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互联网、电子商务正在以超乎人们之想象的速度迅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标志着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实力和地位,并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极大影响。企业发展也不例外,企业办公的自动化,资源配置的联动化,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等管理体系的建立,无不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先足条件。档案信息作为企业内部运行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份,其管理也日趋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化,绝大多数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自身发展、决策管理的驱动力。
[关键词] 企业档案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0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企业档案工作的根本追求,是实现档案工作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要途径。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档案信息本身来源于企业档案,但不仅仅局限于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它是企业档案内容的某种提炼、处理和传递,经过再加工后形成的信息产品。二是相对于利用而言,企业档案信息它具备了某种性质或属性,表达的是来源于企业档案的信息,并且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系统,与其他社会信息融合使用,作用于社会各阶层,并服务于一定的目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无疑给国内众多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所以,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发展的不平衡畸形现象众所周知,不易忽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企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决定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相当多的传统企业档案工作还是靠手工作坊式运作,电脑等新科技、新产品的利用被看作是“奢侈品,”在企业管理和运营中发挥不了有效作用,导致企业发展创新水平滞后。而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开放式的新兴企业(公司)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投资要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肯下本钱,档案专业人员比较多,他们把档案信息看成资本,视为生存发展的基础。
1.2、企业的发展,多数注重软硬件工作的配备和开发,对档案管理及其人才队伍本身如何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所忽视。目前,大多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前期调研工作投入不足,自动化系统功能和数字化档案未能方便用户,档案专业人员未能及时引进。如果企业对档案资源未作科学分类、整理、检索、编研等基础性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没有真正形成一定规模的数字化档案数据库,没有真正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全文管理和利用,就很难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就很难建立一支档案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企业间横向信息的合作,档案信息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就无法实现。据统计,我国企业档案目录数据能用计算机管理起来的仅占总数的2%左右,与全部档案信息数字化相差甚远。建立数字化档案数据库,收集、贮存、积累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对企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扩展,横向间信息的互动、文件种类、信息数量的增加,载体形式的多样化,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并且其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关键。专业人员素质较低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瓶颈”。目前,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形势发展的需要。
1.3企业档案队伍面临着知识老化,运用信息技能差,信息资源开发传统化,档案工作者难有作为等状况。目前, 多数企业档案信息的开发只停留在简单介绍、汇编、保管等手段,有的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很少进行档案的编研、检索和信息开发等工作,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档案调研报告微乎其微。档案部门服务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档案上网质量不高,信息的二次利用差,资源开发不够。企业人员要想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赋予的使命,就必须与时俱进,广学搏采,接纳多方面信息,提高网络运用技能,提高档案资源开发运用技能。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设想与对策
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任重道远,我认为应着力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2.1企业领导要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科学决策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领导决策和管理水平,应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为出发点,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具有規范化、程序化的档案法规体系。企业领导要认识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自身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认识到建设一支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企业档案管理自动化的客观要求。任何一个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都不是企业哪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协调,各部门的组织参与 ,大力协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般来说,企业各个部门提出要求,进行用户需求及其分析,然后由档案信息系统部门进行开发、集成,再由企业领导提出决策判断。
2.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时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档案是社会众多信息资源中最基础的部分,在当今人类社会正处的信息时代中,人们对信息的要求已由数量的需要转变到质量的渴望,这将使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提供利用服务工作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入世后企业档案信息部门应转变观念,研究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人才第一, 服务第一,创新第一的思想。
首先,要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传统的档案管理一直以保管为主,封闭式贮存,提供借阅和利用,管理人员类同保管员,这无疑不适合信息时代的需要。而信息时代的社会,直接依赖于智力资源和通过人的知识、素质、技能以及对业务熟练程度等来体现信息资源掌握和拥有的多少。具体到档案管理工作,档案人员在档案收集、管理、提供利用、信息开发等方面都担任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档案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而且是档案信息资源和利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是高质量产品的设计者和操作者。所以企业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应该树立档案管理人员第一的观念。
其次,企业档案信息部门应树立馆藏档案研究第一的观念。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熔档案与社会于一体,档案信息化应面向社会,单纯的管理档案实体是不够的,要把守资源的观念转到用资源的层次上,要深挖档案馆藏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收集社会需要的信息,主动地对馆藏的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使档案信息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知识。要在档案人员中提倡熟悉馆藏、利用馆藏、研究开发馆藏的风气,不能认为馆藏数量越多,信息就越多。要知道信息时代,网络使电子信息资源急剧增加,方便快捷,一份文件,利用者可通过各种渠道在网上查阅到。
第三,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开辟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企业档案软件的功能开发。懂得开发和挖掘各种适销对路的档案信息;懂得企业产品的定位、定价、促销、库存、开发新产品等,必须要了解产品的市场份额,市场状况和竞争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领导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产品;才能将自身融入信息系统,从观念上真正向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第四,加强横向联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信息资源能够无限制地进行扩充,在扩充中资源可以得到利用,在横向联合的共享中利用效益得到倍增。企业内部应专门设立档案管理信息中心(室),在其内部统一档案的管理方式、统一分类编号原则,统一软件功能设置,最好形成局域网,内部信息资源联网,无纸办公。企业要对外发布必要信息时,应作到科学地把握保密与利用的关系,作好信息安全保密,同时要积极开展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3企业档案工作者要认识到,加强学习,研究问题,开拓进取,提高服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尽快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档案工作者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全面加强档案管理,不断扩展档案信息,努力使档案信息顺利地进入社会信息交流系统,并实现一定的社会服务目标。要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创建高质量的企业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传递、发布信息,与社会加强沟通交流。同时要提高理论素养,充实业务知识,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强化创新发展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服自满懈怠思想,强化创优争先意识;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唯条件论思想,强化创业爱岗意识。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走在前茅,不能只当“配角”和“保管员”,要提高自己运用现代化工具获得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协作与同行建立和谐的关系,突破语言障碍,使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为我们所用.
[关键词] 企业档案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0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企业档案工作的根本追求,是实现档案工作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要途径。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档案信息本身来源于企业档案,但不仅仅局限于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它是企业档案内容的某种提炼、处理和传递,经过再加工后形成的信息产品。二是相对于利用而言,企业档案信息它具备了某种性质或属性,表达的是来源于企业档案的信息,并且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系统,与其他社会信息融合使用,作用于社会各阶层,并服务于一定的目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无疑给国内众多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所以,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发展的不平衡畸形现象众所周知,不易忽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企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决定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相当多的传统企业档案工作还是靠手工作坊式运作,电脑等新科技、新产品的利用被看作是“奢侈品,”在企业管理和运营中发挥不了有效作用,导致企业发展创新水平滞后。而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开放式的新兴企业(公司)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投资要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肯下本钱,档案专业人员比较多,他们把档案信息看成资本,视为生存发展的基础。
1.2、企业的发展,多数注重软硬件工作的配备和开发,对档案管理及其人才队伍本身如何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所忽视。目前,大多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前期调研工作投入不足,自动化系统功能和数字化档案未能方便用户,档案专业人员未能及时引进。如果企业对档案资源未作科学分类、整理、检索、编研等基础性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没有真正形成一定规模的数字化档案数据库,没有真正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全文管理和利用,就很难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就很难建立一支档案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企业间横向信息的合作,档案信息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就无法实现。据统计,我国企业档案目录数据能用计算机管理起来的仅占总数的2%左右,与全部档案信息数字化相差甚远。建立数字化档案数据库,收集、贮存、积累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对企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扩展,横向间信息的互动、文件种类、信息数量的增加,载体形式的多样化,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并且其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关键。专业人员素质较低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瓶颈”。目前,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形势发展的需要。
1.3企业档案队伍面临着知识老化,运用信息技能差,信息资源开发传统化,档案工作者难有作为等状况。目前, 多数企业档案信息的开发只停留在简单介绍、汇编、保管等手段,有的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很少进行档案的编研、检索和信息开发等工作,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档案调研报告微乎其微。档案部门服务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档案上网质量不高,信息的二次利用差,资源开发不够。企业人员要想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赋予的使命,就必须与时俱进,广学搏采,接纳多方面信息,提高网络运用技能,提高档案资源开发运用技能。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设想与对策
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任重道远,我认为应着力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2.1企业领导要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科学决策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领导决策和管理水平,应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为出发点,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具有規范化、程序化的档案法规体系。企业领导要认识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自身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认识到建设一支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企业档案管理自动化的客观要求。任何一个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都不是企业哪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协调,各部门的组织参与 ,大力协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般来说,企业各个部门提出要求,进行用户需求及其分析,然后由档案信息系统部门进行开发、集成,再由企业领导提出决策判断。
2.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时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档案是社会众多信息资源中最基础的部分,在当今人类社会正处的信息时代中,人们对信息的要求已由数量的需要转变到质量的渴望,这将使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提供利用服务工作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入世后企业档案信息部门应转变观念,研究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人才第一, 服务第一,创新第一的思想。
首先,要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传统的档案管理一直以保管为主,封闭式贮存,提供借阅和利用,管理人员类同保管员,这无疑不适合信息时代的需要。而信息时代的社会,直接依赖于智力资源和通过人的知识、素质、技能以及对业务熟练程度等来体现信息资源掌握和拥有的多少。具体到档案管理工作,档案人员在档案收集、管理、提供利用、信息开发等方面都担任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档案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而且是档案信息资源和利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是高质量产品的设计者和操作者。所以企业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应该树立档案管理人员第一的观念。
其次,企业档案信息部门应树立馆藏档案研究第一的观念。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熔档案与社会于一体,档案信息化应面向社会,单纯的管理档案实体是不够的,要把守资源的观念转到用资源的层次上,要深挖档案馆藏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收集社会需要的信息,主动地对馆藏的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使档案信息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知识。要在档案人员中提倡熟悉馆藏、利用馆藏、研究开发馆藏的风气,不能认为馆藏数量越多,信息就越多。要知道信息时代,网络使电子信息资源急剧增加,方便快捷,一份文件,利用者可通过各种渠道在网上查阅到。
第三,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开辟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企业档案软件的功能开发。懂得开发和挖掘各种适销对路的档案信息;懂得企业产品的定位、定价、促销、库存、开发新产品等,必须要了解产品的市场份额,市场状况和竞争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领导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产品;才能将自身融入信息系统,从观念上真正向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第四,加强横向联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信息资源能够无限制地进行扩充,在扩充中资源可以得到利用,在横向联合的共享中利用效益得到倍增。企业内部应专门设立档案管理信息中心(室),在其内部统一档案的管理方式、统一分类编号原则,统一软件功能设置,最好形成局域网,内部信息资源联网,无纸办公。企业要对外发布必要信息时,应作到科学地把握保密与利用的关系,作好信息安全保密,同时要积极开展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3企业档案工作者要认识到,加强学习,研究问题,开拓进取,提高服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尽快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档案工作者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全面加强档案管理,不断扩展档案信息,努力使档案信息顺利地进入社会信息交流系统,并实现一定的社会服务目标。要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创建高质量的企业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传递、发布信息,与社会加强沟通交流。同时要提高理论素养,充实业务知识,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强化创新发展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服自满懈怠思想,强化创优争先意识;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唯条件论思想,强化创业爱岗意识。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走在前茅,不能只当“配角”和“保管员”,要提高自己运用现代化工具获得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协作与同行建立和谐的关系,突破语言障碍,使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为我们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