时刻关注这些因素的影响。政府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利用政策杠杆、根据影响刚性需求的因素,来引导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引导购房者的需求;房地产企业则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根据国家的政策、充分考虑刚性需求的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的开发普通商品住宅。只有这样,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才能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房地产市场才能朝着一个健康良性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阿忠 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博弈与政府规制研究 [M].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刘鹏飞:刚性需求、金融市场与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浅析 [J]. 房地经济,2008(5)
  [3]何霞:宏观调控下的住房刚性需求[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11)
  [4]刘胜、刘旦:刍议我国房价刚性的原因[J].中国物价,2007(5)
  
其他文献
昆德拉放弃诗歌转而致力于小说创作是要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探询人的存在的可能性;其小说具有一种知性小说的特性;他对小说形式的不懈探索使他堪称小说艺术的魔术师。 Ku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都已经把石油供应的保障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嵌入式石油测井仪器的出现,使得石油探测
【摘要】经济适用房是我國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中低收入家庭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的使命,但是在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出现在经济适用房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成本控制;全过程;研究    “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
你知道什么是轻描淡写就能说出的励志故事,什么是真正藏在内心要用力守护的秘密,或许,在你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清晰的界限。那个为人处世力求周全的你,那个希望自己变好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你,那个和人生死磕依然相信善良与真心的你,孤独背后,就是一个人真正的成长。  我们曾嘲笑我们小时候写的“我想成为科学家,成为警察,成为医生”的三百字作文,但现在,我们还能为梦想写出三十个字吗?年纪轻轻的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压
期刊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之后,开始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从国际上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严重而多方面,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全民食盐加碘(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US
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与农业生产发展前沿相结合,将农产品绿色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稻田复合种养结合等最新科研技术融入于课堂知识点中,激发学生的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幼教事业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探索幼儿教育的规律,研究教育大纲、教材和教法,寻求科学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知道好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笔者注重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幼儿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
现如今,众多高校都非常注重对学校的办学目标的建设,希望教育管理出一批又一批的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大学才子,但是实现这一成就的前提是高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师资水平、学校校风校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