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孩子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newer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塘边的榕树上,伙伴们在欢乐地笑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你就像小人猿泰山般地停在上面;
  黑板上的粉笔虽然还在恼人地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但那些幼小的心却已跳出窗外,在外面的路上踏下了那串小小的脚印。
  
  童时初旅 虎克船长
  
  我的家乡是油田,属于沿海地带,幅员辽阔,和许多农场穿插在一起,所以我的童年户外生活中没有山,但是有河流,有森林,有湿地,还有许多奇怪的长了脚的鱼和硬币般大小的鬼螃蟹。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长要随家里转调到另一个作业区,所以大家组织了一次送行的户外野游,那是我童年户外探险之旅的开篇。我们于星期天的早上在广场集合,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一切都是徒步,也没什么装备可言,有的背个小包,我也许带了一个水壶。班长解下他的红领巾系在一根树枝上,然后大家开始了那浩浩荡荡快乐的行程。
  我们一路向东,因为东面谁也没有去过。再远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呢?在森林之东再之东,我们都知道是渤海,可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没到过那海,所以我们唱着歌,用我们稚嫩的小脚向东再向东,踏上未知陌生的旅程。穿过郊野的磕头机群,我们开始进入乡间土路。路上大家都渴了,班长带领我们到一家葡萄园前的小泥院,他上前去和葡萄园的主人攀谈,不知谈了些什么,老头儿和老太太乐呵呵地让我们进屋去舀水灌进自己的水壶。院子里还有一条小黑狗,憨得可爱,咬住班长的裤脚说什么也不让他走。一路经过几个果园,梨花怒放,可是我们没有留恋;经过几座小桥,我们只是打量了两眼;蓄水的杨闸也不能吸引我们,我们的目标是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去看更远的天边。
  后来拐入林子里,路过一处浅浅的池塘,猛然看见有群鱼游过。于是男生卷起裤管下了水,可是鱼早就惊吓得没了踪影,本来还以为可以吃烤鱼了呢,结果一条也没抓到,倒湿了裤腿。但是我们有土豆!男生们挖了个土灶,点了堆火,吃的时候都要抢的,我觉得我拿到的那个土豆,皮一厘米以下根本就没熟,不过还是香得不得了。最后,我们来到两条河的交汇处,它们汇聚成一条大河向遥远的渤海奔去。由于快到入海口,所以河滩三成是泥七成是沙,我们围在一起,挖了许多椭圆形的贝类出来,就像《西游记》里面东海龙宫那些舞女身后背的那种贝扇,叫做蛏子。还有一些圆圆的硬币大小的橘红色小螃蟹,我们叫它鬼螃蟹。跳跳鱼是一种长了脚的小鱼,在水里像鱼一样游,上了浅滩的时候就一跳一跳的,机敏迅速,很难抓到。有一个男生愣是锲而不舍浑身是泥地追了一条回来,大家都怀疑它是不是两栖动物。河边有条木船,那可真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见到船,我们几个迫不及待地跳到船上。一男生学模学样地撑着一根竿子,我们坐在脏兮兮的船上美得不得了,梦想着能够划到对岸去,结果划了还没10分钟船身就严重进水。这可把我们吓坏了,赶紧往外舀水,可是手小力小,哪抵得过进水的速度,这下完蛋了,看来要被押去见渤海龙王了,刚才真不该弄碎那几个蛏子兵。幸亏离岸不是太远,费了好大的劲,大家终于都回到了岸上,只是弄了一腿的污泥,没一会,那船就沉了。那天回去时,我走得脚都疼了,在碰到马车的时候,小班长又发挥了他的交际才能,让我们这帮小包子们搭了好长一段的马车,在天黑之前平安回到了厂区。
  难忘那次探险之旅,对未知之路我们总是充满了幻想和向往,童年的行为是否就是真我发现的一种体现?长大后的许多次旅程中我也曾想起那次小小的徒步探险,想起小班长和那些小学同学,还有那天的美丽太阳和家乡的磕头机,以及后来曾经超越的更远的东方。
  
  山里的野丫头 白玛
  
  记忆里的家乡总是郁郁葱葱的一片绿色,记忆中的我就是那山里的一个野丫头。
  记忆里家乡的春节很少是白色的,每年最冷的时候是12月中下旬,农历十五以前听见春雷,就是春天了。山上的树看着看着就抽出绿芽,一冬天深青的山色就活泼起来,还没出节,桃花就开了,不像北方浓艳的碧桃。我家的桃花多是单瓣的,悄悄开着,桃花只持续一两个星期,待桃花落瓣,我们小孩子的“采摘季节”就来到了。
  新年开学第一件大事是春游。不是逛公园,而是去真正的山里野炊,学生除了各自该带的炊具和饭菜,每个人都要带一个多余的空袋。第二天一早到校门口集合,徒步五公里进到山脚下一个比较平的洼地,然后开始劳动,一般是寻宝—老师们会事先将写好奖品名称的纸条藏在老松树下,我们一边找一边采蕨菜,这时多带的那个袋子就派上用场了。山上蕨菜很多,采都采不完,有时候还会看见几根竹笋,是矮胖的冬笋,春笋要到夏初才有。寻宝结束后没有一个袋子是瘪的,手脚快的还会把外衣脱下来打包。然后是爬山比赛,老师、学生一齐疯跑进林子,赢了也没有奖励,就是大家一起高兴。爬山结束就做饭,然后回家。蕨菜炒腊肉是以后几天家家都要吃的菜。
  从春游开始,山里就成为乐土,由于距离近,而且孩子喜欢扎堆,就经常下学了结伴上山玩,当然主要为了吃。首先是映山红,不是现在在花店看见的观赏杜鹃,山坡中、平地上、岩畔间及路边灌木丛中,红、紫、白、黄各色都有。红的才可以吃,摘下花瓣,搓掉花蕊直接吃,味甜略带酸味。有种紫色带黄斑的,我们叫“老虎花”,不能吃,但好看。还有一种浆果“饭粒粒”,长在很长的枝蔓上,果子有黄豆大小,外皮黑色,肉是白的,但吃在嘴里,舌头会染成黑红,大概是因为吃多了很饱肚才有那么个名字。与它经常一起出现的,是刺梨,全身长着小刺,果实大小像橄榄,金黄色,酸甜中稍带苦涩味,一般要等刺梨花谢了,颜色从青绿变成橘黄才可以吃。蹭掉外表的刺,掰开,去掉它肚子里带毛毛的种子,吃皮。摘的时候要小心刺,要是扎进肉里,不大痛,但是很痒。春天刚开始的时候成熟的果子少,等啊等啊,往往到秋天还有才成熟的。
  吃完这第一拨,桃花该落瓣了,粉白的茶花就开了。不是观赏山茶花,是单瓣,南方人喜欢用有厚壳的茶子炼茶油。茶花开的时候,已经没有蕨菜了,它们要不然已经长大,要不然就干枯了,折一截枝干,小心抽去中间的芯,就成了自制麦管,可以吸茶花蜜。金黄的花蕊中间黏黏的都是香甜的蜜,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开蜜蜂。啊,还有“茶泡(音pao,一声)”,是过度发育的叶子,青白色,比别的叶子颜色浅,但不是所有浅色的都是,要尝一下。肥厚的果肉啊,清甜,要撕掉表面的膜,要不然会涩,一般都只有普通叶子大,但有时会发到像一个桃子那样大,当然不是实心,偶尔也可以看见带粉红色的,更好吃。
  这时,山里的虫菌也成片成片冒出地面了。虫菌是一种蘑菇,橙黄色,大多在伞上有绿色斑点,像被虫子吃过,所以叫“虫菌”。回家洗干净放几片肉清炖,美滋美味。吃不完还可以直接用油炸了,只放一点盐,拌面吃,好吃得不得了,我觉得比松蓉还鲜。
  桃花落尽,就是夏天了,我们就可以吃“鸡爪子”。不要误会啊,不是鸡的爪,是一种结在树上的果子,黄褐色,形状极不规则,简直是乱七八糟的,所以才叫这个名字吧。“鸡爪子“洗干净直接吃,多数很甜,但是听大人说可以解酒。如果山上像细线扎成的清明花开了,那溪水里就有鱼腥草了,用它治风火牙疼很灵。
  然后,春笋抽出来了,然后就是漫长的夏天了……
  
  路短回忆长 文丑丑
  
  也许一个人在离开童年后就开始了精神上的流浪,可谁又能够在漫长岁月中依然保持童年的纯真梦想?
  小时候,总在随着父母奔走着,在一个地方住不了多久,忽然有一天就又离开了,这样的流浪漂泊,让我的童年记忆在某些时候总是模糊不定的。而且在成长的岁月里眼睛曾充斥了太多的影像,但在听到看到闻到某些的一瞬间,童年的记忆之门在眼前会慢慢地打开。
其他文献
折 身  1949年12月的某一天,龙州解放前夜。邬民飞带着他的妻子和14岁的女儿,正日夜兼程地往越南海防逃亡。  邬民飞当时是广西对汛督办署一名下级军官,先后在凭祥、龙州两地海关做外事工作。这个对汛督办署,是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和法国政府在天津签署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后,经双方商议而设立的机构。其时,龙州被辟为广西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对汛督办署就是专门负责处理中国与法国、越南的外交事务。所谓对
1889年年末,当法国探险家邦瓦洛特带领他的探险队跨越塔什达坂来到阿尔金这块人间绝地时,曾因这里严酷的自然条件而饱受磨难。天寒地冻、暴风肆虐、冰层陷落、沙风石雨,雪在沙上落,沙在冰上流,令人双眼昏花、气管火辣、指甲碎裂,人畜倒毙,甚至连中了枪的藏羚羊都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 龇牙咧嘴地走过来拼命,以至于邦老爷惊呼“地球是不是发疯了?我们是不是已经到达了地球之巅?”      荒原文明    记得首
在漫长的行走岁月中,所有的驴都意识到了个真理—人是铁,饭是钢。无论精良的装备给了我们多少自信,我们都无法逃脱饥饿的威逼和肠胃的折磨。就像一辆宝马,你看着走路的好像是轮子,其实产生动力的是宝马肚子里的发动机。当一个人真正走出门去,不想回头如何,也不想保障是啥,那么TA一定会先把自己的粮食带足带精,而不是披上一件如果饿了连撕开填肚子都不可能的冲锋衣。我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中国地图或者地球仪上那些蚂蚁大的
塞翁失马,原意是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損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下面这个故事则告诉我们: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防的话,坏事也会变好事。  我对这匹马就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只要一有时间就陪它聊天、散步,所以它才长得这么健壮。
别看现在的我无辣不欢,想当年,我和辣椒还有一段“孽缘”呢!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红色,尤其喜欢红色的蔬果。圆乎乎的番茄、甜蜜蜜的草莓、脆生生的红枣……颜值与口味兼备,每一样都是我心头的“最好”。记得有一天,我在门口玩耍,突然瞄到隔壁的院子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几棵植株,上面挂满了手指粗细的红色果实,红艳艳的果皮在阳光下有些耀眼,也更像一束束火把。这是什么稀罕物,看上去比草莓还诱人,要是能尝一尝……  这
蒙古族的那达慕是快乐的,是深深融入牧民生活的,这里培养的是勇气与乐观。还有一种厚重的情感,千百年来在这片广阔草原上流传。  这个在碧绿草地上聚集的那达慕,不同于接近首都乌兰巴托的那个那达慕,骑马而来的牧民来自远近散落的蒙古家庭虽然规模小,却显得更加原汁原味。首先举行的是赛马。在蒙古的那达慕上参加赛马的马匹都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培训,骑手全部是十三四岁或者年龄更小的少年。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胸前标有参赛
唐朝寻常的一天,贾岛正在家里苦读诗书,当读到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隨风直到夜郎西”时,百感交集,想到自己有一老友,名叫长孙霞。这个人,饱读诗书,满腹学问,现正在山里当隐士。不如去寻他叙叙旧,顺便与他谈谈诗文。说走就走,贾岛立刻备好行囊,向着长孙霞隐居的大山走去。  经过几天的跋涉,贾岛来到了山中的密林中,路边的松柏苍劲有力,每一棵都呈现出别样的美感;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鱼儿们在水中嬉戏;抬头仰望
早就听说张家界的山奇妙无比:有泰山之雄,也有华山之险,更有黄山之变幻,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来形容它,一点儿也不过分。又听说金鞭溪的水变幻莫测,神奇无比,更让人心驰神往。有幸,今年暑假,妈妈和小伙伴的家长们拼团,让我们一起去梦寐以求的张家界游玩儿。  车子缓缓进入天子山景区——阿凡达拍摄地。导游介绍:这座山占地6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262.5米。我们接着乘坐世界上最高的百龙电梯。电梯呼呼向上,一片“
岩画所在地  宁夏贺兰山大麦地  特点  北方狩猎图  探访人  李祥石    贺兰山雄踞我国的北方,是一条拉张型地垒式断块山地,最早形成于17亿年前的“吕梁造山运动”时期,经过多次的沉浮变化,在一亿年前的侏罗纪再度横空出世,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贺兰山大致南北走向,长约250公里,东西纵深20公里~30公里,一般海拔1300米~3000米,最高峰沙锅洲3556米。志书记载贺兰山“峰峦苍翠,崖壁险削,
人生就像一出戏,我们既然是演员,也是编剧,而生活是需要不断进行设计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