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自2006年开启的这一轮牛市,使全国人们的投资热情都高涨起来,股票、基金渐成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据今年2月央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一项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是股市的财富效应使储蓄存款向股市迁移。调查反映,在居民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中,“基金”占比从上季度的10%跃升至16.7%,刷新历史记录。可见,基金成为了人们投资的首选。
然而,今年以来基金业绩分化严重。据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业绩排名第一的华夏大盘精选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71.44%,与排在末端的泰达荷银周期6.81%的净值增长率相比,差距超过64%。平衡型基金的首尾差距也超过21%。可见,在基金业绩分化的年代,选好基金才是实现赢利的关键。而构建一个好的投资组合,则能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
没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不同年龄层、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基金的投资组合。同时,理性选择基金还要看基金公司、公司的诚信度、旗下基金历史收益、风险控制能力等。
虽然基金投资可以用“共同投资、专家理财、收益共享、风险共担”这十六个字来形容,但不少投资者投资基金并不理性,他们选择基金时,或过于盲目,一味追求高收益,或人云亦云,照搬人家的投资思路,却忘记了分析自己的需求和风险偏好。
那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风险偏好的人该如何选择基金呢?什么才是最适合你的基金组合呢?下面,请看本刊记者为您量身定做的几套方案。
目前,市面上的开放式基金达到284只,封闭式基金也有50只,再加上不断上市的新基金,已足够让刚入门的投资者眼花缭乱。那么,投资者该怎么买?买什么?买多少?其实,从理财的角度来说,不同年龄的人、不同风险偏好的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基金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潇洒的单身一族〕
年龄:24-35岁
群体特征:此阶段的人们可塑性强,潜力大,正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年轻,几乎没有经济负担,但积蓄也比较少。消费观念紧跟潮流,注重娱乐产品和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同时,为了将来的成家、事业的发展,也开始未雨绸缪。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赚钱能力也逐渐加强。总的来说,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
基金组合建议: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好,以资产的增值为首要目标,可以多选择一些股票方向的基金。
(一)激进型:以5:3:2的比例构建一个激进型的基金组合。其中,80%的资产投资于偏股票方向的基金,充分分享2007年的牛市行情。20%的资金投资于平衡型的基金,降低组合的风险系数。
(二)稳健型:以4:3:3的比例构建一个稳健的基金组合。其中,用不超过40%的比例投资于股票型基金,追求高收益,30%的平衡型基金、30%的债券型基金,降低组合的投资风险。
〔中年的夹心一族〕
年龄:35-50岁
群体特征:已经成家,夫妇已经上了年纪但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抚养。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一族,家庭、工作的压力都比较大。处于这一阶段的消费者经济状况尚可,消费习惯稳定。因这一阶段的投资者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风险偏好受家庭整体的财务状况影响比较大,因此,风险承受能力也因家庭财务状况来确定。
基金组合建议: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基金组合,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激进型:家庭负担较轻、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5:3:2的比例构建一个激进型的基金组合。充分分享2007年的牛市行情外,将20%的资金投资于债券型基金,承担较低风险的同时增加收益。
(二)稳健型: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可以用3:4:3的比例构建基金组合。30%的资金持有偏股型基金,40%的资金持有平衡型基金,30%的资金持有债券型基金。
(三)保守型:如果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脆弱,那么可以3:5:2的比例构建一个相对平衡的投资组合。30%的资金投资于偏股型的优质基金;50%的资金投资于偏债型的基金;20%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型的基金,降低风险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如中短债、货币市场基金等。
年龄:50岁以上
群体特征:这一年龄层的人们,即将或已经退休,子女已经成年并且独立生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收入大幅度减少,收入仅来源于每月的退休金,只能应付日常的家庭支出。由于已经退休,未来收入的增长空间有限,因此,在投资的过程中,资金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是老年人理财与中青年比起来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因为老年人没有重来的机会,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
基金组合建议:以保证资金安全为第一,在此基础上追求资产的稳健增值。可选一些保本型、债券型基金比较合适。
(一)稳健型:建议以3∶4∶3的比例建立一个偏保守型的基金组合,以30%的比例参与股票型产品,分享长期看好的股票市场收益,以70%的资金持有固定收益型基金,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收益。特别是考虑到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应急事件,比如生病等,因此必须满足一部分资金的流动性需求,建议购买一些流动性强的货币型基金。
(二)收益型:以5∶3∶2的比例构建一个相对平衡的组合,以50%的资产配置在优质混合型基金品种上,既可以有效防御市场高位震荡风险,又可以充分分享牛市中股票市场的收益,30%的短债型基金与20%的货币基金都属于固定收益类品种,在承担较低风险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同时又较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
然而,今年以来基金业绩分化严重。据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业绩排名第一的华夏大盘精选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71.44%,与排在末端的泰达荷银周期6.81%的净值增长率相比,差距超过64%。平衡型基金的首尾差距也超过21%。可见,在基金业绩分化的年代,选好基金才是实现赢利的关键。而构建一个好的投资组合,则能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
没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不同年龄层、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基金的投资组合。同时,理性选择基金还要看基金公司、公司的诚信度、旗下基金历史收益、风险控制能力等。
虽然基金投资可以用“共同投资、专家理财、收益共享、风险共担”这十六个字来形容,但不少投资者投资基金并不理性,他们选择基金时,或过于盲目,一味追求高收益,或人云亦云,照搬人家的投资思路,却忘记了分析自己的需求和风险偏好。
那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风险偏好的人该如何选择基金呢?什么才是最适合你的基金组合呢?下面,请看本刊记者为您量身定做的几套方案。
目前,市面上的开放式基金达到284只,封闭式基金也有50只,再加上不断上市的新基金,已足够让刚入门的投资者眼花缭乱。那么,投资者该怎么买?买什么?买多少?其实,从理财的角度来说,不同年龄的人、不同风险偏好的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基金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潇洒的单身一族〕
年龄:24-35岁
群体特征:此阶段的人们可塑性强,潜力大,正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年轻,几乎没有经济负担,但积蓄也比较少。消费观念紧跟潮流,注重娱乐产品和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同时,为了将来的成家、事业的发展,也开始未雨绸缪。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赚钱能力也逐渐加强。总的来说,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
基金组合建议: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好,以资产的增值为首要目标,可以多选择一些股票方向的基金。
(一)激进型:以5:3:2的比例构建一个激进型的基金组合。其中,80%的资产投资于偏股票方向的基金,充分分享2007年的牛市行情。20%的资金投资于平衡型的基金,降低组合的风险系数。
(二)稳健型:以4:3:3的比例构建一个稳健的基金组合。其中,用不超过40%的比例投资于股票型基金,追求高收益,30%的平衡型基金、30%的债券型基金,降低组合的投资风险。
〔中年的夹心一族〕
年龄:35-50岁
群体特征:已经成家,夫妇已经上了年纪但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抚养。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一族,家庭、工作的压力都比较大。处于这一阶段的消费者经济状况尚可,消费习惯稳定。因这一阶段的投资者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风险偏好受家庭整体的财务状况影响比较大,因此,风险承受能力也因家庭财务状况来确定。
基金组合建议: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基金组合,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激进型:家庭负担较轻、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5:3:2的比例构建一个激进型的基金组合。充分分享2007年的牛市行情外,将20%的资金投资于债券型基金,承担较低风险的同时增加收益。
(二)稳健型: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可以用3:4:3的比例构建基金组合。30%的资金持有偏股型基金,40%的资金持有平衡型基金,30%的资金持有债券型基金。
(三)保守型:如果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脆弱,那么可以3:5:2的比例构建一个相对平衡的投资组合。30%的资金投资于偏股型的优质基金;50%的资金投资于偏债型的基金;20%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型的基金,降低风险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如中短债、货币市场基金等。
年龄:50岁以上
群体特征:这一年龄层的人们,即将或已经退休,子女已经成年并且独立生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收入大幅度减少,收入仅来源于每月的退休金,只能应付日常的家庭支出。由于已经退休,未来收入的增长空间有限,因此,在投资的过程中,资金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是老年人理财与中青年比起来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因为老年人没有重来的机会,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
基金组合建议:以保证资金安全为第一,在此基础上追求资产的稳健增值。可选一些保本型、债券型基金比较合适。
(一)稳健型:建议以3∶4∶3的比例建立一个偏保守型的基金组合,以30%的比例参与股票型产品,分享长期看好的股票市场收益,以70%的资金持有固定收益型基金,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收益。特别是考虑到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应急事件,比如生病等,因此必须满足一部分资金的流动性需求,建议购买一些流动性强的货币型基金。
(二)收益型:以5∶3∶2的比例构建一个相对平衡的组合,以50%的资产配置在优质混合型基金品种上,既可以有效防御市场高位震荡风险,又可以充分分享牛市中股票市场的收益,30%的短债型基金与20%的货币基金都属于固定收益类品种,在承担较低风险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同时又较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