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生本课堂的“一课一题”实践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课堂里,教师往往是绝对的中心,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基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碎步的模式,在反复强调和反复巩固中“拖”着学生前行。这样的学习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但对于学生的根本发展而言,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这样的方式是有所欠缺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秉承生本课堂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过程中取得多元的收获,投射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一课一题”的策略。
  孕育问题,统领学习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堂上问题的质量高低,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高质量的问题不等于高密度,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需要让“线状”的问题板块化,让学生自己去分层次,自己去探索问题的尽头,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充分,并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
  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笔者在分析教材时,发现学生对于表面积的定义以及求圆柱的两个底面圆的面积是有基础的,所以问题就集中在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上,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这个角度出发,上课伊始,笔者直接从一个生活问题引发,求出圆柱的表面积的问题;学生经过分析和交流,指出圆柱的表面积由三个面组成,而两个底面圆只要知道底面的半径或者直径就可以;至于圆柱的侧面积如何求,已有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指出圆柱的侧面是由长方形卷成的。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对模型的操作来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其面积应当怎样计算。学生的学习就由此开始,并顺利地找到圆柱的侧面积的算法。当然,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有其他发现,比如有学生提出只有沿着圆柱的高展开,才能得到长方形,不然也可以展开成其他形状;还有学生发现求圆柱的侧面积只需要知道底面周长或者半径和直径其中之一,另外加上圆柱的高即可,也就是说,求圆柱的表面积,只要这三个条件之一加上圆柱的高。
  挖掘问题,促进思维
  学生的学习应当融合在一个个问题的学习中,当问题具备一定的思维含金量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在挖掘问题深度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就问题论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深度,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生累积学习经验。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在笔者出示课题之后,立即有学生报出180度的答案,对此,笔者这样来追问学生:“你如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很多学生想到的是利用量角器来测量,在给了学生时间去操作测量之后,不少学生算得的三个角的度数和并不是180度,当然一些灵巧的学生“巧妙”地得到了上述答案。在展示学生活动并引发学生的交流之后,很多学生将问题归结于测量误差上,然后教师推动学生想不同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有的学生想到了标准的三角尺的度数和;有的学生想到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叠到一起,拼出一个平角。这样的学习经历,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推动学生沿着一个简单的问题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尝试和探索,为学生累积了必要的学习经验。
  拓展问题,拓宽视野
  “一课一题”是以一个主问题为线索,沿着问题展开探究,然后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领悟,所以很多问题是具备延展性的。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仅能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能从问题拓展开去,增加数学认识,拓展数学视野,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如在“分数化成小数”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尝试将一些分数化成小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一些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一些分数能化成无限循环小数,尤其是利用计算器计算分母为7的分数化成小数的时候,学生发现了一些奇异的现象。经过观察,学生们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说这些小数都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节都是6位;比如说每个循环小数中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只是排列顺序不同等。在肯定学生的发现后,教师介绍了与此相关的埃及金字塔中的神奇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这个神奇的分母,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拓展到课外。
  结束语
  “一课一题”是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为突破传统课堂“小碎步”的学习模式而做出的尝试。在实际教学中,为突出“一课一题”的实效,教师要依托于教材体系和学情,寻找合适的问题来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对问题的挖掘过程和拓展过程,达成深度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累积知识,而且增长能力,增进经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足够的发展。总之,在尝试“一课一题”的教学策略时,教师要立足于生本课堂,推动学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交流等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交流学习的能力,并推动学生的数学拓展,这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
  參考文献
  [1]徐军.“一课一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一种样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9(22):17-19.
  [2]徐军.“一课一题”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2):16-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其他文献
6月7日,山东青岛通济实验学校举办“科技课堂”活动日。今年以来,该校面向各年级学生开设自主选修科技课,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机器人足球、3D打印、小火箭發射、Mbot小车等特色科技课程学习,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成为“小创客”。  鼓励幼儿文学创新  6月6日,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接力出版社承办的首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首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郑春华等16位作
近来,广东省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扫黄打非”办专项排查整治中小学生线上教育产品行动部署,出台监管办法,将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全部纳入前置审查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切实加强线上教育产品管理。根据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严格內容审查机制,保证学习类APP发布内容健康有益。建立前置筛选审查制度,由教育厅会同有关单位,对学习类APP进行逐一审查,通过后列入白名单。明确规定各
9月6日,《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出台,首次提出学校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并明确了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建立学生安全区域。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涛表示,对各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保持“零容忍”态势,着力构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对涉及校园的有关案事件和报警,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立案、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侦办,坚持露头就打,依法嚴惩。(2019年9
浙江省永康市古山镇古山小学始建于1909年,1952年改名为永康县古山镇中心小学,1992年永康撤县设市,学校更名为永康市古山镇古山小学。在当时崇正小学堂的门口挂着一副对联:“崇德育以为智育体育之本,正少年而立壮年老年之基。”崇德育以为智育体育之本,就是崇尚、推重以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育人作为学校教育之本。正少年而立壮年老年之基,少年思想品质正确而以之为其壮年、老年之根基。这是百年老校秉承并践行
黑龙江省龙江县教师进修校强化服务职能,以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和干部素质为基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县域课程改革为重点,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研培重心  从单纯培训走向研培一体,打牢教师培训工作的功底 抓好教师全员培训,突出培训特色。在教师全员培训中,突出了研培一体,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送教下乡”为主要培训形式,形成了“四个结合”,即:“送教下乡”与推进课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面提升了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然而,长期以来,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有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配”“用”脱钩的现象,严重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制约了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那么,如何才能逐步提高设施设备的应用水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前提是更新观念  观念是行动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亚里士多德说“人皆生而欲知”;杜威说“一切浪费都是由于学校和现实隔离开来”;朱永新说“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2012年11月,永嘉县决定将即将建成的欧北高级中学作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办学主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举办民办学校,翔宇教育集团在众多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办学主体。于是一所民办全寄宿完全中学——温州翔宇中学顺利诞生,20
2016年下学期和2017年上学期,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体规模约19042.6亿,占2016年GDP比重达2.48%,这是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日前公布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中的数据。根据调查,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8143元,其中城镇1.01万元,是农村3936元的2.5倍。以每名学生每年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对全国家庭平均教
安徽省教育厅近日表示:2019年安徽省计划定向培养3800名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其中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3500名,高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300名。录取程序包括填报志愿、组织面试、签订协议和录取共4个步骤。根据要求,面试工作由生源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門会同同级人社、编制、财政部门和培养院校共同组织,面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和职业认同等。根据考生面试表现,评定考生面试结论为“合格”
编者按:在世界各国飞速发展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机遇只期待有准备的头脑”,所以当代青年必须要有足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作为新世纪的一员,每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少年都应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千秋大业而奋斗。历史的使命落在了青少年的肩上,复兴业,需人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建校以来,秉承着“小学六年教育夯实学生一生做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