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降本增效成为每一个外向型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占货物出口总成本 重要比重的物流运输成本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物流运输;成本控制;工程物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恢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国内原材料、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制造成本升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大幅波动,对装备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开发工作带来了挑战和影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如何进一步降本增效,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降低占货物出口总成本重要比重的物流运输成本对于增强公司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意义、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物流运输成本高低的因素,并就如何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在公司出口贸易中的意义
1.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可以增强公司出口产品竞争力。
物流运输费用占了出口总成本的较大比重,采取切实措施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总成本,进而增强装备出口企业产品的价格优势,提高销售成功率。这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2.可以延伸公司价值链,由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当前国际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装备出口公司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演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跨国公司越来越注重资源整合,着眼于满足客户需求,改进公司组织结构和延伸价值链以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转变思路,增加公司服务范围,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可以极大地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
3.公司降本增效,提高利润的需要。
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利润的增加,有效控制物流运输成本可以提高公司出口产品利润,对于完成公司利润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物流运输成本的构成
1.海运费部分——船公司航次运输成本的构成
船公司每一航次的运输成本有两种分类方法:
(1)将运输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主要由以下费用构成:船员工资及伙食津贴等附加;船舶折旧费;船舶修理费;船用物料费;船舶保险费;船舶共同费用的分摊;企业管理费的分摊;其它固定费用等。
变动成本主要由以下费用构成:燃油费;港口费(货物装卸作业费用及各种使费);运河费;垫舱物科费;佣金;事故损失费;其它变动费用等。
(2)将运输成本划分为资金成本、经营成本、航次成本三部分。资金成本是航运企业为购置或拥有船舶所支出的费用,它包括船舶折旧与利息费用。
经营成本是船舶为保持适航状态所发生的经常性维持费用。它包括:船员费、保险费、维修费、润料费、物料费、供应费、管理费、其它营运费用。
航次成本是船舶为从事特定航次的运输所发生的费用它包括:燃料费、港口及运河费、装卸费、其它航次费用。
2.进口国内陆运费部分
进口国内陆运输费用大致分为卸货港港口杂费、报关相关费用、内陆运输费用。
(1)港口杂费主要为换单费、THC、理货、安全、港内短倒、港内堆存、过磅费、检验费等,不同国家港杂费用包含的项目不同,在外贸出口物流运输成本核算时要仔细核算。
(2)报关相关费用主要是单据审核、转关和清关的代理费用
(3)内陆运输费用主要是公路运费、车辆绑扎垫料、装车配载、车辆行驶手续相关费用等。
三、影响物流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
理论上讲构成船舶航运成本每个组成部分都会影响海运费的高低,通常来讲影响海运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我司业务实践中常用的散杂货船班轮条款运费为例):
1.海运费的影响因素
(1)汇率。在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时期,航运经营者为避免汇率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要在制定运价和租金时加以考虑,或在合同附则中补充特别规定等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2)国际燃油价格。船舶运营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燃油的成本,在国际燃油市场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船公司运营成本增加,如果不能将增加的这部分费用在内部消化,船公司则会以燃油附加费的形式将成本转嫁给租家。
(3)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对手的多少,他们实力的大小以及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中,对于运费率或租金的高低影响极大。在垄断市场条件下,运价或租金较高,也比较稳定,而在竞争对手众多的自由竞争条件下,强者通过操纵运价或租金的手段来击败弱者,其中压价的竞争手段尤为普遍。在不同的航线、不同标的的运输市场,竞争状况也不相同。另外在国际贸易的旺季,由于出口货物货量较多,在航运市场竞争下降,船公司会向货主征收旺季附加费以提高海运费。
(4)船舶情况。使用船舶不同、新旧程度不同,它们的适航性及适货性均不同,故运费率或租金就应不同;使用船舶不同,它们的技术状况,安全保障状况也不同,故国际上常根据是否持有船级来决定运费率或租金以及保险费等;一般情况下,船舶越旧,运费越低,相应的运输风险也越大。
(5)航线和港口情况。航线包括航行距离,航区的自然、气象、水文情况,是否有回程货、是否需要通过运河、航线上是否有加油港及当地的油价,港口状况包括港口的地理位置,限制水深和潮汐变化,港口的装卸费率及其与船、货有关的使用费,港口的装卸设备、泊位条件以及装卸效率水平、港口的班制、管理水平和拥挤程度等等,
这些因素影响航线成本与营运经济效益。显然,港口及航线条件好者因船舶经营者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效益其运费率亦应低于条件差者。对一些条件不好的航线,船公司一般征收附加费来增加利润,如直航附加费、港口附加费、港口拥挤附加费等。
(6)货物情况。运价的高低按货物种类的不同而异,通常贵重货物、危险品及牲畜等运费率较高,货物积载因数的不同影响到舱容的利用率,自然运费率亦不同,货物数量的多少也影响舱位和船舶吨位的利用率,当会造成较大运力浪费时.其运价亦应较高。
2.内陆运输费用的影响因素
(1)货物的性质。危险货物、超限货物由于运输手续办理比较复杂、对车型要求较高,采取的保护措施比较严密,因此成本较高;货物尺寸不同、形状各异,对车辆配载的要求不同,导致使用的车辆数量不同,因此成本也不同,同一车辆,由于货物原因装载较少的货物运费相对较高。
(2)当地道路基础设施的情况:在卸货港至货物最终目的地路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输公司成本增加,因此运费也会比较高。
(3)当地运输车辆的供求情况:当地车辆较少而对运输车辆需求较多时,车辆所有者会抬高车辆租用价格,因此运输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3.影响物流运输成本的其他因素
(1)货主的议价能力。当货主货量大,对承运人有吸引力,承运人替代性强时,货主就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一般在运输市场成熟的国家货主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而在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干预较多的国家比如非洲,货主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2)货主的专业知识及资源整合能力。货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运输市场比较了解,可以对运输资源进行整合,使整体物流运输成本降低。
(3)行业组织及政府的影响。国际航运业已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的干预和保护,故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会影响到运价或租金的水平。如越来越多的政府对其某些航线的运费率加以控制或施加影响;某些国家的营运补贴有助于降低运费费、鼓励与对手进行竞争等。
在某些竞争激烈又势均力敌的特定范围内。众多的竞争者为防止彼此之间因竞争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通过协商,在签约成交之间达成统一的运费率标准等。另一方面,有些货主集团或贸易集团为保护其成员的利益.往往限制其成员接受不适当的运价或租金,以抵制航运经营者任意减价活动等。
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具体措施
1.合理的货物包装
货物的运费以重量和体积择大计收,所以货物包装及箱单件重尺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运费的多少。很多情况下,货物的包装不尽合理,有些货物可以拆卸,以尽量减少货物的体积。货物也可以通过合理组合包装,使得每件货物即可以合理减少“无效”体积,又便于装卸,节省的运费=节省的体积*运费单价,在运费单价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合理改进包装而节省的运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另外良好的包装还可以减少货损,客观上减少了由于货损带来的其他经济成本(重新发货的时间成本、业主罚金、信誉受损、误工成本等)。
2.找出最优运输路线
合理的运输路线的选择对降低整个物流运输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DDU和DDP项目有多种路线可以选择,由于不同的货物具有不同的运输要求,所以某一条运输路线的成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其他的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可以大大降低项目货物的运输成本。
3.提前锁定海运费价格
物流分公司积极谋划通过提前筹划,分析往年数据,确定预期价格,与货量较大航线的散货和集装箱船东直接谈判,签订长期运输合同,锁定运费控制成本,并根据市场行情掌握好签约时机。
4.加快运费结算速度
任何资金的占用都是有成本的,对于我们的承运人同样适用这一法则,货物发走后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向承运人结算运费,则会拉长其应收账款的收款期间,增加了其资金成本,长此以往承运人会将这一成本置于其报价中从而转嫁给装备出口企业,所以在货物装船发走后我们应尽快结算,同承运人一道共同把运费降下来。
5.针对不同特点的货物选择合适的内陆承运商
DDU和DDP贸易条款下,国外运输代理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内陆运输的成本水平。市场上存在着规模不等的货运公司,选择哪一种类型的公司,相应的物流运输成本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选择大的国际物流公司,则物流运输成本不可能降到当地小公司的水平,也就是说选择了运输代理的同时,物流运输成本基本上也被“锁定”了。我们可以将一些不易产生货损、操作简单的货物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小公司运输,这样成本会大大降低。
五、结论
物流运输的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特点找出影响各自物流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找到适合的成本控制手段,才能在保证运输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王 彦 吕靖主编:《国际航运经济与市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胡美芬 王义源:编著《远洋运输业务》,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12.
[3]《中国航务周刊》,2011年1-12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物流运输;成本控制;工程物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恢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国内原材料、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制造成本升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大幅波动,对装备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开发工作带来了挑战和影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如何进一步降本增效,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降低占货物出口总成本重要比重的物流运输成本对于增强公司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意义、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物流运输成本高低的因素,并就如何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在公司出口贸易中的意义
1.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可以增强公司出口产品竞争力。
物流运输费用占了出口总成本的较大比重,采取切实措施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总成本,进而增强装备出口企业产品的价格优势,提高销售成功率。这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2.可以延伸公司价值链,由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当前国际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装备出口公司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演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跨国公司越来越注重资源整合,着眼于满足客户需求,改进公司组织结构和延伸价值链以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转变思路,增加公司服务范围,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可以极大地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
3.公司降本增效,提高利润的需要。
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利润的增加,有效控制物流运输成本可以提高公司出口产品利润,对于完成公司利润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物流运输成本的构成
1.海运费部分——船公司航次运输成本的构成
船公司每一航次的运输成本有两种分类方法:
(1)将运输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主要由以下费用构成:船员工资及伙食津贴等附加;船舶折旧费;船舶修理费;船用物料费;船舶保险费;船舶共同费用的分摊;企业管理费的分摊;其它固定费用等。
变动成本主要由以下费用构成:燃油费;港口费(货物装卸作业费用及各种使费);运河费;垫舱物科费;佣金;事故损失费;其它变动费用等。
(2)将运输成本划分为资金成本、经营成本、航次成本三部分。资金成本是航运企业为购置或拥有船舶所支出的费用,它包括船舶折旧与利息费用。
经营成本是船舶为保持适航状态所发生的经常性维持费用。它包括:船员费、保险费、维修费、润料费、物料费、供应费、管理费、其它营运费用。
航次成本是船舶为从事特定航次的运输所发生的费用它包括:燃料费、港口及运河费、装卸费、其它航次费用。
2.进口国内陆运费部分
进口国内陆运输费用大致分为卸货港港口杂费、报关相关费用、内陆运输费用。
(1)港口杂费主要为换单费、THC、理货、安全、港内短倒、港内堆存、过磅费、检验费等,不同国家港杂费用包含的项目不同,在外贸出口物流运输成本核算时要仔细核算。
(2)报关相关费用主要是单据审核、转关和清关的代理费用
(3)内陆运输费用主要是公路运费、车辆绑扎垫料、装车配载、车辆行驶手续相关费用等。
三、影响物流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
理论上讲构成船舶航运成本每个组成部分都会影响海运费的高低,通常来讲影响海运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我司业务实践中常用的散杂货船班轮条款运费为例):
1.海运费的影响因素
(1)汇率。在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时期,航运经营者为避免汇率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要在制定运价和租金时加以考虑,或在合同附则中补充特别规定等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2)国际燃油价格。船舶运营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燃油的成本,在国际燃油市场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船公司运营成本增加,如果不能将增加的这部分费用在内部消化,船公司则会以燃油附加费的形式将成本转嫁给租家。
(3)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对手的多少,他们实力的大小以及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中,对于运费率或租金的高低影响极大。在垄断市场条件下,运价或租金较高,也比较稳定,而在竞争对手众多的自由竞争条件下,强者通过操纵运价或租金的手段来击败弱者,其中压价的竞争手段尤为普遍。在不同的航线、不同标的的运输市场,竞争状况也不相同。另外在国际贸易的旺季,由于出口货物货量较多,在航运市场竞争下降,船公司会向货主征收旺季附加费以提高海运费。
(4)船舶情况。使用船舶不同、新旧程度不同,它们的适航性及适货性均不同,故运费率或租金就应不同;使用船舶不同,它们的技术状况,安全保障状况也不同,故国际上常根据是否持有船级来决定运费率或租金以及保险费等;一般情况下,船舶越旧,运费越低,相应的运输风险也越大。
(5)航线和港口情况。航线包括航行距离,航区的自然、气象、水文情况,是否有回程货、是否需要通过运河、航线上是否有加油港及当地的油价,港口状况包括港口的地理位置,限制水深和潮汐变化,港口的装卸费率及其与船、货有关的使用费,港口的装卸设备、泊位条件以及装卸效率水平、港口的班制、管理水平和拥挤程度等等,
这些因素影响航线成本与营运经济效益。显然,港口及航线条件好者因船舶经营者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效益其运费率亦应低于条件差者。对一些条件不好的航线,船公司一般征收附加费来增加利润,如直航附加费、港口附加费、港口拥挤附加费等。
(6)货物情况。运价的高低按货物种类的不同而异,通常贵重货物、危险品及牲畜等运费率较高,货物积载因数的不同影响到舱容的利用率,自然运费率亦不同,货物数量的多少也影响舱位和船舶吨位的利用率,当会造成较大运力浪费时.其运价亦应较高。
2.内陆运输费用的影响因素
(1)货物的性质。危险货物、超限货物由于运输手续办理比较复杂、对车型要求较高,采取的保护措施比较严密,因此成本较高;货物尺寸不同、形状各异,对车辆配载的要求不同,导致使用的车辆数量不同,因此成本也不同,同一车辆,由于货物原因装载较少的货物运费相对较高。
(2)当地道路基础设施的情况:在卸货港至货物最终目的地路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输公司成本增加,因此运费也会比较高。
(3)当地运输车辆的供求情况:当地车辆较少而对运输车辆需求较多时,车辆所有者会抬高车辆租用价格,因此运输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3.影响物流运输成本的其他因素
(1)货主的议价能力。当货主货量大,对承运人有吸引力,承运人替代性强时,货主就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一般在运输市场成熟的国家货主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而在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干预较多的国家比如非洲,货主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2)货主的专业知识及资源整合能力。货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运输市场比较了解,可以对运输资源进行整合,使整体物流运输成本降低。
(3)行业组织及政府的影响。国际航运业已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的干预和保护,故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会影响到运价或租金的水平。如越来越多的政府对其某些航线的运费率加以控制或施加影响;某些国家的营运补贴有助于降低运费费、鼓励与对手进行竞争等。
在某些竞争激烈又势均力敌的特定范围内。众多的竞争者为防止彼此之间因竞争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通过协商,在签约成交之间达成统一的运费率标准等。另一方面,有些货主集团或贸易集团为保护其成员的利益.往往限制其成员接受不适当的运价或租金,以抵制航运经营者任意减价活动等。
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具体措施
1.合理的货物包装
货物的运费以重量和体积择大计收,所以货物包装及箱单件重尺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运费的多少。很多情况下,货物的包装不尽合理,有些货物可以拆卸,以尽量减少货物的体积。货物也可以通过合理组合包装,使得每件货物即可以合理减少“无效”体积,又便于装卸,节省的运费=节省的体积*运费单价,在运费单价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合理改进包装而节省的运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另外良好的包装还可以减少货损,客观上减少了由于货损带来的其他经济成本(重新发货的时间成本、业主罚金、信誉受损、误工成本等)。
2.找出最优运输路线
合理的运输路线的选择对降低整个物流运输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DDU和DDP项目有多种路线可以选择,由于不同的货物具有不同的运输要求,所以某一条运输路线的成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其他的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可以大大降低项目货物的运输成本。
3.提前锁定海运费价格
物流分公司积极谋划通过提前筹划,分析往年数据,确定预期价格,与货量较大航线的散货和集装箱船东直接谈判,签订长期运输合同,锁定运费控制成本,并根据市场行情掌握好签约时机。
4.加快运费结算速度
任何资金的占用都是有成本的,对于我们的承运人同样适用这一法则,货物发走后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向承运人结算运费,则会拉长其应收账款的收款期间,增加了其资金成本,长此以往承运人会将这一成本置于其报价中从而转嫁给装备出口企业,所以在货物装船发走后我们应尽快结算,同承运人一道共同把运费降下来。
5.针对不同特点的货物选择合适的内陆承运商
DDU和DDP贸易条款下,国外运输代理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内陆运输的成本水平。市场上存在着规模不等的货运公司,选择哪一种类型的公司,相应的物流运输成本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选择大的国际物流公司,则物流运输成本不可能降到当地小公司的水平,也就是说选择了运输代理的同时,物流运输成本基本上也被“锁定”了。我们可以将一些不易产生货损、操作简单的货物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小公司运输,这样成本会大大降低。
五、结论
物流运输的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特点找出影响各自物流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找到适合的成本控制手段,才能在保证运输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王 彦 吕靖主编:《国际航运经济与市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胡美芬 王义源:编著《远洋运输业务》,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12.
[3]《中国航务周刊》,2011年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