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史记真本》与《史记》真本问题

来源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之际,雕版印刷技术已趋成熟,许多重要的典籍多由写本转为详加校正的刻本。此时,《史记》的刻本也逐渐取代写本,成为传本的主流。典籍传播方式急剧变化,也引发了读者对书籍原貌的探求,并有学者删省刻本,试图恢复心目中的《史记》“真本”旧貌。但这一努力终究以失败告终,相关文献的湮灭也造成了四库馆臣判断的失误。本文通过对宋明时期《史记》“真本”相关文献的辨析,揭示了在从写本到刻本的过程中,典籍传播的暗流及其基本走向。
其他文献
郑始封于西周周王时期,郑桓公任王室卿士,本封在畿内,或称畿内诸侯,不同于齐、鲁、晋等畿外诸侯授土封国以藩屏周室的分封性质。西周末,王室将卑,诸侯日失其序。郑随王室东迁,郑武公
为了使中国电影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电影业的激烈竞争中,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更有效的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电影界的导演们一直致力于发掘吸引海外观众的题材。作为
新闻和文学源远流长,它们是一对统一体,在不断发展中融合演变.文学性始终围绕着新闻性服务,与新闻的本质属性水乳交融,使新闻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个性特色.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中唐时期社会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外加统治阶级骄奢淫逸,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作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民生问题自然受到诗人的关注。张籍以其现实主义的手法道民之所哀,诉民之所怨
人类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不断出现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人民群众为反对肆意污染和损害
《世说新语》历来受到重视,并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说苑》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很大关注,但是细看《说苑》和《世说新语》就会发现,两者在成书
广告表达已经追求国际性认同与民族性认同的协调一致,但针对中国广告业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改造转型方面,却没有全面的实质性的推进.在未来开放的中国广告市场竞争中,将会出现
随着明清小说的日益发展,明清小说评点也日渐丰富,其所包含的评点理论也在不断地成熟完善。而人物论作为小说评点理论的核心部分,也展开了其不断演进的进程。明清小说评点人物论