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针对当前建阳桔柚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阳桔柚 病虫害 防治
建阳桔柚是建阳市主要的经济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也是该市支柱产业之一。在建阳桔柚栽培管理中,主要是提高柑桔的产量和品质, 生产适合人们健康要求绿色果品,而生产绿色果品搞好病虫害防治是关键,针对当前建阳桔柚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
建阳桔柚的主要病害是溃疡病、炭疽病(建阳桔柚的抗病性比温州蜜橘强,不易发生疮痂病);主要虫害是螨类(红蜘蛛、锈壁虱),蚧类(介壳虫),鳞翅目类(潜叶蛾、吸果夜蛾),天牛类(褐天牛、星天牛、枝天牛),花蕾蛆。
一、桔柚的主要病害
(一)溃疡病。是建阳桔柚的一种主要病害,病源属于细菌,自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发生,5 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6、7、8月为夏梢的发病高峰,9、10月份为秋梢的发病高峰,6至7月上旬为果实的发病高峰;夏梢易感病,秋梢次之。其症状主要是叶背出现针尖大的浓黄色油浸状圆形病斑,以后叶片正反面隆起,夏季嫩梢上起初为圆形水渍状小斑点,后迅速扩大为水泡状、圆形海绵状,突起甚高,裂口大而深,果实上病斑火山口状外貌更为显著,病斑也较大。25℃-30℃为最适温度,高温高湿利于发病,病原菌在叶、枝梢及果实的病斑中越冬,来春水湿时,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及人为工具传播,由寄主的气孔、皮孔及伤口侵入,危害嫩叶、新梢和幼果。主要防治措施:加强检疫;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并集中烧毁;通过施肥管理和抹芽控制夏、秋梢的生长,防止徒长,保持梢期一致;防治好新梢虫害,尤其是潜叶蛾;夏秋梢应在抽梢伸长到5厘米-7厘米时喷第一次药,每隔一周喷一次药施,每次梢用药2次-3次;幼果自5月中旬(谢花后10天-15天)第一次用药,以后每隔10天-15天用药一次,根据降雨情况共用2次-4次波尔多液;药剂选择: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50%代森铵500倍~800倍、47%加瑞农(春雷.王铜)可湿粉800倍~l000倍液等。
(二)炭疽病。炭疽病是建阳桔柚为害较重的病害。柑桔炭疽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可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果实腐烂及落果。带病果实常在贮运期间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采后病害。柑桔炭疽病为害叶片有两种症状类型:急性型(叶枯型)症状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暗绿色,像被开水烫过的样子,病、健部边缘处很不明显,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卷曲,叶片很快脱落。此病从开始到叶片脱落不过是3天-5天。叶片已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液点。慢性型(叶斑型)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主要防治措施: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水、灌溉;在春、夏、秋梢嫩叶期,各喷药一次,在落花后一个月内喷药2次-3次,每隔10天-15天喷药一次,以防炭疽病侵入幼果期, 药剂选择:25%苯醚甲环唑或25%咪鲜胺2000倍~2500倍液、80%大生(代森錳锌)400倍~600倍液、25%凯润(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2000倍液轮换喷施。
二、桔柚的主要虫害
(一)螨类。
1.红蜘蛛。为害叶片与果实。叶片被害,在叶面出现许多针头状灰白色小斑,失去光泽,严重时,全叶灰白,引起大量落叶。幼果蒂部受害造成落果,成熟果实受害则易腐烂,不耐贮运。红蜘蛛一年发生15代-18代,田间世代重叠。多以成螨和卵在枝、叶上越冬,但多数地区无明显越冬阶段。完成一代所需时间随温度而异。20℃-30℃和60%-70%相对湿度是其繁殖和发育的适宜条件,超过35℃和高湿均不利其生存。春季日均温达12℃时虫口增加,20℃时盛发,30℃以上繁殖受到抑制,虫口下降。春末夏初(4月-5月),由于温、湿度适宜,新梢抽发营养丰富,是其发生和为害盛期,如这时高温少雨常造成大发生而落叶落果;6月-8月由于高温多雨和天敌控制,虫口很少;9月-11月如气候合适也会造成为害。主要防治措施:加强水肥管理,冬季干旱季节及时灌水,保证果园有充足水分和湿度;保护利用天敌,纯绥螨、食螨瓢虫、草青蛉、蓟马等均是红蜘蛛的有效天敌,可以加以保护和利用;花前是进行药剂防治红蜘蛛的最佳施药时期,药剂可选用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000倍~2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3000倍~4000倍液等轮换使用。
2.锈壁虱为害柑桔的叶片和果实。果实受害后由于表皮油胞被破坏,其芳香油溢出而被氧化,果皮呈黑褐色,果农称为黑皮果。叶片受害,叶背表皮细胞受到破坏,呈现铁锈色。锈壁虱一般在每年6月以后才盛发,8月-9月达到高峰。因此,6月中旬以后注意检查,发现一张叶有虫3头,一个果实有虫5头时应喷药防治。主要防治措施参照红蜘蛛。
(二)蚧类。
介壳虫类在建阳桔柚中常发生的有:矢尖蚧、糠片蚧、吹绵蚧、黑点蚧、褐圆蚧和粉蚧等。以矢尖蚧为害最重,柑桔矢尖蚧为害叶片、果实和小枝,受害轻的叶片被害处出现淡黄色斑点;若许多雄虫聚集取食为害,叶片受害处的反面出现黄色斑块,严重时叶片变畸形、卷曲,枝叶干枯,果实受害处呈黄绿色,外观差,味酸,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矢尖蚧在建阳每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虫过冬, 5月上中旬第一代若虫出现。7月上中旬第二代寄生在新叶及果面上。9月上旬第三代发生为害。主要防治措施:冬季剪除病虫枝叶,扫净枯枝落叶,铲除杂草,消灭越冬介壳虫;喷药防治抓好各代二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尤其以第一代二龄若虫高峰期为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常用药剂有:绿颖矿物油乳剂100倍~200倍液、氧化乐果800倍~1000倍液、松脂合剂夏秋季用20倍液,冬季10倍液等。
(三)鳞翅目类。
1.柑桔潜叶蛾建阳桔柚产区都有发生。苗木和幼龄树发生为害最严重。幼虫在柑桔嫩梢、嫩叶皮下钻蛀为害,造成弯曲的白色虫道,使叶片卷缩硬化,光合作用受阻,易落叶,严重者影响树势和产量。被害叶片常导致溃疡病发生,易成为红蜘蛛、卷叶蛾、锈壁虱等害虫的聚居和越冬场所。潜叶蛾在建阳发生11代以上,多以蛹在叶缘卷折内越冬,次年春梢抽出时成虫羽化,产卵于叶中脉两侧。夏秋梢抽发期与幼虫发生期吻合时,则受害严重;抽梢越不整齐,潜叶蛾取食条件越好,为害更严重。防治方法在夏秋梢芽长2毫米-3毫米,或新叶受害5%,或新梢嫩芽抽生达50%时,开始喷药。一般每次梢期喷2次-3次,每次相隔5天-7天。喷药在成虫期和低龄幼虫期进行,效果较好。常用药剂有:2.5%溴氰菊酯乳剂 5000倍~6000倍,2.5%功夫乳油2000倍~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5000倍液等。 2.吸果夜蛾在建阳桔柚产区均有发生。成虫吸食柑桔果实的汁液,受害果实表面出现锈花针刺状小孔,刚被取食的小孔有汁液流出,两天后果皮刺孔处周围海绵层出现直径约1厘米左右的淡红色圆圈,以后果实逐渐腐烂脱落。采收后贮运期易腐烂。防治方法:在吸果夜蛾为害期每晚 8时-12时人工捕捉成虫;在果园边缘用波长5934 的40瓦黄色荧光灯,每15毫升支或每0.067ha平均用1.5支,对成虫有很好的驱避效果,白炽灯效果次之;在为害严重时,用纸袋将果实套住,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
(四)天牛类。
柑桔天牛,又称牛角虫,在建阳为害桔柚的主要有褐天牛、星天牛、枝天牛三种。以星天牛为例:星天牛以幼虫蛀食树干和主根的皮层,切断植株养分供应,使植株缺乏营养,生长衰弱,受害轻的植株与受害部位相对应的枝叶变黄,受害重的由于根颈部被环割或大部分根颈被害而使整株黄化,甚至枯死。同时造成的伤口为脚腐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树势影响很大。星天牛在建阳每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隧道或根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寿命约一个月。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产卵期。卵多產在离地面4.6厘米的树干上,每次只产一粒。产卵处树皮呈湿润状,皮层突起开裂,外观呈L、7、⊥、T等形状。幼虫孵化后在树干皮下向下蛀食,以地面上3厘米-6厘米内较多,也沿根下蛀。约3个-4个月后蛀入木质部,咬碎的木屑和粪便推出虫孔外。防治方法:捕捉成虫,5月-7月晴天闷热的中午,成虫多栖息在树头及枝叶阴蔽处,捕捉收效大;在成虫产卵期间,巡视桔柚园,及时刮除树干上的卵粒及捕杀树皮下蛀食的幼虫;钩杀或毒杀幼虫,用铁丝从孔口深入孔道钩杀幼虫,不易钩杀的幼虫,可用药棉蘸敌敌畏放入洞孔深处,再用湿泥封口熏杀。
(五)柑桔花蕾蛆。
花蕾蛆又叫柑蕾瘿蚊、花蛆,以幼虫在花蕾内蛀食,受害花蕾膨大呈灯笼状,不能正常开花,受害较晚的花蕾虽能开花,但花瓣扭曲,花丝间充满粘液,早期脱落,影响产量。柑桔花蕾蛆在建阳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表土层中越冬。第二年3月-4月成虫羽化后,产卵于花蕾内,卵产在花丝和子房周围。幼虫孵化后,在花蕾内为害10余天。春天多雨季节、果园阴蔽、土壤松软潮湿的条件下,有利于成虫发生。防治方法:成虫羽化出土和幼虫老化入土前,在树冠下的地面上,撒毒土杀成虫和幼虫;当花蕾2毫米-3毫米时,用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6000倍,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连续喷2次,每次相隔5天-7天。
【关键词】:建阳桔柚 病虫害 防治
建阳桔柚是建阳市主要的经济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也是该市支柱产业之一。在建阳桔柚栽培管理中,主要是提高柑桔的产量和品质, 生产适合人们健康要求绿色果品,而生产绿色果品搞好病虫害防治是关键,针对当前建阳桔柚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
建阳桔柚的主要病害是溃疡病、炭疽病(建阳桔柚的抗病性比温州蜜橘强,不易发生疮痂病);主要虫害是螨类(红蜘蛛、锈壁虱),蚧类(介壳虫),鳞翅目类(潜叶蛾、吸果夜蛾),天牛类(褐天牛、星天牛、枝天牛),花蕾蛆。
一、桔柚的主要病害
(一)溃疡病。是建阳桔柚的一种主要病害,病源属于细菌,自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发生,5 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6、7、8月为夏梢的发病高峰,9、10月份为秋梢的发病高峰,6至7月上旬为果实的发病高峰;夏梢易感病,秋梢次之。其症状主要是叶背出现针尖大的浓黄色油浸状圆形病斑,以后叶片正反面隆起,夏季嫩梢上起初为圆形水渍状小斑点,后迅速扩大为水泡状、圆形海绵状,突起甚高,裂口大而深,果实上病斑火山口状外貌更为显著,病斑也较大。25℃-30℃为最适温度,高温高湿利于发病,病原菌在叶、枝梢及果实的病斑中越冬,来春水湿时,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及人为工具传播,由寄主的气孔、皮孔及伤口侵入,危害嫩叶、新梢和幼果。主要防治措施:加强检疫;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并集中烧毁;通过施肥管理和抹芽控制夏、秋梢的生长,防止徒长,保持梢期一致;防治好新梢虫害,尤其是潜叶蛾;夏秋梢应在抽梢伸长到5厘米-7厘米时喷第一次药,每隔一周喷一次药施,每次梢用药2次-3次;幼果自5月中旬(谢花后10天-15天)第一次用药,以后每隔10天-15天用药一次,根据降雨情况共用2次-4次波尔多液;药剂选择: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50%代森铵500倍~800倍、47%加瑞农(春雷.王铜)可湿粉800倍~l000倍液等。
(二)炭疽病。炭疽病是建阳桔柚为害较重的病害。柑桔炭疽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可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果实腐烂及落果。带病果实常在贮运期间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采后病害。柑桔炭疽病为害叶片有两种症状类型:急性型(叶枯型)症状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暗绿色,像被开水烫过的样子,病、健部边缘处很不明显,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卷曲,叶片很快脱落。此病从开始到叶片脱落不过是3天-5天。叶片已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液点。慢性型(叶斑型)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主要防治措施: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水、灌溉;在春、夏、秋梢嫩叶期,各喷药一次,在落花后一个月内喷药2次-3次,每隔10天-15天喷药一次,以防炭疽病侵入幼果期, 药剂选择:25%苯醚甲环唑或25%咪鲜胺2000倍~2500倍液、80%大生(代森錳锌)400倍~600倍液、25%凯润(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2000倍液轮换喷施。
二、桔柚的主要虫害
(一)螨类。
1.红蜘蛛。为害叶片与果实。叶片被害,在叶面出现许多针头状灰白色小斑,失去光泽,严重时,全叶灰白,引起大量落叶。幼果蒂部受害造成落果,成熟果实受害则易腐烂,不耐贮运。红蜘蛛一年发生15代-18代,田间世代重叠。多以成螨和卵在枝、叶上越冬,但多数地区无明显越冬阶段。完成一代所需时间随温度而异。20℃-30℃和60%-70%相对湿度是其繁殖和发育的适宜条件,超过35℃和高湿均不利其生存。春季日均温达12℃时虫口增加,20℃时盛发,30℃以上繁殖受到抑制,虫口下降。春末夏初(4月-5月),由于温、湿度适宜,新梢抽发营养丰富,是其发生和为害盛期,如这时高温少雨常造成大发生而落叶落果;6月-8月由于高温多雨和天敌控制,虫口很少;9月-11月如气候合适也会造成为害。主要防治措施:加强水肥管理,冬季干旱季节及时灌水,保证果园有充足水分和湿度;保护利用天敌,纯绥螨、食螨瓢虫、草青蛉、蓟马等均是红蜘蛛的有效天敌,可以加以保护和利用;花前是进行药剂防治红蜘蛛的最佳施药时期,药剂可选用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000倍~2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3000倍~4000倍液等轮换使用。
2.锈壁虱为害柑桔的叶片和果实。果实受害后由于表皮油胞被破坏,其芳香油溢出而被氧化,果皮呈黑褐色,果农称为黑皮果。叶片受害,叶背表皮细胞受到破坏,呈现铁锈色。锈壁虱一般在每年6月以后才盛发,8月-9月达到高峰。因此,6月中旬以后注意检查,发现一张叶有虫3头,一个果实有虫5头时应喷药防治。主要防治措施参照红蜘蛛。
(二)蚧类。
介壳虫类在建阳桔柚中常发生的有:矢尖蚧、糠片蚧、吹绵蚧、黑点蚧、褐圆蚧和粉蚧等。以矢尖蚧为害最重,柑桔矢尖蚧为害叶片、果实和小枝,受害轻的叶片被害处出现淡黄色斑点;若许多雄虫聚集取食为害,叶片受害处的反面出现黄色斑块,严重时叶片变畸形、卷曲,枝叶干枯,果实受害处呈黄绿色,外观差,味酸,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矢尖蚧在建阳每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虫过冬, 5月上中旬第一代若虫出现。7月上中旬第二代寄生在新叶及果面上。9月上旬第三代发生为害。主要防治措施:冬季剪除病虫枝叶,扫净枯枝落叶,铲除杂草,消灭越冬介壳虫;喷药防治抓好各代二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尤其以第一代二龄若虫高峰期为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常用药剂有:绿颖矿物油乳剂100倍~200倍液、氧化乐果800倍~1000倍液、松脂合剂夏秋季用20倍液,冬季10倍液等。
(三)鳞翅目类。
1.柑桔潜叶蛾建阳桔柚产区都有发生。苗木和幼龄树发生为害最严重。幼虫在柑桔嫩梢、嫩叶皮下钻蛀为害,造成弯曲的白色虫道,使叶片卷缩硬化,光合作用受阻,易落叶,严重者影响树势和产量。被害叶片常导致溃疡病发生,易成为红蜘蛛、卷叶蛾、锈壁虱等害虫的聚居和越冬场所。潜叶蛾在建阳发生11代以上,多以蛹在叶缘卷折内越冬,次年春梢抽出时成虫羽化,产卵于叶中脉两侧。夏秋梢抽发期与幼虫发生期吻合时,则受害严重;抽梢越不整齐,潜叶蛾取食条件越好,为害更严重。防治方法在夏秋梢芽长2毫米-3毫米,或新叶受害5%,或新梢嫩芽抽生达50%时,开始喷药。一般每次梢期喷2次-3次,每次相隔5天-7天。喷药在成虫期和低龄幼虫期进行,效果较好。常用药剂有:2.5%溴氰菊酯乳剂 5000倍~6000倍,2.5%功夫乳油2000倍~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5000倍液等。 2.吸果夜蛾在建阳桔柚产区均有发生。成虫吸食柑桔果实的汁液,受害果实表面出现锈花针刺状小孔,刚被取食的小孔有汁液流出,两天后果皮刺孔处周围海绵层出现直径约1厘米左右的淡红色圆圈,以后果实逐渐腐烂脱落。采收后贮运期易腐烂。防治方法:在吸果夜蛾为害期每晚 8时-12时人工捕捉成虫;在果园边缘用波长5934 的40瓦黄色荧光灯,每15毫升支或每0.067ha平均用1.5支,对成虫有很好的驱避效果,白炽灯效果次之;在为害严重时,用纸袋将果实套住,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
(四)天牛类。
柑桔天牛,又称牛角虫,在建阳为害桔柚的主要有褐天牛、星天牛、枝天牛三种。以星天牛为例:星天牛以幼虫蛀食树干和主根的皮层,切断植株养分供应,使植株缺乏营养,生长衰弱,受害轻的植株与受害部位相对应的枝叶变黄,受害重的由于根颈部被环割或大部分根颈被害而使整株黄化,甚至枯死。同时造成的伤口为脚腐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树势影响很大。星天牛在建阳每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隧道或根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寿命约一个月。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产卵期。卵多產在离地面4.6厘米的树干上,每次只产一粒。产卵处树皮呈湿润状,皮层突起开裂,外观呈L、7、⊥、T等形状。幼虫孵化后在树干皮下向下蛀食,以地面上3厘米-6厘米内较多,也沿根下蛀。约3个-4个月后蛀入木质部,咬碎的木屑和粪便推出虫孔外。防治方法:捕捉成虫,5月-7月晴天闷热的中午,成虫多栖息在树头及枝叶阴蔽处,捕捉收效大;在成虫产卵期间,巡视桔柚园,及时刮除树干上的卵粒及捕杀树皮下蛀食的幼虫;钩杀或毒杀幼虫,用铁丝从孔口深入孔道钩杀幼虫,不易钩杀的幼虫,可用药棉蘸敌敌畏放入洞孔深处,再用湿泥封口熏杀。
(五)柑桔花蕾蛆。
花蕾蛆又叫柑蕾瘿蚊、花蛆,以幼虫在花蕾内蛀食,受害花蕾膨大呈灯笼状,不能正常开花,受害较晚的花蕾虽能开花,但花瓣扭曲,花丝间充满粘液,早期脱落,影响产量。柑桔花蕾蛆在建阳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表土层中越冬。第二年3月-4月成虫羽化后,产卵于花蕾内,卵产在花丝和子房周围。幼虫孵化后,在花蕾内为害10余天。春天多雨季节、果园阴蔽、土壤松软潮湿的条件下,有利于成虫发生。防治方法:成虫羽化出土和幼虫老化入土前,在树冠下的地面上,撒毒土杀成虫和幼虫;当花蕾2毫米-3毫米时,用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6000倍,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连续喷2次,每次相隔5天-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