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向你学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人身上会有很多长处,也有不少短处,能看到自己的短处。
  2.愿意向同学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进步。
  
  教学重点
  
  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由于展示活动主题与教材内容安排上的矛盾,本次活动只能借用二年级学生。他们在认识事物、道德判断等方面与教材预设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法上尽可能采取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引入
  小朋友,早上好!认识我吗?我是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俞老师,上星期我就来看过你们上品德与生活课,体育课,看到你们上课那么专心,发言那么积极,学习那么愉快,我可喜欢你们了!也更有信心和你们一起来挑战难度比较大的一件事——上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节课,你们有信心学好吗?
  活动一“请你跟我这样做”
  (分环节目标:明白每个人都有很多优势值得自己自豪、大家欣赏)
  1.活动提示:上星期,俞老师在听小朋友学习《天生我才必有用》一课时,发现我们班小朋友的优势可真多。你们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请把你的优势项目用动作表示出来,别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做一做。
  2.活动体验:两人一组做;全班同学开“小火车”一个接一个地做。
  3.交流感悟:做了这个游戏,你发现我们班同学都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4.小结提升:了解自己的优势,让我们更自信;欣赏别人的优势,让我们更愉快!
  活动二 “长短对对碰”
   (分环节目标:长处和短处是比较而言的,通过比较,可以清楚自己的短处。)
  1.过渡:刚才这个游戏做得真好,小朋友都能听指挥、动作灵巧,也很会思考,玩得真开心。俞老师还想跟大家玩个游戏——“长短对对碰”。
  2.游戏体验:教师说一个词语,小朋友对意思相反的词语。如:
  我说“高”——我对“矮”
  我说“快”——我对“慢”
  我说“开心”——我对“伤心”
  ……
  我说“长处”——我对“短处”
  我说“优势”——我对“不足”
  3.交流感悟:我说高你们就对出矮,我说长你们就对出短,做完这个游戏,你又想到了什么?
  4.小结提升:长处和短处是相比较而言的,任何事物有长处,就有短处。我跟自己比,在这方面强一点,可能那方面就弱一点;我跟同学比,在这方面有优势项目,可能在那方面就显得不足了。
  5.进一步交流:刚才,小朋友都自豪地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长处,那么,你知道自己的短处吗?是不是也能大胆地跟同学说出自己的短处呢?
  活动三观看“龟兔赛跑”
  (分环节目标:知道取长补短,能使自己进步。)
  1.交流:通过刚才两个游戏,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特别是看到了自己的短处,这样,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2.观看“龟兔赛跑”的动画片。
  (1)看前明确要求:
  仔细看动画片里龟兔的表情,认真听动画片里龟兔的对话,好好想一个问题:明明兔子最大的优势是跑得快,可是,偏偏就是在跑步比赛中输给了乌龟,这是什么原因?
  (2)看后逐层探讨:
  ①明明兔子最大的优势是跑得快,可它偏偏在跑步比赛中输给了乌龟。这是什么原因?
  ②对于乌龟来说,跑步是他的短处(弱势项目),却取得了这次胜利,靠的是什么?
  ③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取长补短)
  ④如果龟兔进行第二次赛跑,比赛结果会怎样?
  活动四“我要向你学什么”
  (分环节目标:愿意向同学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1.找榜样: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欣赏了别人的长处,也找到了自己的短处,了解了短处的危害,知道了“取长补短”能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我们班级中有没有懂得“取长补短”的小朋友?
  2.小结:你们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取长补短,能让我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真让我们羡慕啊!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都来学做一个会“取长补短”的好孩子吧。
  3.活动体验:“我要向你学什么”。
  (1)找一找自己的短处。
  (2)看一看别人的长处。
  (3)学一学别人的长处。
  课堂总结
  师:时间过得真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俞老师在跟大家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中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可以让自己很自信,同时,我们更要多看看自己的不足,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评析
  
  这是一堂教师充满激情、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目标自然达成的优质课。课的可贵之处在于:教师能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整合教育资源。教学设计具有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教学过程富有童趣。通过四个板块的活动设计,教师巧妙地将深奥的道理通过游戏活动来揭示,让刚跨入中年级的学生一下子明了。在游戏中认识自己,欣赏别人,了解长处和短处是比较得来的,并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动画片“龟兔赛跑”,引导学生通过三个问题逐渐深入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取长补短”的结论,最后教师通过第四个活动,结合学生实际找一找自己的短处,看一看别人的长处,补一补自己的短处,使自己进步更快。
  本节课活动过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教学目标步步达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生在新、老教师之间的文化反哺现象越来越突出。这动摇了传统教育领域里长者为尊,经验为尊的根基,老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现象要求老教师适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向年轻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 文化反哺 专业知识 教学技能    文化反哺指的是在文化承传中,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当今数字化时
近日听到了一节《剪枝的学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公开课,这篇科普性的文章在教师别具心裁的解读下,教学充满了张力,语言与情感相辅相成,韵味与哲理和谐共生,教学流程中绽放出一处又一处的精彩,听课教师无不击节叫好。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评价行为却引起了我的质疑和思考。  片段一:  师:王大伯关于剪枝的一段话,令“我”将信将疑,他信什么,又疑什么呢?  生1:他疑的是这么粗壮的枝条被剪去了,它还能结
海明威的《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在小说创作中成功借鉴了戏剧的表现技巧,这种借鉴主要表现为以对话代替叙述、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出人意料的高潮制造等三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