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一抹阳光相遇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睡醒来,打开卧室房门,一人眼帘的便是一片明媚。金色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地板上,平添了几分亮色,却也不显得刺眼,那颜色带给人心灵上的安定,我的脚步因与这一抹阳光的相遇而改变了方向。
  这几日一直都沉浸在书海中,不仅头脑高负荷地运行,连带着心情都有些沉闷。这一抹明媚的色彩让我的心中涌起丝丝兴奋,一种久违的情感漫上心头,驱使着我向这抹阳光靠近。
  不经任何美化,不曾被什么点缀,这看似单调的阳光便这样牵动着我的心,它美得惊艳,美得惊心动魄,在心上划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我像是阳光最虔诚的信徒,一步步走向它,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小心翼翼,唯恐惊扰了这精灵。这颜色明媚极了,这大概是天底下最纯净、最温暖的颜色吧。
  离那一簇阳光越来越近,我不由得将呼吸都放轻了许多,将拖鞋留在不曾被阳光照耀的地方,赤足走向那一抹明媚。冰涼的地板因为阳光的照射多了些许温度,自足底传来的温暖传遍全身。我将手伸了出去,指尖被阳光照亮,鬼使神差的,我竟然将五指缓缓合拢,想要将这一抹阳光握住。终究还是有些贪婪了。很快,回过神来的我将手掌分开,看见阳光停留在指尖,将我的一双手照得通透、美丽,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沐浴在阳光中,这几日来烦躁的心情似乎都被它驱散了不少,心中似乎又涌起了什么,让人多了一份执著与坚定。这圣洁的阳光像是心灵最好的治愈师,一切烦躁苦闷都随着明媚的阳光烟消云散。
  这几日来,自己一头扎进书堆,整日整夜地学习,想以此来缓解心头的压力。可是,无论如何,心头始终萦绕着一种不安与焦躁。这阳光,此刻就像是一缕圣光,带给我心灵上的安慰,让我有了一个安稳的避风港。
  我记得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愿睡在向日葵上,即使沮丧,也能面朝阳光。”之前一直觉得这段话有些夸张,可直到现在看到这一抹明媚动人的阳光,我才觉得这种感觉是真的存在,而且,阳光带给人的那种安逸与舒适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只有置身其问才能体会得到。当你沐浴在阳光中时,那种惬意,那种自由,那种温暖,能把一切的烦恼都一扫而空。
  良久,我才回过神来,是的,该做作业了。我缓缓退出这方明媚的天地,坐回到书桌前,没有沮丧,没有烦躁,心里出奇地平静。我的灵魂刚被这抹阳光洗了个澡,只觉得时光静好,我要抓紧、珍惜。疲劳时,便转过头望一望这抹阳光,便仿佛这阳光还停留在指尖,让人温暖。
  阳光,真的很美好,沐浴在阳光中的感觉真的很幸福,仿佛灵魂都得到了这圣洁之光的洗涤。愿今后,活在阳光里。
  贵州省黔西县水西中学 指导教师:刘万顺
  看到这篇小文的时候,一缕冬日的阳光正好穿过楼宇之间的空隙,洒在我的书桌上,一瞬间,我的世界连同书中的世界同时闪出了一片温暖的明媚,让隆冬季节的严寒都显得不那么可怕了。
  文章里对阳光的描写非常新奇有趣:赤足走向那抹阳光,连呼吸都放轻了;缓缓伸出五指,想要拢住着阳光的精灵;让阳光停留在指尖,整只手都被阳光映得通透、晶莹……美好的描写带来暖暖的感受,“圣洁的阳光像是心灵最好的治愈师,一切烦躁苦闷都随着明媚的阳光烟消云散。”正停留在学习压力中的小作者,因为这阳光的沐浴,洗去了满心的焦躁,明亮的光线仿佛织起了一道安稳的防护网,把心灵妥帖地抚慰,让所有不开心的青春苦闷,都在阳光中缓缓升腾,化为浮云,一吹而散。
  沐浴在阳光中的感觉真的很幸福,就如文末的祝福,愿今后,你我都活在阳光里。
其他文献
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几位老奶奶正带着一群小朋友学剪纸,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吃饺子,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虽然孩子们一口一个“奶奶”地叫着,可这些奶奶和小朋友们并没有血缘关系。  原来,社区里的很多年轻的家长,特别是双职工家庭,他们大都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而社区里的退休老人们,空闲时间则比较多,他们也常常因为整日里无所事事而感到空虛无聊。吉福社区则以老
诗意是什么?初见题目,并无感念,细品之下,卻觉题目极有深意。诗意,诗意,定要见到日升月潜,亲睹沧海变迁方才是诗意吗?  脑海中蓦然闪现出去年八月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闲逛时所见景致:阳光自密叶的微小缝隙中洒下,才经历过大雨倾盆的它们,在竹林间闪光,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泥土的气息,微凉的风儿轻轻抚过我的耳畔,路旁一丛又一丛不知名的小花招手向我问好,笑意铺满整个跑道。  诗意就在草地摇曳的韵律中舞蹈,铺写着它
面对枯燥的生活,抛开一切,发呆静坐,似乎成了消遣时光的最佳之选。  于我,在阳光洋溢的下午,空气中时刻弥漫着困倦的气息,而面对一摞作业,若真的睡了,总有一丝惭愧。但不自觉地,选择呆坐在椅子上,盯着作业,却什么也不干。自己仿佛是进入了一个模糊的世界,二分之一的自己不知在何处,车水马龙的嘈杂声若有若无,眼前的文字忽隐忽现,上蹿下跳。  这样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但又犹如漏中沙,流逝得无痕无迹。  生活
雪 尘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是宋代禅师释守璋的诗句,是说花与絮的飞落不是因为风雨,而是因为它们已进入生命的时序。  万物皆如此,落叶本是自然赋予的时序之美,只是韦应物在写《寺居独夜寄崔主簿》时,内心寂寞凄凉,才觉得那纷纷的落叶孤寂萧索。  “木葉纷纷落”,诗成妙韵天然,仿佛不是由诗人口中吟出,而是五片纷飞的叶子落成的一句诗。兀自觉得,这句诗是古往今来对落叶最美的诠释。  这样的落,美得
近日,杭州的几所小学纷纷组织起“爸爸篮球赛”。防守、上篮、扣球……爸爸们一板一眼,看起来跟正规篮球赛没有区别。不过,与普通篮球赛不同的是,每位球员球衣背后的名字都印有统一的后缀,那就是“某某他爸”。为了赢得比赛,爸爸们不敢怠慢,纷纷放下手机、推掉饭局,开始研究进攻战术,制定防守策略,亲子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孩子们也在场上积极摇旗呐喊,为爸爸加油。  对于举办“爸爸篮球赛”,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的胡晓敏
因为课业紧张,今年的清明,我并未与父亲回乡祭祖。  烟雨蒙蒙,乍暖还寒,城市的街巷不算明朗,也谈不上阴郁,像个普通的雨天,鸟雀彼此呼唤,吟唱着这人间的四月天,轻柔的风与我拥别。若不是街边紧闭的商铺门上挂着清明放假的牌子,我对这一沧桑厚重的节日,竟感到些许的陌生。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润湿了行人脚边的嫩草,也润湿了行人的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似乎是种“必然”,清明总由那丝丝缕缕缠绵的雨托起,又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由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塔拉·韦斯特弗所写的一本自传。1986年出生在山区的塔拉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可即便如此,塔拉也从未放弃过教育,更未曾放弃过自己。她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获得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和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相比于每个正常的孩子来说,塔拉是不幸的。身在一个很少有人能想象得到的家庭,“不上学,不就医”是塔拉的父亲要求他的孩子们所要坚持
残阳落满肩头,似是未褪尽的火光。  散落在天边的余晖殷出一抹淡淡的红,像在天地间笼罩上了一层异样的薄雾,魅惑却淡然。它静静地淌在我伸出的手上,无声地散落在画作上,守在我身旁。  我的手上沾着未干的颜料,地上的画很多还湿着,在红光下透着亮,我抚摸它们,缓缓地,它们像在我的心上割开了小口,慢慢地渗出焦躁的血。  前方的画板上还贴着一张崭新的白纸,笔被甩在墙角,地上滴着许多带颜色的液滴。它们在这沉静压抑
香椿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喜欢和不喜欢香椿的理由,皆与它那独特的气味有关。  在喜欢的人眼里,香椿的味道是清香,是醇香,是“香风惊艳,簇簇嫩、枝头灿烂”,直呼香椿为香芽儿,凉拌热炒来者不拒,整个一副饕餮的嘴脸。不喜欢的人呢,大概连想都不愿想它的味道。有人曾发过这样的微博:香椿对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怨恨,居然散发出这么鬼畜催呕的气息?  我女儿就不喜欢吃香椿,她说香椿炒鸡蛋里有股臭屁虫的味儿,她说这句话时
这些天都没出去,原因是出不去。自从新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长年“蜗居”在保安亭里的保安,忽然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整日“雄赳赳,气昂昂”地在门口转悠。  出一趟门,是真麻烦。向保安出示通行证且不说,还要登记各种信息,缺一不可。他认字不是很快,又不肯马虎,常常导致出入小区大门都要不少时间。对于那些以买菜为名,实际上想出去“逛”的年轻人来说,在保安这里也是没辙,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瞪大铜铃一样的眼睛:“出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