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之所以能浩浩荡荡,一泄万里,在于她拥有永不枯竭的源头;参天古木之所以能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在于她拥有庞大的根系。语文教学亦复如是,只有把生活作为自己的源头,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导下,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语文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乐于接受的观点。的确,精神世界是物质世界的反应,有了生活的丰富多彩才有语文的绚丽多姿。从结绳记事到今天的信息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断地丰富着语文的内容。回首历史,正是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才会有流芳千古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震撼华夏子孙心灵的吟唱。正是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铮铮气节,才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穿透时空的金石之音。改革开放以来“老板、股票”等词语的死灰复燃,“酷、伊妹儿”等词语的外来引进,“世贸组织、三个代表”等约定俗成新词语的增生,无一不说明生活是语文的源泉。
  正如所有的河流最终要流向大海一样,生活也是语文的最终归宿,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在心与心的碰撞中,语文得以魅力四射,学语文不仅仅是在学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那更是在学做人,学生活。读一首清新的小诗,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甜美。读一篇精美的散文,让我们拾起生活海滩上的五彩贝壳,读一部大作,让我们在沉思中感悟生活,窥见社会百态。总之,生活与语文的相互浸润才使得生活如此的五彩缤纷,充满阳光,从而语文也在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命,焕发出青春活力。
  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始,不出数年便能说会想、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语言素养。探究生活,没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方法,却能收到如此的成效,是在于生活给了孩子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充分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生活在教化儿童中表现出的“诱发、引导、暗示、激励”等作用是隐性的因而儿童最初的语言学习才会显得那样轻松、自然、愉快、有效。而反观学校的教育,过分地注重字、词的训练,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孩子们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而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回归生活呢?如何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与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首先应注重教材中生活因素的挖掘
  在课堂教学中 ,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笔者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结束时,安排学生沿着故事的结尾继续前行,设想皇帝在听了小孩那天真话语后的情景。由于这童话故事性强,故此,学生写作热情高涨,想象奇特,感情深刻。
  他们把生活经验与想象相结合,让自己的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尽情地飞翔。在他们的续文中,有的寄托了自己的善良的心愿,希望皇帝能从谏如流,广开圣听,改过自新,体现了当代少年的淳朴、天真;有的则认为面对暴政,当以革命的武装,推翻腐朽的政权,体现了他们崇尚民主、热爱自由的独立思想。
  后来,我向学生提出建议,选取一篇续文自编自导自演,经反复排练后,在五四青年节文娱晚会上演出,博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结出了丰收的硕果,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建立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延续。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学生了主体地位以及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就是领路人、老师就是领头羊。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
  一次作文课,笔者针对学校新建教室被包工头锁住这一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由于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就在教室里认真地倾听,不时插上一两句自己想法。有的同学认为政府拖欠包工方工资理不可恕却情有可原,包工头锁教室实属无奈,不如此,难以解决问题;有的同学则认为包工头此举实乃下策,如果激起家长愤怒,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于事无补,不如坐下来相互协商,共议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同学则认为这桩事情的实质是政府与包工头斗法而学生吃亏。目光敏锐,言词犀利,见解精辟。
  后来我建议同学们去实地采访一下那些因失去教室的而被迫迁至大礼堂上课的同学。“采光度差、回音太大、人太多空气污浊,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证。”回来后,同学们更是义愤填膺,写作的激情不可抑制,纷纷要求上书乡政府及时解决问题。此值秋天,同学们定下了这篇通讯的题目:秋风萧瑟的时候。
  我把学生的习作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整个习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唱主角,做主人,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和自由,而我所做的只是“穿针引线”工作,巧妙地把握习作的方向和进程,语文课堂始终笼罩着浓浓的“集体生活”氛围。
  课前漫谈”,“课题猜想”,“质疑问难”,“人物研究”,“讨论辩论”,“游戏竞赛”,“艺术家表演”等形式,涉及“听、说、读、思、议、写”多方面。这些教学形式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轻松、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吸引着所有学生参与其中。
  创设“语文”生活,在生活中练习 学校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处,都充溢着各式各样的语文练习机会,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努力创设“语文化”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进行语文练习。
  在每天晨读时,我让同学们交流一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感。
  并作3分钟的即兴演讲,或让学生朗诵自己的得意习作,或让同学们讲自己最喜爱的故事,这样让语文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语文回归社会生活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片面强调学校课堂教学,忽视“生活课堂”教学,无异于拣起芝麻,丢弃西瓜。
  充分利用种种资源让语文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大环境去,利用图书馆、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资料搜集,找到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内容并积累下来。例如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由于所学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遥远,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比较精炼概括,文中也没有相关的插图做辅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让学生去图书馆、阅览室等地方广泛搜集圆明园的资料,让学生去“网络”世界查询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巴特农神庙的资料、英法联军入侵的历史以及雨果的生平……通过资料搜集,同学们了解到圆明园修建与毁灭过程,他们更深刻、更强烈地感受到圆明园的确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艺术馆、博物馆时,心中对圆明园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向往,也进一步认清了侵略者肆意掠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从而加深了对雨果先生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和高尚的人格的认识。无疑,课外广泛搜集,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又使他们掌握了许多课外知识,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所必需的各种综合能力。
  在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
  在课堂之余,我带领学生走街串巷清理较正那些广告上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语句。无论是挥汗如雨的炎炎夏日,还是大雪纷飞的数九寒天,同学们始终热情似火。我知道是生活给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生活让他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这地方地处高山,水源缺乏,于是修建了一个水库,这水库就成了我们这个乡的生命线,但近年来,由于受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的影响,水质急剧下降。我建议同学们深入调查水库现状以及水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办法。同学们欣然接受任务。经过一个月的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同学们写出了自己调查报告,虽然其中有些观点还幼稚,但也不乏真知灼见。这些报告被提交后,提高自来水质量这个提案成了我们这个小地方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为提高自来水质量起到了舆论导向的作用。学生也从这件事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和语文的巨大影响。
  学生应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环境建设、关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开展专题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回归社会生活,不必担心落后于时代。
  语文是生活中的润滑剂、添加剂,造福于我们,给予生活更多的"姿色";语文是生活中的温暖与耀眼的阳光,给人以力量。在生活中不用语文的人是弱者,多用语文的人是强者,善用语文的人更是智者。学会语文也就学会了用自己的所有去创造美好生活。语文愈强,则生活愈美。
  总之,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语文。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枯燥的,离开了语文的生活是乏味的。 享受生活,善待语文,让我们的语文与生活双赢,让我们的生活与语文共舞。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环境,营造一种促进知识转化的激励机制,把信息与人分享作为发展的核心要素;并且为了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全球化、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知识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多,只有以知识管理的手段,才能促进图书馆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交流中心,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归根到底在于知识信息资源被利用和流通;使图书馆
【摘要】中小学舞蹈是当今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纵观大大小小的展演和比赛,发现当今中小学舞蹈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惑,本文从中小学舞蹈选材的方向、训练的方法及发展前景三大部分分别进行了阐述,简要概述了本人对当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舞蹈认识思考  舞蹈是一门结合了音乐、美术、诗歌等体裁的综合性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它以一系列
创新教育必须从小开始,从幼儿开始,而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幼儿艺术教育教学的创新也是当前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重点,教师自身的素质、观念及认识应提高更新。  一、教师应更新观念  1、审美教育为中心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应该树立“审美教育”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目标和行动指南。教学目标的
【摘要】为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本文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通过音乐课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强化“双训”,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6项基本技能与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并介绍了取得的较好效果。  【关键词】学前教育双训职业技能  正文: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于1990年开设。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学前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人的左、右脑所分别具有的优势功能。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对形象思维的研究很不够。形象思维活动只局限在幼儿阶段,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即使象音乐这样一门主要是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也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音乐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女或男女青年。”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也不能忽略对后进生的关注、教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落后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已经习惯了对他们的批评和训斥,甚至轻率的断言他们不可救药。可是,世界上没有甘心落后的人,后进生的眼里也经常闪动着
长期以来,说起作文,让学生害怕,使老师头疼。“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组合排列,都反映了一个道理——“难”。在经历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轮教学实践后,我认识到习作教学要早起步,抓时机,活训练。在这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就应有目的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将蕴含着丰富作文内容的活动与习作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在活动中积累
摘 要在这个“创新”为主旋律的新时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方法五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198-02  “大
孔、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几千年来所散发着幽谷之兰的清香。陶冶、浸润着炎黄子孙。其中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之中就蕴含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王者与民众的和谐相处。在我们提和谐社会的当今时代,读来仍倍受启迪、获益非浅。  文章开篇就提出“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而“民不加多”的现象,面对这一疑问,孟子一针见血以战喻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指出看问
【摘要】课堂是实践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改的主战场和实践新课改理念的主渠道。在新课改步入关键的新十年之际,小学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科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就小学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充分准备、创设氛围、合作教学、综合评价四个过程模式,是在以往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主互动学习型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