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雨林、生灵,霸王岭的故事

来源 :大自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岛的西南边有一处动植物天堂——霸王岭.那里有着自然天成的山水,山水养育了森林覆盖率达98.59%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又庇护了万千的生灵.霸王岭的守护者们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一步一个脚印地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章.rn2020年8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在原海南省霸王岭林业局、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省猴猕岭林场和海南俄贤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其前身主要为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山区,地跨昌江黎族自治县和白沙黎族自治县.1980年,霸王岭黑冠长臂猿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霸王岭)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面积约20平方千米;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7平方千米;2003年保护区面积扩大至300平方千米.
其他文献
高温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直接关系到超导电力装置的效率及运行成本,一直是超导技术的研究热点.高温超导线圈磁化损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T级别磁场强度,较强外加磁场的磁化损耗对线圈参数的依赖规律有待明确.在超导带材使用总量相同的条件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单根单饼、双根单饼及双根双饼三种超导线圈模型,通过改变外加磁场频率及强度,研究带材堆叠及饼状线圈两种特性,探寻适用于不同工况下损耗最低的超导线圈结构.经过仿真分析,在工频50 Hz、高磁场下,双根双饼结构线圈磁化损耗最低;其他任意工况及磁场条件下,双根单饼结
改进了太阳能相变墙源蒸发器仿真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相变层与铜管壁间的自然对流传热,用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并分析了制冷剂流速等因素对蒸发器换热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太阳能辐射强度为250 W/m2时,系统COP可达4.6.自然对流换热提高了蒸发器换热量,并且蒸发器换热量随太阳辐射强度、制冷剂流速和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相变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利用超导材料的零电阻,大载流特性,可解决常导电磁悬浮(EMS,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系统中存在的线圈耗能严重,磁体易发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温超导+常导”结构的混合EMS系统,其中,超导线圈置于U型铁芯中间,提供列车所需主要悬浮力,常导线圈置于U型铁芯两端,起调节控制作用.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并利用ANSYS Maxwell 2D仿真模块对其悬浮力进行分析,验证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模型相较常导EMS模型悬浮性能具有较大提升,且常导线圈具有很好的调
将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和XRAM电路相结合,理论上可以降低电感充电功率的要求并可以获得高幅值的电流脉冲.基于两个小型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模块搭建了XRAM结构的连续脉冲电源电路实验平台,并分别在常温和液氮温度下对电路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在5 Hz的固定工作频率下,液氮温度下测得的实验波形与仿真波形基本一致,且需要的初级充电功率为1.35 kW,远小于常温下34.2 kW的功率需求.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的XRAM电路是可行的,且相对于传统电感储能,超导电感储能在降低对初级充电电源的电压和功率要求方
针对Nb3Sn超导材料在高场超导磁体应用过程中存在失超的安全性问题,对该超导材料的失超传播速度展开深入研究.从失超传播过程中存在电场、磁场和温度场多物理场耦合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COM-SOL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分析的失超传播速度研究方法,得到Nb3Sn超导磁体失超传播速度随电场、温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磁场为10 T时,所提出的有限元法与Wilson解析法得到的失超传播速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达到99%.
本文研制了无油直线压缩机性能测试平台,包含电源与控制、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三个模块.电源与控制模块,通过PID控制器将经低频信号采集器调整后的工作频率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和针阀,以控制功率输入和活塞偏移;通过LabVIEW将数据获取模块编写为可视化的界面,以呈现和保存数据获取模块中的数据;数据分析模块对各种信号进行分析,基于傅里叶变换和最小化策略以便重建信号来评价该压缩机的性能.各模块协调工作,经验证,该平台能准确测试出不同制冷剂系统的制冷循环,冷却能力与制冷性能系数,且搭载了无油直线压缩机的制冷系统性能,
转轮除湿机可以用低品位能源驱动,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具有优势.为了提高转轮除湿机热质传递性能预测精度,搭建硅胶转轮除湿机实验台,获取了出口参数和影响因素实验数据.相关分析研究表明:转轮除湿机处理空气出口温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是:再生温度、风速、处理空气进口温度、处理空气进口湿度;转轮除湿机出口含湿量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是:再生温度、处理空气进口湿度、处理空气风速、处理空气进口温度.基于实验数据,建立v-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对转轮除湿机处理侧的出口温度和出口含湿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转轮除湿机热质传递
采用两相流CFD仿真方法,分析了以液态水和水蒸气作为介质的热管在不同的充液比和长度比的情况下的冷却性能变化规律,并根据气液两相分布、温度和速度分布讨论了不同长度比和充液率下热管的相变传热特征.结果 表明:冷凝段长度一定时,充液率0.5,0.6,0.7的情况下,热阻随着充液率的增加而增大;在较低的填充率下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当充液率相同时,冷凝段长度较短时,蒸发段中气泡上升过程中聚合成大气泡形成环状流,贴近壁面处形成蒸气膜,从而增大热阻,导致壁面温度突然增高.冷凝段长度过长时,冷凝段与蒸发段温差增大,从而导
R1234yf/R32混合工质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利用基于磁悬浮密度计的高精度流体热物性测量系统,实验测定了R1234yf/R32混合工质(质量分数为46.3%/53.7%)在303~333 K、0.15~2.35 MPa范围内气相区的45组PρtX数据,拟合了该混合工质的高精度截断型维里方程,密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绝大多数在±2.0%以内.研究结果可为该类工质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针对器官保存箱在转运过程中冷保存时间不足的问题,搭建了一套可为储冷介质间歇性补充冷量的微型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系统稳定性测试及在2±3℃、2±4℃、1.5±4.5℃三种不同温度控制区间下的升降温测试.结果 表明:在48 h稳定性测试中,储冷盒水温维持在-1.1 ~4.4℃,器官容器室水温维持在2.6~4.5℃;相比2±3℃,实验系统采用2±4℃、1.5±4.5℃的温度控制区间在单位降温时间上具有更长的升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