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多元化探索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多与从前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与学方式”改革的现实课题。
  通过多年的音乐课堂教学,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1.时值的探索
  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值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这些概念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因此,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符合音乐时值确优美的舞蹈动作。如:“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小鸭走路,“嘎嘎嘎嘎”叫。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这样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节拍的探索(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
  (1)球训练节拍;(2)拍手训练节拍;(3)脚训练节拍:四二拍脚跟、脚尖;四三拍脚跟、脚尖脚尖;四四拍全脚、脚尖、脚跟、脚尖。
  3.节奏游戏
  “奏”顾名思义及演奏、伴奏。“奏”是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体现面向全体、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
  (1)用人物走、跑代替单纯的“dada”练习。如:××××——××一一××××——×一跑跑跑跑止l止跑跑跑跑止(ou)通过跑跑、走走、扪扪、念念,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一、×、×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节奏速度感,以达到节奏训练的目的。
  (2)结合语言进行节奏训练。如教学“滴哩啤”时,我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快点快点,大家快来);××××(跑过来呀,跑快点呀);××××(唱吧,飞吧);再借助朗读、视谱、拍手、扪腿、跺脚等动作学欢快、活泼的节奏:××××——×××——××××——××××——。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儿歌中训练节奏,提高了学习兴趣,避免了节奏练习的平淡无味,在愉快的学习中达到了教学要求。
  二、开放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空间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心情的熔炉”。让音乐成为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将新理念、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之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使学生从音乐中享受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智力得到开发,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
  1.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想象思维空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和表现。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学生们很快进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曲调掌握也非常快,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创造思维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多方面横向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我在教《洗衣歌》这首歌时,抓住小朋友很想帮爸爸妈妈做事的想法,准备了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纽带
  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4.让音乐走出狭小的课堂
  电教媒体能充分地体现出“教于学”的综合性、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和可控制性等特点。教师、学生、电教媒体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呈现物真实形象生动,还能有效地减少使用语言和文字符号表达教学内容时所容易产生的信息损失和学生的厌学情绪,尽可能地保存原有信息量使学生长时间地全神贯注。让音乐走出狭小的课堂,这无疑对音乐教学的效果,起到了任何别的因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三、开放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舞蹈中体态律动之美
  舞蹈从其本质上说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从体态律动的内容与舞蹈的关系上看,体态律动的节奏、时间因素,可以在舞蹈的动作中体现;体态律动中的动作、空间因素可以在舞蹈的动作、造型中体现;体态律动中的力度、速度、幅度可以在舞蹈动作中找到相应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把民族舞蹈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在其同伴的交流中情绪互相影响,让学生感到身心愉快,获得审美体验,会促使他们更加热爱音乐艺术。
  总之,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的精雕细琢。只要教师在音乐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多元化探索中多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一定能使学生顺利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技能。
其他文献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是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实施建议之一。教学情境对儿童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生动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使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创造的乐园,就要设计生活化、形象化的情境渲染代替强硬的说教,从而激起学生对音乐活动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充分引领孩子们有效参与音乐活动。学生的参与
【摘 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优化布置课后作业的策略,学生才能主动的做信息技术作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课后作业;设计  为了让小学生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信息技术教师要如何布置信息技术作业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呢?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怎样的课后作业这就是笔者将要
作为教育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学科,小学数学集合了生活性、实用性、科学性等特点,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身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开始成为衡量人们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创新一词在各行业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但从教育方面来讲,对思想的解放叫创新,对教学习惯的解放也叫做创新。身为教育事业的基础环节,小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所以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是其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体育游戏能为初中体育课堂带来活力从而增加初中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创建快乐初中体育课堂。近年来,初中生身体及心理素质呈明
芳香化酶抑制剂是治疗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药物,经历了从第1代至第3代的发展.阿那曲唑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具有选择性高、作用强、疗效好、副作用轻、服
中学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学科建设和发展必须紧跟时代脉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信息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总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但还是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是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现状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改变。  1.电子板书代替手写板书。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