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两则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康和芬芬是好朋友。这一天,两人在康康家看起了康康小时候的照片。芬芬看到康康小时候光屁股的样子,一边好奇地说“你下边有这东西真好玩,我们没有。”
  “那你们下面是什么样呢?我从来没看过,让我看看好吗?”康康说。
  “不给看。”
  “那你为什么要看我的?”康康生气了。
  芬芬见康康生气了,就说:“给你看。你也得脱下来给我看。”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这样玩起来。
  这时,康康妈妈进来了,一看两个孩子光屁股的情景,气坏了,也吓坏了!她心有余悸地问我:“马老师,您是心理咨询师,您说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看?”
  说来真是令人费解,迄今为止,我们的儿童性教育似乎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尽早地让孩子在心灵上产生对性器官以及有关性问题的羞耻感、罪恶感。这是我们应努力摆脱的误区。因为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心理卫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虽然有关性的错误观念及性反常行为,常出现在成年期,但究其原因却常植根于童年和青少年期,比如对性的不洁感、神秘感、罪恶感和压抑感,便往往形成于早期而使人备受其害。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博士认为,对于性教育可能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15岁之前,尤其是5岁之前,所以,我们应及早对孩子开展科学的性启蒙教育。
  康康妈妈疑惑地说,“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对孩子谈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就学前性启蒙教育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孩子发现了自己的性器官,大人怎么办?
  为什么有些孩子对性器官有不健康的特殊的关注心理?许多大人对孩子发现性器官时的神经过敏大惊小怪,不能不说是个重要诱因。本来,孩子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器官时,他们并不觉得这与耳朵、脚趾有什么两样。父母应该像看待孩子的其他发现一样,为他的新发现而高兴。这有助于孩子对性器官形成一种轻松、正常的心理。
  第二,孩子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大人该怎么办?
  孩子最初玩弄性器官,跟玩弄耳朵、脚趾一样,大人就把它们一样看待。也许五六岁的孩子玩起来时,会有一种快感。这时怎么办?也无需大惊小怪严加斥责,最好视而不见。一会儿,他会自然地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最好的办法是,用有趣的活动把他的注意力引开。记住:大人一定要处之泰然。如果一看见就像着了火,那麻烦得很——也许孩子就会由此染上玩弄性器官的坏习惯。
  另外,大人还要注意别引诱孩子玩弄性器官。有的家里生了个男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乃至亲朋好友,都喜欢拿孩子的小鸡鸡开玩笑,都喜欢揪一把小鸡鸡。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男孩的小鸡鸡上,慢慢地孩子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于是,孩子就会模仿大人开始了这个好玩的游戏。所以,大人要注意别这样“引诱”孩子。
  第三,孩子发现男女性器官的差别时,大人怎么办7
  男孩发现女孩没有小鸡鸡会觉得奇怪:她的小鸡鸡跑哪里去了?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鸡鸡也会惊奇:我怎么没有?丢了,还是藏起来了?有些大人千方百计限制孩子的这一认识,既不开明,也不高明。由于当今家庭结构的特点,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往往较晚,又多是如开头的故事那样,是在与别人家的异性伙伴玩耍时获得的。对此,大人更应该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不要总是联想到丑恶与罪过。对待康康和芬芬,大人应顺其自然,巧加引导。如告诉他们:“你是男孩,长大了跟爸爸一样”,“你是女孩,长大了要当妈妈”,“能看出男孩与女孩不一样,真聪明!,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知道“我是男孩”,“我是女孩”,这是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精神面貌的基础。
其他文献
连草都不让吃,还不饿瘪了呀?
3~4岁 孩子的问题    宝宝打人是好事吗  钧钧妈妈问:钧钧上幼儿园了,他不像有的孩子,到新的环境中会哭个不停,小家伙看上去倒是很适应集体生活,我们都为此松了一口气,总算能顺利入园了。可是,接下来的问题却让我们烦恼不已。上幼儿园没几天,老师就告诉我,钧钧在幼儿园打小朋友。我们苦口婆心地跟他讲道理:打人的孩子是没礼貌的孩子,老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会没人跟你做朋友的……但收效甚微。我们很担心他会越
材料准备:白纸、笔、不织布、针、线
小松鼠看到半个西瓜皮。  “看起来,我能把它做成一只船。”小松鼠说。 他先在船上竖起一根桅杆,再装上花纸做的帆。  “因为这是帆船,所以不用准备桨了。”小松鼠说。  小松鼠坐在帆船里,出海了。  风吹在花纸帆上,不用划,船就能往前开。  西瓜帆船航行到了大海的中间,岸已经离得很远,看不见了。  可是,航行了没多久,天慢慢变阴,接着,开始下起雨来。  雨下得越来越大,风也刮得越来越猛了。  纸做的
生命教育这么丰富的内容,对幼儿来说可行吗?我们又该如何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呢?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生命有着许多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生病?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人会死掉?死是什么?回想一下小时候,当我们提出类似问题时,家长和老师是如何回答的呢?过去,针对上述问题,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的回答是:“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或是以一些带有教育目的的善意谎言借机教育,期望改掉我们的某
熊猫长着一副好心肠,很愿意帮助别人。但他笨手笨脚,慢慢腾腾,实在帮不了什么忙。最近他得了一笔奖金,立刻买了一辆小汽车。汽车是白色的,非常神气。  “喂!”熊猫一边开车上街,一边喊着,“谁要用车?我愿为大家免费服务!”  邮政局的鹿局长招呼说:“熊猫老弟,帮我运邮包吧。本来是请老牛用板车运的,但他太拖拉了,容易误事……”  “行!”熊猫一口答应。他想:“我的车成了邮政车啦,邮政车应该是绿色的。”他就
父亲节,女儿从幼儿园拿回来一张蓝色的小卡片和一个杯子送给爸爸。卡片做得很简单一串脚印和一首小诗,还有女儿的一个小脚印。  诗中的一段这么说:“爸爸,有时候你的脚步太快,有时候让我难以跟上,所以爸爸请你走慢一点,因为你在引领着我。”短短的首小诗,还有那个可爱无比的小脚印深深地打动了我。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请放慢我们的脚步。在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大乐趣
CICI大眼睛,忽闪忽闪很可爱。走在路上,经常有人回头看她:“好漂亮的小姑娘……”  每当听到这样的赞美,做妈妈的我总是又高兴又担心。一个人身上可以有很多闪光点,如果大人将过多注意放在孩子的外表上,孩子会丧失很多发展空间:而且,她那么小,准备好如何面对这些赞誉了吗?确实,CICI非常爱美,每天一回到家,就直奔她的“珠宝箱”,里面装的都是玩具项链啊、戒指啊、胸针啊什么的,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1.茶壶、茶杯……咦,绿豆用来干吗?  2.用绿豆代替茶水,练习时才不会湿呀。  3.右手握紧壶柄,左手摁住壺盖。  4.茶好了,请慢用!
2016年8月6 日-7日,由萌智教育机构携手美国泽维尔大学主办的第二届“蒙特梭利大会在上海”正式启动。其间,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副主任宋文珍女士以《建构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保护与服务体系》为题,做出整个大会的首场讲座。  本届大会以搭建蒙特梭利教育人士与社区治理工作者的对话平台为使命,旨在为辛勤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富有爱心的社区工作者、关注儿童发展的父母以及致力于教育业投资的机构献上一场盛大聚会。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