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1991—2007年中国统计数据为实际背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出口贸易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出口总额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GDP的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种背景下,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进口、出口分别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单个省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对进口和出口同时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1991到2007年的进、出口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定量分析。
1 经济模型初步建立
本文选取了中国1991——2007年的GDP、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消费支出和投资总额的数据来进行建模分析。
由于,我国政府公布的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单独的政府购买支出(G),而消费(C)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I)包括企业投资和政府直接用于资本形成的支出。因此,我们所说的政府购买G在统计年鉴中是包含在消费和投资里面的,所以支出法核算的恒等式调整为:Y=C+I+X-M;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Y=a+b1x1+b2x2+b3x3+b4x4+ut;①
其中:Y表示GDP;x1表示出口总额;表x2示进口总额;x3表示消费支出;x4表示投资总额;ut表示误差项。
2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2.1模型①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根据表1的数据和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①,用Eviews3.1软件对该方程估计如下:
表1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的t值的绝对值0.667289小于给定显著水平(=0.05)情况下的t的临界值t0.025(n-k-1)=2.1788,落在了接受域,即接受了b2=0的假定,因此该模型不可取;同时也可以看出进口额对GDP的影响不显著。
2.2模型②的建立及估计、检验
将模型①的舍去,再进行二次建模。新建得的回归方程如下:
Y=a+b1x1+b2x2+b3x3+ut;②
其中:Y表示GDP;x1表示出口总额;x2表示消费支出;x3表示投资总额;ut表示随机误差项。
现运用eviews3.1软件对模型②中的x1、x2、x3中的任何两个不同的解释变量求简单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如果|r|>0.9,或者rij2>R2,就可以认定这两个样本之间高度相关,因而,样本就会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2出口总额、消费支出、投资总额相关系数表
由表2可以看出任何两个自变量之间均存在严重的相关性,且x1、x3及x2、x3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即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2.3模型③的建立与估计、检验
现在对模型②进行如下处理:
(1)先舍去模型②变量x3;
(2)再利用一阶差分法进行模型形式的二次变换得到模型③,并得到新的样本数据。
运用eviews软件对模型③及新的样本数据进行估计得如下估计结果:
分别对模型③的估计结果进行如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T检验:由模型③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a=0.05时的t值均落在拒绝域。即接收了b1、b2均不等于0的假定。因此,通过了t检验。
(2)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F检验:由模型③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f值为1027.836,大于在显著性水平a=0.05,f分布的第一自由度为2,第二自由度为13的临界值3.81。显然落在了拒绝域。即接收了b1、b2不全为0的假定。因此,通过了f检验。
(3)拟合优度检验:由模型③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决定系数R2=0.986562,修正的决定系数R2=0.985602.可见无论是R2还是R2都接近于1,说明数据的拟合优度较好。
(4)自相关性检验:通过eviews3.1软件的分析得下图1、et、et-1、et-2、、、、、et-p的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图,其中,AC(atocorrelation)表示各期的相关系数,PAC(pationalcorrelation)表示各期的偏相关系数,其中的虚线表示正负0.5.当第s期的偏相关系数的直方块超过虚线部分时表明偏相关系数t-s>0.5,即存在s阶自相关性。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图1相关系数图
(5)异方差检验——G-Q检验:首先,将表3的16个样本观测值去掉中间的4个,剩下的部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992-1997,第二部分为2002-2007),每部分的观测值的个数为6个,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G--Q检验得到:
RSS1=1721953,RSS2=5430870.
再次,提出检验假设:H0:ut为同方差性;H1:ut为异方差性。
构造F=,(其中c表示每组的个数;k表示自变量的个数)。则统计量F服从F(3,3)分布。通过查显著性水平a=0.05的F分布得F(3,3)=9.28;
而F===3.153901,显然小于F(3,3)=9.28,因此,落在接受域,所以ut为同方差性,即此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6)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4出口总额与国内需求的相关性关系
现在运用eviews3.1软件对模型③中变量x1、x2求相关系数得到上表4的结果。由以上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x1、x2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变小,即新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减轻了很多,仍没有完全取消模型③的多重共线性。但是根据经验所知出口总额与国内消费总额之间总会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因而,通过以上的结果可以得出,模型③的表达式可以确定如下:
从上面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出口额每增加1亿元,GDP就会增加0.670606亿元。
3结论
从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出口总额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GDP的增长。而且出口总额和国内消费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关系。在中国目前已全面开放的今天,出口无可厚非的成为影响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受阻,为了不影响GDP增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国内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辛.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潍坊学院学报,2007(3).
[2]王鹏.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3]蒋亮.我国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4(5).
[4]肖茜.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5).
[5]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种背景下,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进口、出口分别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单个省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对进口和出口同时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1991到2007年的进、出口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定量分析。
1 经济模型初步建立
本文选取了中国1991——2007年的GDP、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消费支出和投资总额的数据来进行建模分析。
由于,我国政府公布的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单独的政府购买支出(G),而消费(C)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I)包括企业投资和政府直接用于资本形成的支出。因此,我们所说的政府购买G在统计年鉴中是包含在消费和投资里面的,所以支出法核算的恒等式调整为:Y=C+I+X-M;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Y=a+b1x1+b2x2+b3x3+b4x4+ut;①
其中:Y表示GDP;x1表示出口总额;表x2示进口总额;x3表示消费支出;x4表示投资总额;ut表示误差项。
2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2.1模型①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根据表1的数据和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①,用Eviews3.1软件对该方程估计如下:
表1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的t值的绝对值0.667289小于给定显著水平(=0.05)情况下的t的临界值t0.025(n-k-1)=2.1788,落在了接受域,即接受了b2=0的假定,因此该模型不可取;同时也可以看出进口额对GDP的影响不显著。
2.2模型②的建立及估计、检验
将模型①的舍去,再进行二次建模。新建得的回归方程如下:
Y=a+b1x1+b2x2+b3x3+ut;②
其中:Y表示GDP;x1表示出口总额;x2表示消费支出;x3表示投资总额;ut表示随机误差项。
现运用eviews3.1软件对模型②中的x1、x2、x3中的任何两个不同的解释变量求简单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如果|r|>0.9,或者rij2>R2,就可以认定这两个样本之间高度相关,因而,样本就会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2出口总额、消费支出、投资总额相关系数表
由表2可以看出任何两个自变量之间均存在严重的相关性,且x1、x3及x2、x3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即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2.3模型③的建立与估计、检验
现在对模型②进行如下处理:
(1)先舍去模型②变量x3;
(2)再利用一阶差分法进行模型形式的二次变换得到模型③,并得到新的样本数据。
运用eviews软件对模型③及新的样本数据进行估计得如下估计结果:
分别对模型③的估计结果进行如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T检验:由模型③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a=0.05时的t值均落在拒绝域。即接收了b1、b2均不等于0的假定。因此,通过了t检验。
(2)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F检验:由模型③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f值为1027.836,大于在显著性水平a=0.05,f分布的第一自由度为2,第二自由度为13的临界值3.81。显然落在了拒绝域。即接收了b1、b2不全为0的假定。因此,通过了f检验。
(3)拟合优度检验:由模型③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决定系数R2=0.986562,修正的决定系数R2=0.985602.可见无论是R2还是R2都接近于1,说明数据的拟合优度较好。
(4)自相关性检验:通过eviews3.1软件的分析得下图1、et、et-1、et-2、、、、、et-p的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图,其中,AC(atocorrelation)表示各期的相关系数,PAC(pationalcorrelation)表示各期的偏相关系数,其中的虚线表示正负0.5.当第s期的偏相关系数的直方块超过虚线部分时表明偏相关系数t-s>0.5,即存在s阶自相关性。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图1相关系数图
(5)异方差检验——G-Q检验:首先,将表3的16个样本观测值去掉中间的4个,剩下的部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992-1997,第二部分为2002-2007),每部分的观测值的个数为6个,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G--Q检验得到:
RSS1=1721953,RSS2=5430870.
再次,提出检验假设:H0:ut为同方差性;H1:ut为异方差性。
构造F=,(其中c表示每组的个数;k表示自变量的个数)。则统计量F服从F(3,3)分布。通过查显著性水平a=0.05的F分布得F(3,3)=9.28;
而F===3.153901,显然小于F(3,3)=9.28,因此,落在接受域,所以ut为同方差性,即此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6)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4出口总额与国内需求的相关性关系
现在运用eviews3.1软件对模型③中变量x1、x2求相关系数得到上表4的结果。由以上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x1、x2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变小,即新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减轻了很多,仍没有完全取消模型③的多重共线性。但是根据经验所知出口总额与国内消费总额之间总会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因而,通过以上的结果可以得出,模型③的表达式可以确定如下:
从上面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出口额每增加1亿元,GDP就会增加0.670606亿元。
3结论
从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出口总额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GDP的增长。而且出口总额和国内消费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关系。在中国目前已全面开放的今天,出口无可厚非的成为影响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受阻,为了不影响GDP增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国内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辛.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潍坊学院学报,2007(3).
[2]王鹏.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3]蒋亮.我国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4(5).
[4]肖茜.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5).
[5]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