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零售业产业规模和增速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拉动内需、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商品流通领域也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外资零售企业纷纷加大在我国的投资力度,本土零售企业遭到巨大的冲击。面对挑战,本土零售企业该如何培育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了一个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其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本土零售企业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一、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零售企业竞争力是指零售企业将现有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动态组合并加以運用和管理的能力,是能够给零售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稀有能力。在对本土零售企业在扩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整体营销服务能力、财务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品牌价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人才聚集能力等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本土零售企业在提升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目前本土零售企业在资本运作、信息化建设、营销渠道和服务建设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取的了一定的成果,但效果依旧不明显,没有形成竞争优势。虽然有着庞大的市场容量和销售规模,但总体上看张力明显不足,本土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很难与实力强大的外资零售企业相提并论,很难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提升核心竞争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问题。
二、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扩张能力较弱,张力明显不足。从国内近几年零售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本土零售企业很难突破区域限制而开展跨区域经营,规模较大的大型零售企业中,区域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这些企业在本区域做大做强之后,受到区域发展空间较小的限制,很难做成规模更为强大的零售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张力明显不足。
第二,成本控制能力不强。近两年我国物价不断上涨,人力成本、房租、水电成本、营运成本增长很快,资金的使用成本很高,再加上商业服务企业税负过重,采购和物流配送成本很高,商品损耗严重,不断加大零售企业经营成本压力。
第三,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性成果难以凸显。不能够创新性地通过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和商品流通渠道管理模式等吸引更多地消费者,捕捉新的消费需求。
第四,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等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较低,电子商务在国内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空间巨大,但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尚不健全,需要建立起风险防范机制,防范经营风险。
三、本土零售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提高本土零售企业的运用企业资源的独特能力
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本土零售企业内部实现技术与技能的结合,在其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对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及所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对企业资源进行充分了解后逐步在各方面建立和确认已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核心竞争力能够转化为自身实力,使得零售企业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运用自身资源要素的独特能力,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能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内持续发展。
(二)加强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而产生企业之间不同的差别,而这些资源又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稀缺的资源和能力如果能与市场条件和环境变化实现恰当匹配,将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对于本土零售企业来说,要想在与外资的竞争当中能够取得成功,促进本土零售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行业状况、经济结构调整状况和内需状况等加快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从而能够在与外资零售企业的激烈竞争中获胜,实现长远发展。
(三)提升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组合能力
第一,在扩张能力方面,本土零售企业要加快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强商品流通能力,实现规模化经营。本土零售企业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利用本土优势抓紧培育与零售企业相配套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促进商品流通。
第二,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本土零售企业要不断加强供应链管理,加快进行物流配送渠道建设,进行合理的物流网点布局,实现营销统筹,资源共享,降低物流配送和服务成本。供应链管理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与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加强库存管理,优化订货流程、合理控制库存商品周转与损耗是提高商品流转的重点;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根本。
第三,在创新能力方面,本土零售企业要立足国内、放眼国外,不断加强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进创新性人才以及创新性商业模式,同时要不断挖掘新的市场潜力,掌握市场动态,进行业态和营运模式的创新。要积极完善企业内部创新服务和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充分挖掘创新潜力,用创新性的成果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四,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本土零售企业要通过力引进技术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传递能力和信息系统运用能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本土零售企业必须抓住这个发展机会,提高网络销售市场的占有率,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不但在行动上要积极迅速,而且还要注意适时转变商业经营模式,不能照搬国内外零售企业的运营模式,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国内市场变化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徐飞.战略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孟鹰,余来文.企业战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张莉艳.零售企业基于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J].企业管理,2011,(5)
[4]苗志娟,王晓凯.我国零售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8,(26)
[5]徐燕,赵艳萍.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J].商业时代,2009,(9)
关键词:本土零售企业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一、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零售企业竞争力是指零售企业将现有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动态组合并加以運用和管理的能力,是能够给零售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稀有能力。在对本土零售企业在扩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整体营销服务能力、财务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品牌价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人才聚集能力等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本土零售企业在提升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目前本土零售企业在资本运作、信息化建设、营销渠道和服务建设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取的了一定的成果,但效果依旧不明显,没有形成竞争优势。虽然有着庞大的市场容量和销售规模,但总体上看张力明显不足,本土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很难与实力强大的外资零售企业相提并论,很难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提升核心竞争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问题。
二、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扩张能力较弱,张力明显不足。从国内近几年零售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本土零售企业很难突破区域限制而开展跨区域经营,规模较大的大型零售企业中,区域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这些企业在本区域做大做强之后,受到区域发展空间较小的限制,很难做成规模更为强大的零售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张力明显不足。
第二,成本控制能力不强。近两年我国物价不断上涨,人力成本、房租、水电成本、营运成本增长很快,资金的使用成本很高,再加上商业服务企业税负过重,采购和物流配送成本很高,商品损耗严重,不断加大零售企业经营成本压力。
第三,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性成果难以凸显。不能够创新性地通过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和商品流通渠道管理模式等吸引更多地消费者,捕捉新的消费需求。
第四,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等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较低,电子商务在国内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空间巨大,但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尚不健全,需要建立起风险防范机制,防范经营风险。
三、本土零售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提高本土零售企业的运用企业资源的独特能力
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本土零售企业内部实现技术与技能的结合,在其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对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及所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对企业资源进行充分了解后逐步在各方面建立和确认已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核心竞争力能够转化为自身实力,使得零售企业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运用自身资源要素的独特能力,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能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内持续发展。
(二)加强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而产生企业之间不同的差别,而这些资源又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稀缺的资源和能力如果能与市场条件和环境变化实现恰当匹配,将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对于本土零售企业来说,要想在与外资的竞争当中能够取得成功,促进本土零售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行业状况、经济结构调整状况和内需状况等加快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从而能够在与外资零售企业的激烈竞争中获胜,实现长远发展。
(三)提升本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组合能力
第一,在扩张能力方面,本土零售企业要加快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强商品流通能力,实现规模化经营。本土零售企业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利用本土优势抓紧培育与零售企业相配套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促进商品流通。
第二,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本土零售企业要不断加强供应链管理,加快进行物流配送渠道建设,进行合理的物流网点布局,实现营销统筹,资源共享,降低物流配送和服务成本。供应链管理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与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加强库存管理,优化订货流程、合理控制库存商品周转与损耗是提高商品流转的重点;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根本。
第三,在创新能力方面,本土零售企业要立足国内、放眼国外,不断加强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进创新性人才以及创新性商业模式,同时要不断挖掘新的市场潜力,掌握市场动态,进行业态和营运模式的创新。要积极完善企业内部创新服务和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充分挖掘创新潜力,用创新性的成果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四,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本土零售企业要通过力引进技术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传递能力和信息系统运用能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本土零售企业必须抓住这个发展机会,提高网络销售市场的占有率,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不但在行动上要积极迅速,而且还要注意适时转变商业经营模式,不能照搬国内外零售企业的运营模式,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国内市场变化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徐飞.战略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孟鹰,余来文.企业战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张莉艳.零售企业基于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J].企业管理,2011,(5)
[4]苗志娟,王晓凯.我国零售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8,(26)
[5]徐燕,赵艳萍.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J].商业时代,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